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学会与媒体做“朋友”

2016-09-10 07:22郑文鹏
决策探索 2016年18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新闻媒体危机

郑文鹏

进入21世纪以来,新闻媒体借助信息化的飞跃发展,影响力越来越大。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从以前的报纸、广播等传统方式迅速向网络等更快捷、更便利的新媒体转变。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媒体舆论的影响,媒体舆论正在演变为现实的、全社会的事情。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学会了解媒体,懂得如何应对媒体,正确处理舆论危机,争做媒体的朋友,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

一、应对新闻媒体时普遍存在的误区

第一,领导干部对新闻媒体的两面性。目前,领导干部对新闻媒体普遍存在又“怕”又“爱”的复杂心理。首先是“怕”。当今社会上流行一句话:“防火、防盗、防记者。”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新闻媒体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是负面新闻发生后,大家的普遍意识是怕揭短、怕曝光;其次是“爱”。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位领导都希望把自己工作的闪光点通过媒体“发扬光大”,一方面能够鼓舞整个单位团队的士气,另一方面也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二,领导干部应对新闻媒体的复杂性。各级领导干部在面对正面的新闻报道时,大部分态度很积极;一旦涉及负面的、复杂的新闻报道不是慢,就是拖,有时甚至抱着躲过一天是一天的心理。更有甚者,出言不逊,行为过激,往往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给自己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二、对新闻媒体的分析

第一,传统媒体的强势。相对于网络等新闻媒体,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新闻媒体依然占据舆论的主导地位,报刊、广播、电视发布的新闻更具权威、更具可信度。在传统媒体中,党报、党刊是权威中的权威,是党与政府的“喉舌”。都市娱乐性媒体更加偏重于民生,往往更加关注社会的焦点与热点。

第二,新兴媒体的崛起。由于网络高新技术的应用,网络媒体显现出非凡的竞争力。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性、网络媒体网站的大众性、网络媒体信息容量的无限性、网络媒体接受者的世界性都令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现在的用户只需要轻点鼠标,即可“网罗天下”,可以说,网络媒体为世界大众搭建起了一个超级信息交流的平台。

第三,媒体报道焦点的分析。新闻媒体,特别是一些网络媒体对新闻焦点的关注普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奇闻、丑闻是媒体喜欢的焦点;二是媒体对焦点的关注度比较集中;三是同情弱者,鞭挞没有同情心者;四是反感狡辩或挑战者;五是与一家媒体对抗往往意味着更多媒体或网民的介入和攻击。

三、应对新闻媒体的方法与策略

第一,应对新闻媒体要未雨绸缪。新闻媒体并不可怕,大部分媒体都是以弘扬主旋律的正面报道为主,同时对不足与缺点进行舆论监督,其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工作的改进。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握自己工作的闪光点,更要了解工作的不足之处。对那些正在改进或未发现以及突发事件要及早动手,进行科学预测与准备。基本上要做到:对危机的预测“居安思危”,对危机的预防“防微杜渐”,对危机的准备“未雨绸缪”。

第二,应对新闻媒体要诚心诚意。对待媒体要采取三诚:一要有诚意,特别是出现新闻危机时要及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并致以歉意,以赢得公众的同情和理解;二要态度诚恳,不回避问题和错误,以恢复公众信任;三要诚实,不能向公众说谎,有了这“三诚”,与媒体就比较好打交道了。

第三,应对新闻媒体要积极主动。应对新闻媒体不能怕,更不能“跑”,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应对。如果我们不能给媒体提供更多的好新闻,那记者就能自己去采访发现,在此过程中,谁也不能保证记者找的新闻点都是对单位或部门有利的。如果积极主动地为记者提供新闻,让媒体有源源不断的好新闻素材,最后的结果就是媒体有看点,单位也宣传了自己。

四、应对新闻危机要注意的十条法则

第一,24小时法则。单位应该在获悉危机发生后的24小时内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并做好准备工作:一是各方言论的搜集,二是基本立场的确认,三是单位声明的拟定,四是相关资源的协调到位。

第二,统一应对法则。发生新闻危机时单位要做到四个统一:一个系统、一个声音、一个态度、一个形象。

第三,“先发制人”法则。在危机出现后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引导舆论走向,避免出现大量谣言。

第四,信息公开法则。在危机出现后,如不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会出现大量谣言。扼制谣言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公开信息。这个时间要坚信“有信息比没信息好,信息越多越好”,第一要务就是“向媒体和公众提供迅速而准确的消息”。反之,将会很被动。

第五,针对性法则。在处理新闻危机中我们首先要明确表态的目标受众是公众和媒体,不是专家,也不是上级领导。对外公布的信息要让公众听得懂,不要绕圈子,不要长篇大论,应该直截了当。对不同的媒体和受众,要说不同的话,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回答不同媒体记者提问时,要想到背后的读者是谁,想一想怎样说对他们才能产生最好效果。

第六,解决问题法则。出现新闻危机后,被媒体紧追不放时,要尽早妥善解决问题,使事情向常态发展。

第七,信息公布要坚持三“T”法则。新闻危机发生后,一般媒体和公众的反应首先是非常关注,其次是更加信任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单位的否认或辩解只能激发公众反感。因此,对外公布信息要坚持三“T”法则:一是提供真实情况,二是提供全部情况,三是尽快提供情况。

第八,通力合作法则。在新闻危机中与媒体对抗,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单位应与媒体通力合作,澄清事实真相,促进工作改进。在不负责任、负面的报道面前,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消除负面影响。

第九,不要让“一把手”充当新闻发言人。许多单位应对新闻危机的败笔就是在第一时间把“一把手”推向了前台,直接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一把手”的回答实际上就是单位的最终回答,没有可以回旋和调整的余地。建议单位的新闻发言人由副职或部门负责人担任,“一把手”非要接受采访时,可以做些原则表态,这样做虽然权威性有所降低,但比较科学。

第十,留有余地法则。在面对新闻媒体时,说话留有余地,回答提问时说话不要太绝对。

(作者单位: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新闻媒体危机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危机”中的自信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