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 ▏VOICE
■“农业系统按工业化模式改造是污染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温铁军教授表示,生产力要素的结构性制约是导致技术与市场双失灵的主要原因。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矛盾:在土地资源过度短缺的约束条件下,只要追求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农业收入增加,就必然导致过量化肥(添加剂)与廉价劳动力的投入,放大农业的负外部性,破坏自然与社会环境。他提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一方面造成严重的污染,一方面造成严重的浪费。所以分散化应该是最重要的思想路线和技术路线。
■“不仅仅是因为好心,不仅仅是想做好人,而是要解决贫困。”
——香港乐施会总裁梁咏雩表示,贫困是可以被消灭的。过去三十年,贫富差距很严重,世界上1%的人的财富等于其余99%之和,这很可怕。如果贫困人口有能力、有机会、有权利,问题会一步步解决。
■“‘零排放’ 是一个炒作出来的概念,企业几乎不可能做到绝对的‘零排放’。”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秀江表示,如果严格遵守“零排放”概念的话,不仅是煤化工行业,其他工业领域也难以做到。事实上,在与专家论证中形成了“近零排放”的概念,在废水方面,80%可以回用,其余部分经特殊处理,最终实现污水不对外排放;在废气排放方面,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化利用;生产过后的废渣,做成建材产品用于铺路或建筑行业。目前这个“近零排放”的标准已得到了环保部专家和企业方面的认可。
■“环保监管趋严,才是催生市场的根本动力。”
——北京桑德环保集团董事长文一波认为,目前的大环境会使行业规模继续发生变化,产业链不断延伸,市场需求不断调整,推动新的需求出现。此外,资本方大量进入环保行业,其不同的视角与做法,对环保产业阶段性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将超越简单的整合。加之,跨界企业的进入,也会给环保行业带来新的资源。他表示,“这些‘野蛮人’进入行业,短时间内会给行业带来压力和冲击,但是从产业角度来看,应当是有一些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