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雯
释迦牟尼成佛前的苦行像
□李雯雯
在佛教艺术中,许多佛像和菩萨像都具有沉思冥想的神态,具有超越现实生活中凡人形象,佛陀的“三十二好”特征美化和夸大,无比殊胜,但在丝路石窟的遗存中,可以见到释迦牟尼成佛前的另外一种造像样式,他脸颊消瘦,身体瘦骨如骷髅,脖项的筋腱和喉头、锁骨等都刻划得极富写实,看起来十分震撼。这种形象称为释迦菩萨苦行像,也称为饿佛(图1)。
释迦成佛前,悉达多太子逾城出走,然后前往毗舍离城的跋伽仙苦行林,希望能够获得“解脱之道”,但是第二天即离去,师尊认为其所修“未断苦本, 以此因缘, 是故去耳”。他跟随着两位婆罗门高人阿罗茶·迎兰摩和郁陀罗巡·罗摩子修行,证得了“无所有处”(完全摆脱了自身执着)和“非想非非想处”(非有想,亦非有此非想)的禅定境界。佛陀希望自己能通过禅定达到“正觉”,从而解决人类的生死苦恼。释迦逐渐的觉得,禅定的道法是无助于他实现最终理想。于是,他就独自去尼连禅河畔修习,并在摩揭陀国的前正觉山西南15里的优楼频罗村苦行林下苦行6年。未果,遂放弃苦行,并在尼连禅河边洗浴,一位牧女献给佛陀乳粥,佛陀开始有了力气。最后在菩提伽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经过七天七夜获得证悟(图2)。
释迦在苦行时,日食一麻一麦,身体经受了极大的痛苦,《瑞应本起经》五卷本曾记载,苦行修行的菩萨,形体肌骨枯腐。①饿的苦行像用来概括在摩揭陀国尼连禅河附近苦行到降魔得道这一阶段的事迹②。虽然释迦并没有因苦行获得作为自身目的的觉悟,但释迦的苦行像却成为佛教艺术中一种特殊的创作表现。
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来,随之带来了大量的佛典与造像。但中印度并没有发现有关释迦苦行像的造像与壁画,而是在古印度的犍陀罗地区发现了此类造像。犍陀罗是古印度十六列国之一,印度河以东的塔克西拉曾作为犍陀罗的首府,本部在巴基斯坦的北部,印度河与喀布尔河交汇处的白沙瓦谷地。犍陀罗曾是古印度佛像的输出地,也是释迦苦行像的来源地。
拉合尔博物馆藏的雕像(图1),悉达多太子为了探索觉悟的道路,尝试苦行。忍饥挨饿的菩萨,两臂枯瘦,肋骨显露,双目深陷,五官只剩下骨头,但仍然结跏跌坐,施禅定印。全神贯注的思索人世间的生死离苦。这种题材新奇,违背了那种酷爱和谐、宁静、安详与平衡之美的古典主义风格。无疑是矫饰主义艺术的开始,是古典主义家的高超、纯熟的技巧表现③。这种雕刻与白沙瓦博物馆藏的作品较为相似(图7)。
巴基斯塔国家博物馆藏的雕像,佛施禅定印,坐在方座上,为了表现佛的苦,刻画了清楚的骨骼结构,身后有头光与背光。(图8)佛陀的苦行像还可见拉合尔博物馆2099号、1871号和白沙瓦博物馆799号,造像的表现手法十分相似,均体现出释迦苦形时枯瘦的形象。大都会博物馆和加尔各答博物馆以及大英博物馆等地也有收藏(图9、10)。
苦行的题材除了有单尊外还有以佛传故事浮雕表现的,主要与布施吉祥草、须阇多施乳糜等题材一起出现的浮雕,如大英博物馆藏的32606号高32.5厘米的苦行像,悉达多在树下结跏趺坐苦修,周围有天人出现,还有少女须阇多等人手托钵盂和水瓶供养 。《观佛三昧经》记载佛陀经过苦行后“形体羸瘠”,决定食女子奉上的乳糜,并在树下“诸天化作八万佛树师子之座”上(图11)。类似作品也可见秣菟罗博物馆藏的作品(图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费是为了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由财政预算安排的拨付给各级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的公用和人员经费。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将该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规范管理,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的费用核算不能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与核算混淆,也不准挤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2018年财政部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补助金额为2717230万元。
