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新
可歌可泣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陈家新
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和发动的北伐战争,从南向北在工农民众的支援下不断取得胜利,对帝国主义和反动的军阀统治给予了极大打击。同时,北伐的胜利又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各地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当北伐军准备攻打上海,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26年10月到1927年3月期间,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特别是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成功,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同北伐军实行里应外合,很快就消灭了驻守在上海的军阀部队,推翻了上海的军阀统治。
上海各界在南市举行起义胜利的庆祝大会
北阀战争刚一打响,中共中央就于1926年7月31号发布了《中央通告第一号》,要求各地共产党的组织立刻行动起来团结工农民众,努力奋斗支援和配合北阀军,直到推翻当地的军阀政权,建立地方的人民政府。
中共上海区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于1926 年9月3日召开主席团会议,区委书记罗亦农在会上提出全上海的工作,一是上海人民自治,不再需要军阀统治。二是要团结上海民众非搞一次大的暴动不可。9月6日,上海区委发表了《告上海市民书》,进一步向市民明确指出,“帝国主义的外人,卖国的军阀、官僚和大商买办阶级,就是我们的死敌!一切苛税与杂捐,就是我们的催命符!”告市民书中还明确指出,摆在市民面前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受压迫而死,另一条路是起来反抗而生。前一条路是死路,也就是亡国之路。后一条路是生路,也就是谋中国民族独立到自由解放之路。”区委还同时决定,码头工人的罢工暂时停止举行,集中力量组织工人为武装暴动进行准备工作,时任上海总工会代理委员长的汪寿华提出应该组织起2000人的工人和市民纠察队。李立三也指出:“纠察队很要紧,马上就要开始组织。”
上海区委还有一种认为是,工人的组织力量还比较薄弱,团结各阶层势力举行暴动才有可能取得效果。于是区委花了很大的力气争取前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并且加强同国民党中央特派员钮永建沟通,企图调动一切可能对暴动有利的力量,包括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等人拉起的一支流氓无产者和青洪帮为骨干的队伍都想利用。
上海区委通过一系列的策划和研究后,于10月19日召开主席团会议,对行动计划做了进一步的布置。赵世炎在会上指出:起义动作要与钮永建协调,工人不要先动,避免不利。行动步骤最先是制造局;第二是闸北;第三是南市;第四是浦东。要求码头、邮务、南市、电车、电器等要建立三五百人的武装力量配合。李震瀛为内部总指挥,秘密接洽为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10月20日,上海市满大街地散发传单,揭露军阀孙传芳的10大罪行,为北伐军攻打上海获得全民支持大造舆论。
为配合浙江省长夏超和国民政府驻沪代表钮永建,共同脱离孙传芳统治,归附国民政府,并反过手来向上海进军。中共上海区委决定和钮永建合作,组织联合暴动,以帮助夏超夺取上海,于10月23日夜下达工人暴动的命令,发动了上海工人的第一次武装起义。结果夏超的部队因走露风声,被军阀孙传芳部队打败,工人武装起义也因准备不足,和过分相信资产阶级的配合,使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还没有形成大动静就遭到镇压而失败。工人领袖陶静轩、奚佐尧等10余人牺牲,起义工人中百余人被捕。
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它却为后来的两次起义打下了基础,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架势。
第一次武装起义失败后,中共上海区委号召“我们要在幼稚的经验中准备二次暴动,同志们不应消极,更要积极的来做革命工作。”区委领导从失败的原因中提高了认识,并总结到:“以后上海的运动,应很坚决地认定只有工人阶级可以主动,否则一无所有。”认为第二次暴动应该深入发动和团结工人群众,调动和利用广大工会组织,帮助工人扩大罢工斗争,联合和团结其他各阶层民众,形成有广大民众参加的反孙联合战线。
又经过一系列的动员和准备工作,1927年2月18日,北阀军已经胜利到达嘉兴时,上海总工会发布命令,号召上海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19日发布总罢工宣言,上海各业工人几乎全部投入到罢工的行列。2月20日,上海区委宣传部向全市发布了“号召广大市民罢市罢课,参加夺取政权的斗争”的宣传大纲,《大纲》号召全体市民和工人“赞助北阀军,拥护国民政府!”并提出“打倒孙传芳,并根本消灭其势力!”“组织上海市民临时革命政府等”鼓舞人心的口号。不到三天的时间,罢工人数从15万迅速发展到36万人。
数十万人的总同盟罢工引起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恐慌。为了镇压工人罢工,军阀当局开始在全上海实行白色恐怖,上海防守军司令李宝章凶狠宣布“遇有煽惑罢工者……格杀勿论”,并派出大刀队走街串巷,遇有散发传单者立即处决,几天之内就有31名革命工人和学生被杀害。
为了给李宝章还与颜色,2月22日下午2点半,在杨树浦某空地上有1000多市民集会,其中大多数是工人,他们把一个外号叫“小滑头”的告密者揪出来公审,并当场处决。下午4点半又有300多工人在引翔港香烟桥集会;闸北胡家木桥也有250多罢工工人集会,他们手持枪支和木棍,各与当地警署发生斗争。上海区委发现了罢工斗争已经声势浩大,个别地区的工人斗争已经开始向武装斗争方向发展,于是在当天下午4点向全市宣布《为宣布市民临时革命委员会成立及动员暴动的特别紧急通告》,宣布武装起义胜利后的临时市民政府正式成立,成员由汪寿华、罗亦农、钮永建等11位不同成分的人担任。通告还宣布了:“今晚6时,全上海动员暴动的命令”,以黄浦江上的“建威”舰和“建康”舰发炮轰击高昌庙兵工厂为信号。
