传统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步骤和教育思想

2016-09-10 07:22楼宇烈
中国教师 2016年21期
关键词:朱子礼乐教育

楼宇烈

中国有句老话叫“观今以鉴古”,是说要看今天,最好将古代作为一面镜子来照一照。当代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步骤还是教育方法上,都有相当多的问题。如何改进,在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中,我们可以寻找很多对今天有启发意义、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的理念、步骤和方法。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最注重教育,《礼记·学记》一开始就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个人的德行确立、修养和人格的提升跟教育分不开;社会风气习俗的形成,也跟教育分不开。所以,教育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国家之根本,牵扯到国家的未来。

一、教育理念

在教育目的方面,儒家强调最根本的是能够培养有高尚人格的人,把立德放在教育的根本位置来推行。《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最后一句话给教育指明了方向,教育就是修道。率是遵循的意思,遵循人的本性,就是道。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有义的。先秦思想家荀子讲,天下万物可以从四类来看,第一类是水火,有气而无生,没有生命。第二类是草木,有气也有生,但无情无知。第三类是禽兽,有气有生又有情,但无义。第四类是人,有气、有生、有情、有知又有义。义,就是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有人,才有判别是非、善恶和崇善弃恶的天性。但人生下来以后,这些东西会受到环境的污染而丢失,要通过教育、学习找回来,所以孟子讲“为学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孟子讲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有找回这四个心,发现了这四个心,我们才可以具备仁、义、礼、智等做人的最基本德行和

品德。

荀子则从另一角度来看人性的问题,说人生来也有动物性的一面,“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趋利而避害”,如果这些本性不加以管制,任其自然发展的话,就会形成什么?相互的争斗。所以荀子提出要化性,化性就是改变,克服贪欲,要起伪,用人为的东西改变人为了满足欲望而去争夺制造混乱的本性。什么是人为的东西?就是制定礼乐。只有通过礼乐的教化来变化人的本性,所以荀子的命题叫化性起伪,通过礼乐教化来改变人的争夺本性,使人趋于善。

礼乐教化同样也是教育,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崇善弃恶,这是儒家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教育理念。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第一步,我们接受教育以后,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人有极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必须能自我管制、自我选择。第二步是接受了教育,知书达礼,就要与一般的人不完全一样,在社会中起引领、示范、带头作用,让大家跟着学习。第三步,我们的境界还要再提升一步,能够做一个君子。《周易》中讲,“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用敬来管理自己的心,用恭敬心、尊敬心、敬畏心来管束自己的心,用义来规范外在的一切言行举止,达到完全自觉、自律。第四步,再上升一步就做一个贤人、圣人。当然,做到圣人不容易,也没有几个人能成为圣人,但我们向往每个人能够成圣成仙。

所以,儒家通过教育,目的就是让我们做一个平平常常的人、普普通通的人,能够做一个读过书、知书达礼的人,能够做一个君子,能够做一个贤人,能够做一个圣人,一步一步地上升。整个教育围绕着如何传道、修道,教师的责任也在这里。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师说》中讲到了教师的职责是什么?首先就是传道,传为人之道,这是根本、核心。其次,教师授业,教很多具体的技艺,重点是教会人们一种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智慧。儒家强调的是要教会人们怎样认识、把握、运用这个问题,教会人一种思考问题、掌握问题、运用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智慧。最后是解惑,解偏蔽之惑。教师的责任就是让人们能够从片面地看问题中解脱出来,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既要有崇高的理想,也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实践。所以,中国儒学整个解决教育的问题和宗旨,就是围绕人怎样成为真正的人来展开的。

二、教学步骤

儒家教育告诉我们很多具体的教学步骤。传统的教育把人的教育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小学阶段,一是大学阶段。从年龄上讲,8岁到15岁是小学阶段,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公民义务教育。小学教育是从王公大臣以至庶人子弟都要接受的教育,这相当于全民义务教育。到大学就不同了。大学是择其优者而用之,选择的是优秀的人,跟我们现在差不多。但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们把全民教育当作专业教育来进行,希望每个人从一年级开始到初三年级毕业,都能够成为专家和学者,而不是作为全民的普及教育来认识。

小学阶段主要学习什么?一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节是行为规范的准则,洒扫应对进退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言行举止规范。打扫,就是整理内外环境,整理周边生活环境。清代朱用纯《朱子家训》一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应对,就是跟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懂得跟不同的人交往应该有的礼仪、态度。进退,就是什么事情主动做,什么事情等着他人来告诉,要懂得进退。这些言行举止、生活习惯、行为规范等,是8岁到15岁小学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从小养成。

