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昆曲:余音绕梁终日 五代同堂共演出

2016-09-10 07:22顾春
决策探索 2016年10期
关键词:昆剧团字辈武生

顾春

600年的昆曲,60载风雨的浙昆,6代人的传承……这些数字背后承载的是曾经“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昆曲的前世今生。

4月1日到3日,三个春风沉醉的晚上,浙江的杭州剧院成为昆曲迷们欢乐的海洋。浙沪苏三地联动、七大昆剧团齐相聚、“世盛秀万代”五代同堂连演3场……从浙江昆剧团的看家大戏《十五贯》到《琴挑》《义侠记·挑帘》《惊梦》《长生殿·小宴》《鲛绡记·写状》《西园记·夜祭》……大师云集,经典纷呈,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过足了戏瘾。

曲终人不散。和舞台上的“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相比,艺术的传承与熏陶总是余音袅袅绕梁终日……

五代同堂的《十五贯》

讲起昆曲的发展,就不能不提60年前的《十五贯》。在浙昆《十五贯》晋京前,全国只有浙江昆苏剧团一个48人的昆剧团,北京、上海、江苏、湖南等地,都已经没有昆剧演出团体了。当时的文化界、戏剧界,不少人甚至认为昆剧不合时宜,淘汰是必然的。因为一出《十五贯》,流落各处的昆剧人才陆续被召回,新一代开始被培养,一个剧种重新恢复生机。

与那一次“冠盖满京华”的晋京演出相比,4月1日晚的《十五贯》显示的是扎扎实实的传承。先后登台的有5个况钟和5个娄阿鼠。当年曾跟着周传瑛、王传淞学戏的计镇华、刘异龙、王世瑶、张世铮带着浙昆五代人一起上场。

首先出场的是苏州昆剧院的吕福海。他的身段是老鼠形的,脸上勾的白鼻梁图案就是一只老鼠,蹑手蹑脚打着哈欠,念念有词,一抖一抖便进入你的眼帘。是哪里有些痒,却懒得伸手,只是耸耸肩膀,一个市井无赖的形象立刻引发了观众会心的笑。

来自上海昆剧团的74岁的计镇华,对况钟有着经典的演绎,果然一出场便掌声雷动,他的声音依然响遏行云;在接下来的“见都”一折中,浙昆“盛”字辈传人陶伟明饰演的况钟,字正腔圆,身段严谨中不乏洒脱干练,而上海昆剧团刘异龙的娄阿鼠松而不懈,活而不火,恰到好处。“踏勘”一折中浙昆“世”字辈艺术家张世铮先生的况钟,老练而富有书卷气,“盛”字辈艺术家陶波的娄阿鼠更是节制有度,油而不滑;“访鼠测字”一折中上海昆剧团缪斌的况钟和浙昆“万字辈”田漾的娄阿鼠配合默契收放自如;最后一折《审鼠》,77岁的王世瑶先生出场仅几分钟,一上来便扑通跪下,在状纸上画下押文,又被带着“镣铐”离场。他是王传淞的儿子,曾经为观众多次演绎娄阿鼠,大家喝彩不断,仿佛期待他还能再重新回来一趟。

6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成立剧团时王世瑶先生只有17岁,便在舞台上跑龙套,和这出《十五贯》中年龄最小的扮演门子的“代”字辈学生、14岁的张唐逍差不多。

观众在每一位娄阿鼠和况钟亮相时和离场前,都给予了最热烈的掌声。“《十五贯》的每一次重演,唤起的都不仅是人们的记忆。作为昆曲中难得的一出非才子佳人戏,能够屡演不衰,绝非偶然,除了深刻的思想性外,几代艺术家反复打磨的精湛演技也赋予了角色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专门从宁波赶来看戏的票友茗禅对记者说。

姹紫嫣红开遍

在4月2日的折子戏开场之前,由浙昆的第六代传承人“代”字辈小演员表演了《“代”代相传》。

这批2013年招录的孩子们,是继1996年招收“万”字辈学员后的新一代传人,也是昆曲的未来。给传承人定辈分儿,是当年“传”字辈大师定下的规矩,“传世盛秀,万代昌民”这8个字也反映了他们当年对于昆剧的美好愿望。当年周传瑛老先生在病榻上还坚持向弟子传授自己的心得。王世瑶、张世铮、汪世瑜、沈世华等“世”字辈大家,得到的真传最多,艺术造诣自然炉火纯青。王奉梅、陶伟明等是“盛”字辈的代表,他们在“破四旧”中曾经被取消了艺名。而林为林、六小龄童则是“文革”后“秀”字辈的代表。这种一代一代的传承,使得昆曲历经波折依然幽兰自芳香飘四海。

戏剧理论家傅瑾曾说:“昆曲是代表中国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种,许多演员是代表这个剧种最高水平的表演艺术家。” 此次前来参加演出的昆曲名家,很多都是国宝级的艺术家,说他们曾经撑起昆曲舞台的半壁江山并不为过。如今他们大多年事已高,有的已阔别舞台一心幕后育人。但为了向恩师“传”字辈艺术家致敬,为了给浙昆庆生,再次聚集在一起。他们放弃了便装演出,坚持重新穿上戏服,扮上戏妆,勒头吊眉……

