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终将依赖生态意识
制造业能趋于绿化,非有人类思想观念的根本改变不可。
卢风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所有发达国家的兴起都依赖于现代制造业。与前现代的手工业或作坊生产比较,现代制造业是大批量、高效率、标准化、高能耗的生产,它依赖于矿物能源(如煤、石油、铀、钚等)。现代化的物质标志就是工业化,而工业化水平可用制造业的发达程度去加以衡量。现代制造业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支柱,所以现代制造业也可以代表现代工业。现代工业文明是争强斗富的文明。一个国家的富强直接依赖于制造业,尤其依赖于生产诸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大型机器的制造业。制造业强则国强,制造业弱则国弱。
自“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国人一直希望发展自己强大的制造业,但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工业化才真正进入“快车道”。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尽管我们的自主品牌不多,但外国学者认为中国已过度工业化。
快速工业化导致了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蕴含生态学的复杂性科学和全球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的事实都表明,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现代工业是不可持续的,现代制造业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必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必须由现代工业转向绿色工业或生态产业,必须由现代制造转向绿色制造。
定义绿色制造不是难事,实现由现代制造向绿色制造的转变却是十分艰难的。实现这种转变既不仅是制造业的事,也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涉及人类文明的全方位转型。
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先进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在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方式。
定义绿色制造不是难事,实现由现代制造向绿色制造的转变却是十分艰难的。实现这种转变不仅是制造业的事,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涉及人类文明的全方位转型。现代工业文明已发展了300余年,已形成巨大的惯性。现有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有强大利益集团的支持,现有生产生活方式——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仍受到多数人的热爱,多数人仍不同程度地信奉工业文明的主导性意识形态,这些都构成发展绿色制造的障碍。
我们时常觉得思想观念是空洞的,跟制造业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我们希望制造业能趋于绿化,则非有人类思想观念的绿色化改变不可。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实现了如下思想转变时,绿色制造才可能健康发展:
仅当人们意识到过度征服自然会招致越来越强的自然的惩罚时,人们才可能决心扭转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走向绿色制造。
我们必须在自然与地球之间做出区分。自然是万物之根、万物之源,地球是自然的一部分,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以系统的方式与自然相联。我们对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所做的事情都会引起其他事物的反应。我们对自然事物的干预强度越大,大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力越大,因而人类所招致的风险越大。过去西方的制造业是典型的征服自然的行业,它集中使用的能量越来越大,对自然过程的干预力度也越来越强。仅当人们意识到这会招致越来越强的自然的惩罚时,人们才可能决心扭转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走向绿色制造。
现代市场经济对于消除贫困、促进个人自由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就此而言,我们不可能彻底废除“资本逻辑”,却可能需要永远保留其作用。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因过分限制了“资本逻辑”的作用,而导致了严重的低效率。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渐发展市场经济,从而逐渐运用“资本逻辑”,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于是,我国的经济效率大大提高。但因为片面服从市场规律(或“资本逻辑”)、轻视生态法则而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历程中,我们必须优先服从生态法则,进而让生态法则去约束“资本逻辑”,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让“资本逻辑”凌驾于生态法则之上。这就要求我们的制度建设和创新首先遵循生态法则。
以现代制造业为经济支柱的现代工业文明需要以物质主义的消费主义为其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物质主义认为,人生的意义、价值、幸福就在于创造物质财富、占有物质财富、消费物质财富。消费主义则告诉人们,人生的意义、价值、幸福就在于不断提高消费水平或品味。不改变这种价值观、人生观和幸福观,制造业不可能绿化,生态文明建设无望。
物质主义的消费主义显然是粗俗的、错误的,转向非物质主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需要。非物质主义认为,人生的意义和幸福在于健康的身体、平和的心态、包容的境界和高明的智慧,而不在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仅当信奉非物质主义的人们越来越多时,我们才可能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当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由物质主义转向非物质主义时,他们对大排量汽车、游艇等工业品的偏好会减弱,而对书籍、字画、电影等文化产品的偏好会增强。这既有利于绿色制造业的发展,也有利于非物质经济的发展。
没有观念的转变,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不会下决心去制定抑制旧制造业、激励绿色制造业的法规和政策,企业家不会放弃旧技术而采用绿色技术,消费者不会把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购买绿色产品当作自己的义务。归根结底,绿色制造的健康发展依赖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