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江语
在闷热的三伏天,空调、冷饮自然最受欢迎。不过,在贪图凉爽的同时,寒气也很容易悄悄侵入你的身体。
一分寒气一分毒
“寒气”,指的是人体受寒时所产生的东西。中医认为:寒气具有阴冷、凝结、阻滞的特性,是万病之源。一分寒气一分毒,身体里寒气重的人一般有这样一些表现:怕冷,四肢、关节等部位常冰凉甚至肿胀;腹部、腰部、颈部冷痛酸胀;受凉或用过冷食后易腹泻;爱上火,口舌生疮、目赤、咽喉肿痛;倦怠无力,精神不振、眩晕等。
中医认为阴阳互相依存,一处寒则一处热,寒气容易束缚体表产生郁热。如果你经常上火而又觉得身体内有寒气的话,那可能是虚火。此时别急于吃降火的食物或药物,要调理好身体达到阴阳平衡,否则可能身体会越来越虚,火气越来越大。
夏天寒气从哪里来
空调过凉。随着盛夏的到来,被“冻着”的人也越来越多。夏天,衣着单薄的人们从闷热的室外进入空调房间,扑面而来的一阵阵冷气会刺激血管急剧收缩,导致身体受损、受冷。
冰箱惹祸。有统计资料表明,夏季胃肠炎患者近三成是“冰箱病”。食物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久,各类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就会在湿冷的环境中滋生,细菌入侵胃肠就会引发“冰箱性肠胃炎”。
贪凉受风。人的头部、腹部、脚底,是寒气入侵的最佳通道。在让人大汗淋漓的三伏天,阳气会随汗而外泄,寒气可能乘虚而入。这时,最忌受凉着风。腹部尤其是肚脐、脚底的涌泉穴也是寒气容易侵入的一个通道。
淋雨受潮。淋雨是寒气侵入人体的常见方式。不小心淋到雨,寒邪就更容易侵入。轻者感冒、头痛、头昏,重者会形成顽固性头痛、偏头痛等疾病。
怎样除寒气
想要除寒气,应该多吃些温热的食品。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红糖姜茶温热暖胃,夏天可以“热食凉服”,放凉了再喝,到胃里也是热性食品。吃寒性食物时可搭配些温热性食物,如冬瓜性寒,起锅前加点胡椒粉,利尿排毒。
热水泡脚也能驱寒,但泡脚时间不能太长,10~15分钟后有出汗感觉即可。如果感觉自己受了风寒,也可以去医院,通过刮痧、拔火罐、三伏灸、服中药排出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