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丽萍
儿童将要面对的未来世界,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多元化和竞争性的社会。这就需要孩子们拥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可归因于孩子幼年期的好奇心和丰富的心灵底蕴。好奇心是孩子主动学习、探究世界的内在驱动力,正是这种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才使他们具有想要探索周围一切的心理。所以,我们要抓住机会,科学引导、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为孩子创设丰富的科学探究“场”。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场”
家庭是孩子一出生就接触到的生活环境,宽松、愉快、和谐的家庭氛围是保护和培养孩子科学探究精神的第一条件。家庭成员不管有多少,地位和年龄差距有多大,孩子和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都应是民主、平等、自由的,而不是紧张、压抑的。孩子在家庭中要有玩的权利,家长不但要正确面对孩子的“不务正业”——把家中的玩具、物品拆来拆去,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而且要积极鼓励孩子进行有探索性的玩耍,不要动辄以“会把什么什么弄坏的”相威胁。教育孩子爱护东西是对的,但不能要求苛刻。
孩子是一时的破坏者,同时也是天生的创造者,不做不玩是不会有所发展的。家庭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土壤,父母要为孩子探究意识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场”。要知道,孩子“破坏”带来的只是暂时的物质损失,而得到的可能是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
二、扩大新鲜刺激的户外“场”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重视开阔孩子的视野,利用节假日带孩子走出去,接触各种新鲜的户外“场”,引导孩子运用多种感官去认知、探索和发现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孩子接触的事物越多,想象的空间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奇的灵感,产生奇思妙想,从而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如今功能齐全的电子玩具的确非常吸引人,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让孩子亲近自然,自己想办法制造玩具,可能对孩子来说就更具有挑战性。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的发明者——贝尔,从小就非常淘气。后来他的祖父把他带到农村,结果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祖父的引导下,贝尔知道了蟋蟀唱歌是在寻找对象,知了没有嗓子也能唱歌,这些新鲜的“场”,给予了他要探索大自然奥秘、开拓新天地的力量,于是他刻苦钻研,最后用自己的发明创造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这不正是大自然的神奇作用吗?
三、创设积极有趣的疑问“场”
家长要善于创设有趣的疑问“场”,应多问孩子“为什么”,引导孩子爱问“为什么”,帮助他建立好奇和思考的习惯。“学问学问,边学边问”,知识就是人们在不断地探索中,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成人如此,孩子们更是如此。世界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新奇的,他们从一无所知到逐步认识,好奇和疑问便是开始,是求知欲得到满足的突破口。所以,家长要格外重视保护这个疑问的“场”,鼓励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家长要给予赞赏,鼓励孩子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探索,用智慧去思考。不要笑话孩子所提问题的荒唐以及在探索发现中表现出的不成熟,而是应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疑问的价值,从而激发更高的探究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