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徽班进京谈中国京剧的诞生

2016-09-10 05:38艾君
工会博览 2016年23期
关键词:弋阳腔声腔剧种

□艾君

文化
【国学讲堂】

从徽班进京谈中国京剧的诞生

□艾君

二百多年来,中国京剧以其神奇的艺术魅力,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京剧、豫剧、越剧)“榜首”。社会上,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经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京剧的根在哪儿?为何有人说“徽剧是京剧之母,没有徽剧就没有京剧”?针对以上问题,來聊聊“徽班进京与京剧诞生”——

喜欢京剧的人,如果不找机会看一场徽剧演出,应该是一件遗憾的事儿,因为徽剧是社会公认的“国粹京剧的始祖”。

“京剧的根在哪儿,就是徽剧。”“没有徽剧,也就没有京剧,徽剧是京剧的根。”这是2007年9月12日举行的京剧寻根之旅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和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对京剧的“根”所作的阐述。

刘长瑜说,“要寻根,就得先要知道根。从小就听老师们说,京剧是怎么来的?京剧的根在哪儿?就是徽剧。”她表示,京剧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首创的一个非常好、博大精深的艺术门类,一直以来都被世界所公认,令人遗憾的是,对传统艺术,国人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朋友并不很了解,甚至对其比较冷漠。

而祖籍安徽太湖、祖辈曾随“四大徽班”进京的著名京剧演员叶少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有京剧以来就有我祖上人参加,没有徽剧就没有京剧,徽剧是京剧的根。”叶少兰认为,应该去发扬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发展徽剧,发展京剧,发扬祖国民族的大文化。

谈起徽剧,其实笔者与其还真有些渊源。初次接触徽剧,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了。1990年12月21日至1991年1月12日,笔者有幸参加了“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演出与学术研讨”等活动。这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件盛事。这次盛况空前的纪念活动,不只是纪念“徽班进京”这一历史事件,更主要的是藉此提高人们对京剧的认识,推动京剧艺术并带动其他戏曲的发展。

就是在这次活动中,笔者不仅知道了徽剧与京剧的渊源,明白了徽剧在中国戏曲史上起着重要作用,也有幸第一次欣赏了一些徽剧经典剧,认识了那时安徽徽剧团的当家名旦王丹红,并欣赏了她主演的《贵妃醉酒》。记得舞台上,王丹红的表演细腻、动作美媚、唱腔委婉,把失宠贵妃内心苦闷、强自作态、沉醉失态之心理变化,表演得淋漓尽致。从此后,笔者与徽剧结缘。在后来的几次徽班进京汇报演出中,笔者也几乎都受邀前去欣赏。

好了,针对问题,咱们言归正传,回到正题:为何有人说“徽剧是京剧之母,没有徽剧就没有京剧”呢?这要从徽剧的形成与徽班进京说起——

徽剧形成

徽剧,原名“徽调”或“二黄调”,渊源于明代。

据史料记载,元朝末期,南戏与北方杂剧分庭抗礼。南戏有四大声腔:弋阳腔、昆山腔、海盐腔与余姚腔。弋阳腔流传到安徽衍化成徽州腔和青阳腔,并以此为主体,形成了徽剧的前身——徽池雅调。明代中叶,皖南的徽州、池州是中国东南商贸文化中心,余姚腔、弋阳腔已在这一带流行。明正德、嘉靖时期,全国颇有影响的余姚、海盐、弋阳、昆山四大声腔相继流入徽州。尤其弋阳腔用金鼓铙钹按节拍,用人帮腔,贴近普通老百姓而受到徽州群众的欢迎。为了使弋阳腔的唱法更适合徽州村镇平民的口味,徽州艺人在演出时往往杂人土语,并在剧本中增加大量解释性字句,连唱带说,通俗易懂,扩大和增强了原作表现生活的能力。这种保持徽州语音声调,吸收弋阳腔特点,增加“道白”(或称“滚”)所创造出来的新戏声腔,时称“徽调”或“徽州腔”,成为徽剧声腔特色。万历年间,又新生了“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种声腔。这些声腔兴起后,便风靡各地。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乱弹声腔流入安徽,受当地诸腔影响,逐渐衍变成了徽调主要唱腔之一的拨子。

到了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又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到了清乾隆时,形成“徽戏”,今名“徽剧”。

徽剧的特点就是“滚白滚唱”,不仅让戏曲中的人物有倾吐内心积郁与激愤等感情的广阔余地,而且还富有叙述性。主要腔调是吹腔、四平、拨子和二黄,也唱西皮、高腔、昆腔、昆弋腔和花腔小调等。其传统剧目很多,擅演历史题材的大戏。音乐曲调和表演技巧都很丰富。清代中叶流传很广,对南方许多剧种都有深远的影响。徽剧风靡全国,形成了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的剧种。

在清代中叶,我国剧坛上,除了昆曲之外,民间的地方戏曲兴盛起来,如梆子腔、秦腔、徽调、楚调等,逐步形成花部(也称乱弹,指民间戏曲)与雅部(指昆曲)争胜的局面。当时戏曲演出活动的中心,北为北京、南为扬州。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戏曲荟萃的地方。江南的扬州位于长江和运河的交汇之处,商业发达,当时又是盐商集中所在。“商路即是戏路”,各地的戏曲艺人也就纷纷流向扬州,扬州很快成为全国文化中心之一,成为“花部”集中地。

