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在历史上什么样
通州,如今已从北京行政副中心升级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自古为重镇,历来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的说法。那么,历史上的通州什么样?这些照片将会告诉你。
通州塔,是通州的地标,是一座镇河塔,位于通州旧城北门内,创建于北周时期。此照片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记录通州地区的图片资料之一,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由随军摄影师所摄。
20世纪20年代的小红牌楼,在新城南街与大红牌楼胡同相交之处。明代在大运西仓与负责漕运仓储衙门——忠瑞馆之间形成一条大街,是守卫北京、长城部队和八旗官兵领取粮饷和俸粮的大道。此牌楼于解放初期拆除,遗址无存。
南大街,约摄于20世纪30年代间。此街明朝时形成,北起今新华大街闸桥处,南接南关大街,因在南门内而名,明清两代是从大运河北端漕运码头转运漕粮入储东、中两仓的必经大道。画面居中为南大街,远处歇山顶二层楼是横锁北大街的鼓楼。
通州在1867年建有潞河男塾,后发展为潞河书院。1901年,美国传教士利用庚子赔款在通州新城南门外兴建医院、学校、教堂等。1902年,在潞河书院旧址建成卫氏楼。今天,这里是潞河中学。
东大街,约摄于20世纪30年代间。因在通州旧城东门以内,故名东门内大街,简称东大街,是明清两朝数百年间通往京杭大运河北端各个码头的主要大街。大街两侧店铺排列,街上熙来攘往。
除了大运河,通州境内还有通惠河等河流。这是约20世纪20年代,停漕后的通惠河。1901年,北运河停漕后,通惠河船只改为民用或商用了,通惠河也成为休闲游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