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宝宝的“胡言乱语”?

2016-09-10 11:20胡运玲徐颖婕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6年9期
关键词:指甲剪语速语言表达

胡运玲++徐颖婕

在宝宝学语的过程中,他有出现过说话颠三倒四、你我不分,或者是含糊不清的时候吗?如果爸爸妈妈遇到这种宝宝一脸认真,却又“胡言乱语”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呢?在此,我总结了三种宝宝较常见的错语现象,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1.说话颠三倒四

记得我家宝宝在1岁8个月大的时候,开始频繁出现说话颠三倒四的情况。有次我给他剪指甲,他指着指甲剪说:“甲指剪。”还有一次,他和别的小朋友进行对话,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我看对方着急了,赶紧解释道:“我家这位小弟弟年纪还太小,有些话他听不懂。”结果小宝贝跟我学话:“不听懂!”

对策:

针对宝宝说话颠三倒四的情况,我采取了纠正+扩展词义的方法。首先,要及时纠正他词语的错位说法,并告诉他正确的说法。其次,要适当扩展词义,即向宝宝讲解与此相关的常识。许多学语阶段的宝宝,之所以会说错一些名词,往往是因为他们对新的事物一知半解造成的。比如他把指甲剪,说成“甲指剪”,是因为他还不完全了解这个新认识的东西,可能对指甲的概念也不是很明白。于是,我拉起他的小手指告诉他:“宝贝你看,咱们每个手指上这片硬硬的壳叫指甲。所以呢,用来剪指甲的小剪刀就叫指甲剪。”这样一来,他理解了指甲,自然就懂得了指甲剪。

2.说话你我不分

有时候,宝宝不但将词颠倒位置,还你和我不分。一次他拿着一个核桃递给我:“妈妈,给你剥!”我知道他想说的是让我给他剥开,于是纠正他:“宝贝,你应该说给我剥。”这下他听成是要剥了给我吃了,便带着哭腔说:“不嘛,不给你剥。”纠正了很久,还是无法帮他分清哪个是你,哪个是我。

对策:

对于他说话中你和我不分的情况,我采取了语言+动作相配合的办法,帮他找准对应关系。比如我抓了一把葡萄干,让他拿一个自己吃,并用手指着他自己说:“这个给我吃。”再叫他拿一个葡萄干给我吃,并指着我说:“这个给你吃。”如此重复,没用几天,小宝贝就分清了你和我,不再闹那种笑话了。

当然,想要减少出现这类哭笑不得的对话,除了事后纠正外,平时最好不要只是单纯地训练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应启发他的思维模式。因为思维与语言是相关联的,思维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思维的呈现。宝宝的逻辑思维增强了,语言表达上自然更胜一筹,更容易掌握你我的概念。可以与宝宝进行一些亲子互动,做些益智游戏、思维游戏。比如分类游戏,用积木玩颜色分类;配对游戏;简单的拼图游戏等等。这类游戏可以激发宝宝的脑细胞,锻炼思维逻辑。思维越清晰,表达自然越顺畅。

3.说话含糊不清

在学语的早期阶段,宝宝容易出现含糊不清的情况,我家宝宝也不例外,有挺长一段时间,他都发不出 “g”音,比如“哥哥”,他只能发成“zhe”的音,或者把阿姨叫成 “阿T”等等。怎么教他都拐不过弯,此外,他那段时间说话的语速也较快,听上去含糊不清。

对策:

2岁左右,大部分宝宝可能会经历一段说话含糊不清的阶段。有时他叽里呱啦说了一堆,你也没听清他在表达什么。这主要是因为宝宝说话好着急,语速太快有关。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要反省,想想自己平时跟宝贝说话时,是不是语速过快,父母在宝宝面前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宝宝。更何况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远比成人差,所以,你对他讲话的时候,一定要放慢语速、吐字清楚、一句一顿,给他留出足够的时间去理解语义,也让他去模仿你清晰的语调。如果宝宝说话快,表达不清楚时,你要告诉他:“嘘!别着急,慢点说!”他放慢了语速,就容易表达清楚了。

也有些宝宝会出现个别音发不对或发不准,如果只是个别音发不准,不必太惊慌。你只需每次都重复一遍正确的发音,并且尽量让他看着你的口形。给他一段修正的时间,不定哪天他自己就调整回来了。

有时候,你也可以采取另一种补救方法,比如我家宝宝有阵子把“阿姨”说成“阿T”,反复纠正也没效果时,可以先绕开,让宝宝换个说法,比如连起来的“阿姨”读不出来,那么可以直接教他说一个字“姨”。这样,单字发音他反倒能准确发出来,可以先掌握两个单字的发音。可能有个别的音,对某个宝宝来说,就是语言表达上的一个小坎,他就是不容易迈过去,等他长大点后就自然会好的。总之,我们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宝宝的语言发展,是一个不断出现小状况,然后通过克服这一个个小状况,从而上升一个说话水平的爬坡式过程。当发现宝宝疑似“胡言乱语”的状况,家长首先不要恐慌,要放平心态,总结问题,并用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纠正和引导他。同时,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宝宝每一次语言表达上的小障碍,都是他语言发展的一个新的契机。越过这个小节点,他的口语表达能力,便又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简介:

胡运玲,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员,亲子专栏作家。擅长家教类文章以及低幼童话、儿歌等创作。作品见于《演讲与口才?幼儿版》《幼儿乐园》《巴渝儿歌报》《河南幼教》《学生?家长?社会》等。

猜你喜欢
指甲剪语速语言表达
辩论赛之语速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为什么指甲剪掉了还可以长?
难忘的摆摊经历
说话人识别中语速鲁棒性研究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
为什么指甲剪掉了还可以长?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