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波离职潮:“失血”?“换血”?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传统媒体行业又掀起了一波离职潮,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40多位资深电视人和近20位报业资深总编离职,如江苏、浙江、东方等卫视的总监、制片人、导演,“彭博”周刊中文版执行主编魏寒枫、《GQ》主编李翔、“澎湃”的总编辑邱兵等,令在互联网新媒体迅猛冲击下日渐式微的传统媒体再度“失血”。
与以往相比较,这一波离职潮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创业成为共同的主题。离职者大都不是单纯的跳槽和转行,而是与自己的专业背景、执业经历及各种社会资源积累紧密相关的自主创业,凸显了其主体性及个性特征。二是创业方向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内容及其生产、运营。离职者要么发挥专业、专长等独有优势创建打上浓重个人印记的自媒体,如魏寒枫创建了以农业和食品为主题的自媒体,李翔在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做个人专栏,主打付费知识服务平台;要么自组内容制作公司,如《奔跑吧兄弟》总导演岑俊义、《爸爸去哪儿》总导演谢涤葵等;要么加盟各视频网站的内容制作或运营团队,如入职爱奇艺的前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陈伟,去优酷土豆担任副总裁并专门负责综艺娱乐板块“超女之母”王平,去奇虎360担任娱乐总裁的李湘等。
这些重量级人物的离职虽属个人行为,其实际影响和效应却非比寻常,几乎每个人都带动了一批中低层业务骨干离开,有不少内容制作和运营团队甚至是“成建制”离开。而且,这些人在态度、方式上义无反顾,不再以提前办内退、停薪留职或去院校等方式缓冲过渡一下,也不先找一些有背景、有实力的社会公司热热身,待时机成熟再自立门户,而是一下子跳到水里。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广电、报业内部的一潭池水,目前水体已严重萎缩甚至“富营养化”,容不下那些已“成龙”者,他们在传统媒体不论仕途、行政级别、收入待遇和业务技能都无可上升的空间,以后每长一岁自身的价码和手中的资源都会有所贬值,再加上前几拨离职创业成功者的示范效应,就足以使他们下决心最后“纵身一跳”,而那些中下层年富力强“干活的人”更会没什么顾忌地“说走就走”。
这一波离职潮之所以变成了内容创业潮,主要是由新旧媒体融合时代大视听传媒市场所迸发出的巨量需求和千载难逢的机遇引发的,每个有思路、有想法、有能力、有资源的媒体人都不能不热血沸腾,久蛰图破壁,试图以自身的资源和专业优势重塑自我。国家推出了“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政策,各地各级政府积极扶持一些企业创办“众创空间”或“双创基地”,在场地、税收、信贷及跨界资源整合方面,为包括文化传媒领域在内的广大创业者提供了适逢其时的平台、机会和优惠、便利条件;国家的“互联网+”政策有力推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各类视听内容产品生产呈多制式、多格式和播出、运营呈多平台、多渠道、多终端趋向,为各类优质内容的多元收益拓展了空间。特别是微信公众号及各种APP的普及,为一些具有意见领袖和表达专长的广电人、纸媒人提供了自媒体创业的广阔空间。
眼下这一波离职潮仍未过去,对于传统媒体固然是“失血”,但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失血”也未必不是一种“换血”的方式,是人力要素市场的“无形之手”在持续发力,促使传统媒体内部从决定性要素(人)的层面进行更新,从长远看必然会以超常规方式催促一批广电、报业新生代加速成长,还会以更强的反作用力倒逼传统媒体体制机制变革,进而增强肌体内部的“造血”功能,使传统媒体在摧枯拉朽的技术革命和市场大潮中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