徽班进京

从1751年起,乾隆曾先后6次下江南巡视,扬州成为他驻跸的所在。由于清廷最高统治者喜欢游山水、爱好戏曲,扬州一带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纷纷向皇帝献媚争宠。他们不惜重金,大兴土木,依山傍水建造起一座座美丽别致的湖滨园林,形成扬州北郊著名的二十四景。

扬州的富商素有蓄养戏班的风气,在得知乾隆喜爱戏曲,便把组织戏曲演出作为迎驾活动的一个内容。乾隆还命苏州织造、两淮盐务等官员选拔艺术精湛的伶人进宫,以备承应。这些都在客观上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在迎驾时节,扬州戏曲演出极其兴盛。即使平时城里城外的“堂戏”、“台戏”、“大班”等各种演出也频繁不断。徽剧名艺人高朗亭、郝天寿等把徽剧带到扬州演出后,扬州流行的许多剧种很快被艺术精湛的徽剧所压倒,徽剧在扬州颇受欢迎。

1790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五年的秋天,为庆祝乾隆帝八旬寿辰,扬州盐商江鹤亭在安徽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戏班,由艺人高朗亭率领进京参加祝寿演出,由此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

当时,北京的祝寿演出规模盛大,自西华门到西直门外高粱桥,每隔数十步设一戏台,南腔北调,四方之乐,荟萃争妍。真是群戏荟萃,众艺争胜。这个徽班以唱二黄调为主,兼唱昆曲、吹腔、梆子等,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原本只为进宫祝寿演出而来,然而,在这场艺术竞赛当中,由于徽戏曲调优美,剧本通俗易懂,整个舞台演出新颖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故而受到北京观众的热烈欢迎。

初次进京的“三庆班”崭露头角。就这样,三庆班演完祝寿戏欲罢不能,就留在北京继续进行民间演出,越演越火。“三庆班”班在京演出的过程中又吸收了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表演技艺,使自己更加丰富,不久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剧种。

“三庆班”进京获得成功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有了后来的“四大徽班进京”之说。

那么,何谓“徽班”呢?顾名思义,当是徽人之戏班。即,以安徽籍(特别是安庆地区)艺人为主,兼唱二簧、昆曲、梆子、啰啰等腔的戏曲班社。开始多活动于皖、赣、江、浙诸省,尤其在扬州地区,更以“安庆色艺最优”(《扬州画舫录》)。

当时,正是地方戏曲勃兴、花雅争胜的时期,一些新兴的地方剧种,如高腔(时称京腔)、秦腔等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原来兼唱多种声腔戏的基础上,又合京、秦二腔,特别是吸收秦腔在剧目、声腔、表演各方面的精华,以充实自己。同时适应北京观众多方面的需要和发挥各班演员的特长,逐渐形成了“四大徽班”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各有所长,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说法。“三庆的轴子”是说三庆班擅长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戏;“四喜的曲子”是指昆曲,意思是说四喜班擅长演昆腔的剧目;“春台的孩子”指的是童伶,意思是说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生气勃勃;“和春的把子”是指武戏,意思是说和春班的武戏火爆,最受欢迎。

京剧诞生

嘉庆、道光年间,汉调(也称“楚调”)艺人开始进京,他们融入徽班并参加徽班的演出。于是,徽班又兼习楚调之长,为汇合二簧、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衍变奠定了基础,开始了我国京剧的孕育期。

可见,“四大徽班”进京后,徽汉合流,集众所长,发展成以唱西皮、二簧为主的京剧,自此,徽班的影响遍及全国。在川、湘、赣、闽、粤、婺、淮剧等剧中,都可以找到徽戏的影子。据不完全统计,自乾隆至民国初年,徽班就有60个之多,这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4月28日,为纪念徽班进京225周年,笔者有幸观看了安徽省徽京剧院(合并后用名)新编徽剧《徽班进京》在北京的演出。该剧以舞台艺术,向我们讲述“二百多年前四大徽班进京后将徽、汉、昆等剧种融合创立了京剧”这段历史。剧中通过一个个传奇故事表现了徽班艺人的沧桑,再现了当年徽班进京的情景和京剧的诞生过程。

对于有着400年的历史并有着辉煌的艺术创造与贡献的徽剧,经过“徽班进京”吸纳、融合、磨炼出一个占了大半个中国和五十多个剧种的戏曲声腔——皮黄,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国剧——京剧,既是对历史做了真实的反映,又可对现实提供很好的借鉴,也对今后戏曲发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思考。

笔者认为,可以说,没有徽班艺人进京演出的兼容并收、创新发展,就不可能诞生伟大的剧种——京剧。传承中寻求创新,永远是文化振兴的根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猜你喜欢
弋阳腔声腔剧种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黄梅戏声腔研究》出版发行
劫后华夏再杨帆(弋阳腔)
清代戏曲理论批评视野中的“弋阳腔”
戏曲声腔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弋阳腔
江西省弋阳县弋阳腔初探(下)
豫剧俚谚中的声腔表演艺术初探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