刘异龙、梁谷音、张铭荣三位大家,均来自上海昆剧团,是当年“昆大班”的同学,也是合作了几十年的老搭子。这一次,还是演他们拿手的《义侠记·挑帘》。

蔡正仁,有着昆曲“第一冠生”的美誉,跟着俞振飞学过27年的戏,风流倜傥的唐明皇几乎是他的专利。即使是最拿手的《长生殿·小宴》,即使演了一辈子,这一次依旧一丝不苟,一开口便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周传瑛的高足沈世华,今年已经75岁了,年轻时是浙昆的台柱,《玉簪记·琴挑》曾是她的启蒙戏,这一次算是回娘家。“你真的找不出比沈世华老师更好的陈妙常了,雅致从容,淹通诗书,非一生浸染于昆曲者不能得其神韵。”

家喻户晓的《惊梦》则分配给了张洵澎和石小梅老师。石小梅虽然已经67岁了,举手投足间还是那样的赏心悦目。“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熟悉的词牌响起,台下的观众已有跟着吟唱起来的。

还有王世瑶与张世铮的《写状》,堪称最顶尖的丑戏。两个人的对手戏浑然天成,一来一往高妙无比。

汪世瑜是两台折子戏中唯一唱独角戏的,可见其“巾生魁首”的分量。《西园记·夜祭》是他的看家戏,20世纪周传瑛决定排这出戏时,他就是主角,电影《西园记》里他也是男主角。虽然人老琴老,但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文尔雅、潇洒飘逸。不过这也许是75岁的他最后一次在舞台上扮演这个角色了。

最后的压轴大戏是武戏《雁荡山》。这是由浙江昆剧团和上海昆剧团联合演出的。一个个短打的武生,身手矫健敏捷,干净利索,开打整齐如一,跟头翻得惊心动魄,昆剧的阳刚之美雄浑之势尽在其中。当两位我们并不知道名字的武生连续翻了20多个跟头后,整个剧场都沸腾了,叫好声盖过了锣鼓声。

这是真正用生命在演戏,为了排演这出戏,浙昆为每位武戏演员都买了人身保险。观众表示从未看过如此荡气回肠的武生戏。“秀”字辈传人林为林,21岁便以《界牌关》成为最年轻的梅花奖得主,他的翎子功就来自周传瑛的身教,这个有着昆剧第一武生之称的大武生,51岁依然雄姿英发,身披铠甲手持大枪气定神闲,真正是一副谈笑间灰飞烟灭的气势。当他完成了一个利落的劈叉压马又接上一个附身的180度旋转,现场尖叫声四起,叹为观止。

文戏武戏其实异曲同工,只不过习惯了水袖翻飞袅袅晴丝的观众没有想到浙昆的武戏可以如此惊天动地。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三天的演出,真是酣畅淋漓。

春华秋实古曲新

这么多艺术家聚集在一起自然会缅怀当年的“传”字辈恩师,也会说起60年前的晋京演出。

作家汪曾祺曾说,整理传统戏最成功的一部是昆剧《十五贯》,“它达到的水平,比《将相和》《杨门女将》更高一些,因为它写了况钟这样一个人物,写得那样具体,那样丰富,不带一点概念化和主题先行的痕迹。”大家感慨,这样的好戏太少了。

《十五贯》那次晋京演出后进行了全国巡演,共演了98场,有14万人观看。1956年又拍成了电影,最多时全国有500多个剧团都在演《十五贯》……很多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朋友都看过贺友直版的《十五贯》连环画……这样的盛况如今也无法复制。

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它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美学追求和艺术创造,但它并不是为了孤芳自赏,也从未以曲高和寡为荣,昆曲艺术家们从未停止过创新的步伐。

“浙昆的每一辈人都勇于创新。《十五贯》是浙昆第一代‘传’字辈的代表作,1956年拍成同名电影。《西园记》是浙昆第二代‘世’字辈及第三代‘盛’字辈的代表作,1985年拍成同名电影。《公孙子都》是浙昆第四代‘秀’字辈和第五代‘万’字辈的代表作,2008年也拍成同名电影。多出人出好戏,这是一个剧种繁荣的标志。昆曲的美是永恒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它的审美价值,而好的艺术作品总是可以找到自己生长的基础。”浙江昆剧团副团长王明强对于剧团的未来信心满满。

“此次纪念活动,少长咸集群贤毕至,浙沪苏三地的联动,其实是开启了长三角地区昆曲艺术交流演出研讨的一个平台,对于昆曲,对于全国的昆曲迷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好事。”王明德表示,相关的纪念活动会持续一年,希望能将昆曲之美传之久远。

猜你喜欢
昆剧团字辈武生
昆剧“传”字辈师承探析
家族里的字辈
武生跨书
津港两地剧团将联袂演出推动京剧传承发展
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上演剧目掠影
论台湾兰庭昆剧团《寻找游园惊梦》之展演文本与跨界对话
经典是怎么炼成的
刀马旦
刀马旦
刀马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