2月22日下午5时50分,停泊在黄浦江上军舰果真开炮了,第二次武装起义正式打响,工人总同盟罢工在上海区委的领导下顺利转成为第二次武装起义。起义工人为配合北阀军攻打上海与各地警署发生激战,战斗中工人们英雄冲锋,不少工人牺牲在警察的枪口下。中共上海区委领导发现,起义工人正在孤军奋战,便于23日上午立即召开了联席会议,及时做出停止暴动的决议。上海总工会根据上述决议于24日发出总同盟复工的命令。为了使工人的士气不会因此而低落,中共中央发表《为上海总同盟罢工告全体工友书》,指出“虽然宣告暂时停止罢工,但决不是对孙传芳和李宝章让步,而是准备更进一步的新斗争。”
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从总同盟罢工开始到暴动起义再以宣告复工待续了四天的时间,之所以没能取得成功,其重要原因是蒋介石命令已经打到嘉兴的部队按兵不动,没能形成里应外合,给帝国主义和军阀镇压工人起义提供了机会。蒋介石的另有诡计和图谋,使中共中央及时发现便停止了罢工和起义的持续,保存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为了加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联席会议上决定“组织特别委员会指导工作”。特委由陈独秀、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尹宽、彭述之等八人组成。2月24日晚上,特委会做出各项决定:要组建5000人的工人纠察队和500名武装工人纠察队;要设法再购置武器;要在起义前订立作战计划;要进行主力军的培训并使工人群众提高对夺取武装的认识;要把“打倒李宝章”、“响应北阀军”、“群众暴动夺取武装”、“组织市民代表政府”等暴动口号让广大市民和工人都知道。
上海区委发布的告上海市民书
2月26日的特委会上,陈独秀总书记听取发言和汇报后,就第三次武装起义提出了纲领性的意见:“我意北阀军不到上海,上海无法解决。在将到时,我们要集中口号工作,群众的夺取武装,群众的开代表大会。”他又具体地指出:“无论是警察的、士兵的(武器),一支二支都夺取”,对市民代表会这种形式他指出:“各地方各区域都成立,成功一种权力,上海市政府即建筑在许多小政府上面,非常有力量的。”陈独秀的意见明确地指出第三次武装起义应该以工人为主体,起义的目的是要建立新政府,起义的时机应该是北阀军即将到达之时,以免重蹈第二次起义失败和覆辙。
周恩来担任第三次武装起义总指挥,艰巨的任务是组建一支工人纠察队和筹集一定数量的枪支弹药。周恩来根据特委的决定,先把分散在起义者手中的枪支集中起来进行登记,再从党的经费和共产国际的援助款中拨出一定的数额,从外商和一些腐败军阀军警手中购置一定数量的枪支,使工人纠察队已经有了300多支枪,大大地超出了前两次起义时武器的数量。
为了保证武装起义时全上海工人能统一步调,周恩来与特委商定把上海划分为七个地区,即闸北、南市、沪东、沪西、浦东、吴淞和虹口。周恩来还为这七个地区分派了得力的负责人,制订了周密细致的作战计划。周恩来还深入到工人中去,亲自挑选当过兵的工人作为军训干部,培训工人进行军事训练。有了周恩来的指导和部署,一支精干的工人纠察队很快地组织起来,为武装起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月初,北阀军已经逼近上海,一路由西向东,经宜兴取常州。一路由南向北,经嘉兴攻松江。陈独秀在特委会上提出起义时间最好是在北阀军到达松江后或者是上海已撤出守军,工人再发动起义。周恩来不赞成这个意见,他提出工人起义时间应该是北阀军攻打松江、苏州,或麦根路与北站守军撤退三个条件出现一个就可发动武装暴动,不能只图为减少牺牲而贻误起义时机。陈独秀深为周恩来的军事才能所钦佩,同意了周恩来的意见。
3月18日,北阀军东路军已经和松江守敌交火。20日,北阀军攻打到新龙华。21日上午9点,中央特委开会做出发动起义的决定。中午12点,全市各工厂的汽笛和黄浦江上的轮船汽笛交响齐呜,各工厂工人听到信号后关车停工,拥出工厂冲上街头,约80万工人举行总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全上海陷入停滞状态。各地工人群众在工人纠察队的带领下向各地区警署发动进攻。警察头目早已躲进租界,留守的警察见工人队伍如此浩大便很快就扯起白旗投降了。起义工人不战而胜,从警署缴获了不少枪支,加强了自己的武装。
北火车站的守敌最为顽固,也是全市最为激烈的战场。守敌用炮火轰炸居民区,工人和居民遭到很大伤亡。但是英勇的工人纠察队员始终在和守敌进行殊死的搏斗,迫使援军进不来,守军只能龟缩在火车站里。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工人纠察队总攻不下,薛岳便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一师赶赴北站,最后工人和北阀军里应外合拿下北火车站,使上海军阀统治从此宣告完结。
经过连续30个小时的战斗,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辉煌的胜利,工人武装从一开始只有百余支枪,到起义胜利后已经是具有5000多全副武装的工人纠察队。22日上午,工人和市民在南市新舞台选举了上海临时市政府委员,使长期被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的上海重又回到了人民手中。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推翻了反动军阀的统治,中国工人阶级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放了上海,显示了工人阶级的顽强战斗精神和强大的组织纪律。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震动了全中国和全世界,成为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也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