二是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文是道理、文理,我们要懂得“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最基本的道理。礼乐,是各种各样的仪式场合和仪式活动,如唱歌、跳舞、吟诵等;射御,是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当然不是专门的体育活动,如射箭、驾车,为了射中目标,我们必须要保持身正、心正,反躬自问,要射礼,反省自己,不埋怨客观条件;书数,书是告诉我们怎么认识汉字、书写汉字,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传承载体,通过形让大家进行思想文化交流,将上百种方言聚集在一起,让我们从古至今的文化不中断,必须保留并强烈维护汉字形、音、意三者一体的文化传承和交流的载体功能。数,包括天文、地理、历法等方面最基本的知识和

常识。

小学阶段不仅包括言行举止规范和君子规范的养成,还要把握一些最基本的文艺武艺技艺。如果说礼乐是文艺的话,射礼就是武艺,书数就是技艺,它是全面的。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全面的,但是又很实际、很实用,让人们从小养成一些基本习惯后,习惯就会变成自然。

大学阶段学什么?学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学为人之道的道理。其实,这四个概念是根据《大学》的精神概括的。《大学》中有三纲领、八条目,八条目就是为学的次序。八条目中讲格物致知是朱子概括的穷理,诚意正心是朱子概括的正心,修身齐家是朱子概括的修己,治国平天下是朱子概括的治人,这就是为学的次序。大人之学,是对成人开始进行教育,其中修身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中心位置。修身是为人的根本,修己是基础,《大学》在讲完八条目后概括了一句话:“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为本。”

其实,《大学》已经告诉我们了教育从基础教育到成人教育的步骤和内容。而在《中庸》中,我们会看到另一个学习的次第,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学到行,不能学而不行,也不能光行而不学,所以《论语》有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里的“优”不是指优秀,而是指悠闲,是做事情有空了就要学,学习了有空了就要去做,强调知行合一。从学到行经过审问、慎思、明辨,这个行才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所以,儒家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次第、从内容的次第到过程的次第、学习本身的次第和方法的次第。

三、教育思想

儒家有很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等。对于有教无类,现在的很多理解是,不分身份如何,我们都要教育,这是一层含义。但从原来的含义讲,这个“类”主要是讲人的智力上面的差异,有聪明的,有愚笨的。我们不应该因为他聪明就教他,不聪明就不教他,“类”是指智力层面的不同。也就是说,对于不管是聪明的孩子,还是比较愚钝的孩子,我们都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这是普及教育,特别是刚才讲到的小学教育,更应该如此。

在这种教育中,必须遵守一个原则,即因材施教,不能用一个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理念来教育。我们应该按照孩子的天性引导他们向长处发展,让他们把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做到最极致,就是他们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价值,不是要跟别人比,而是跟自己比。这就要因材施教,材不同,教育也应不同,顺其自然,率性之谓道,顺着孩子的本性去开发、引导他们学习。

我一直推荐三篇文章让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和琢磨。第一篇是唐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这位驼背老人种的树长得茂盛,结的果实丰硕,当人们问他有什么奥秘时,他说他就顺着树的本性去种,让它自然生长。我们移栽的树,树大根多,坑就挖大一点、深一点;树小根疏,坑就挖小一点、浅一点,埋下去后浇上水,让它自由生长,不要今天去看看,觉得土少再给它加一点,树上有什么疤就梳理一下,结果干扰它的自由生长,长不好,枝叶不茂盛,果实不丰富,名曰爱之,实则害之,这很值得我们借鉴和

学习。

第二篇文章是王阳明的《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讲的是如何教育儿童,强调顺着儿童的天性来教育,不要强迫他一会儿这样做,一会儿那样做,一会儿背这个,一会儿背那个,让孩子有抵触情绪,甚至可能会让孩子把学校看作囹圄、监牢,把教师看作仇寇、敌人,是很难学好的。教师要顺着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游玩,可以在游玩中引导他们学习。

第三篇文章是清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龚自珍指出当时人们的欣赏标准出了问题,以扭曲为美,把梅花的枝条捆起来,认为扭曲是美的。他认为,只有梅树自然、舒展地生长才是最美的。所以他买了一个大的庭院叫作病梅馆,把扭曲的梅树“请”到里面,将捆在它们身上的绳子解开,让梅花自由地生长,恢复身心

自然。

那什么是启发式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拓展他们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主动学习,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是说他们胸中有郁闷的问题,在解决不了时来求助。所以,启发式教育是启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举一反三,能够融会

贯通。

传统的儒学从根本理念、教育目的,一直到教育的次第、教育方法,都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是能够让我们今天的教育来汲取、运用的。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

猜你喜欢
朱子礼乐教育
小金鱼
多肉
朱子涵 叶子衿
情繫桑梓 积极捐赠防疫物资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语文教学中礼乐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