与佛像的表现样式不同,犍陀罗艺术菩萨的图像特征,更接近于印度本土的艺术。早期的佛像样式与古希腊罗马艺术的表现手法相似,而犍陀罗的菩萨,从五官特征到装饰等细节,都展现了独特的世俗味道。无论是哪类菩萨,都是发愿悲悯人间,救济人间。从栗田功搜集的《犍陀罗艺术》来看,苦行的形象雕刻作品有15例。其中佛头有4例。但释迦菩萨的表现样式都十分类似。
图1 苦行释迦 3世纪,片岩,高83.8厘米拉合尔博物馆藏
图2 苦行像 2-3世纪大英博物馆藏
目前,释迦的苦行像主要出现在丝路沿线的石窟,雕像与壁画都有,雕塑主要是三佛或五佛并坐,壁画则多与降魔成道佛传故事出现。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都类似。
敦煌石窟中第248窟中心柱西向龛的苦行像,佛陀身体消瘦,四肢布满的一根根突出的血管和韧带,从喉部和锁骨可以看出突出的骨节。肚子凹陷,胸腔的骨骼清晰刻画,展现出瘦骨嶙峋的身体。敦煌石窟的苦行像还可见北魏第257、260(图3)、248、437、435窟和西魏第288、432窟各有一尊,共有七尊。
图3 敦煌莫高窟第260窟 苦行像
甘肃永靖炳灵寺第169窟也有一座苦行像(图4),这座造像属于西秦,应当算是年代最早的苦行像造像。在南壁下雕刻有五佛像,从左起第三尊为释迦的苦行像。佛像高发髻,圆脸,却面带微笑。身体骨骼清楚,尤其是胸腔骨骼的轮廓也刻画清楚,脖颈与上肢的肌肉清楚可见。双手交叠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右脚在上。上身有披帛,从双臂处缠绕,下身着裙,双腿处可见佛衣的衣褶,用阴线雕刻。其他四佛均为常见的佛像。甘肃金塔寺也有类似的释迦苦形像,东窟中心柱石窟西向上方塑有三佛像,右边一尊为苦行像,与炳灵寺苦形像相似,消瘦的面型及胸部肋骨极富写实性,身体骨瘦如柴的形象刻画的逼真。
除西北石窟外,云冈石窟在第6窟南壁、第12窟南壁内侧也雕刻有苦行像,佛陀的样式雕刻比较相似,均结跏趺坐,持禅定印,表现手法也是高度写实,展现了释迦消瘦,骨骼清楚的体态。造像时间多集中在十六国至北朝。
图4 甘肃永靖炳灵寺第169窟苦行像
图5 克孜尔石窟第76窟 魔女诱惑
图6 克孜尔石窟第17窟 苦行菩萨
释迦苦形像在石窟壁画中也有表现。克孜尔石窟第76窟(图5),主室右壁绘禅定苦行像,释迦结跏趺坐于中间,嶙嶙瘦骨,身旁刻画有妖娆的魔女、外道等。表现的是降魔成道与苦行的画面,《受胎经》、《观佛三昧经》中描述了佛陀曾坐阎浮树下,三十八日观树思惟,这其中魔王和魔女使出各种方法干扰诱惑佛陀,但佛陀并不为其所动,并使用法力使他们得到觉悟④。《后汉书·襄楷传》中也有记载“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革囊盛血,遂不盼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降魔与苦行相结合,一方面展现释迦牟尼的枯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满艳丽的魔女,视觉冲击力很强。克孜尔第17窟主室券顶东侧壁菱形格本生故事中的苦行像。释迦头戴宝冠,类似三珠样式,双眼低垂,眉间有白毫。背后是披帛,从双臂绕开,彩绘蓝色,下身着裙,赤裸上身,双手持禅定印,结跏趺坐。背后的圆形头光与身光。全身刻画出清晰的胸腔与四肢的骨骼,表现释迦苦行的枯瘦的形象(图6)。
此外,斯坦因从敦煌藏经洞带走的帛画,现藏大英博物馆,其中有一幅画的中部绘制了释迦于洞窟中苦行禅定,肋骨突显,四肢消瘦,上身呈梯形。与前述的苦行像相似。
图7 苦行释迦 3世纪,片岩白沙瓦博物馆藏
图8 苦行释迦 3世纪,片岩,高30厘米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藏
图9 苦行释迦 3世纪,片岩,高30厘米大都会博物馆藏
图10 苦行释迦 3世纪,片岩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藏
苦行像以高度写实的手法来表现释迦为成道的坚忍苦拔精神,这种断食苦行而骨瘦如柴的形象,正是力图形象的表现《大方广庄严经》卷七《苦行品》曰:“身体羸瘦如阿斯树,肉尽肋现如坏屋椽,脊骨连露如筇竹节,眼目欠陷如井底星,头顶销枯如暴干瓠,所坐之地如马蹄迹,皮肤皱起如割胊形,举手拂尘身毛焦落,以手摩腹乃触脊梁。”
在古印度,苦行有着悠久的历史,印度古老的祭典《梨俱吠陀》中,文中一首赞歌曾多次提到苦行,有一位“苦行尊者”,身着污衣,长发, 希望“诸神则降临到他身上”⑤。当今的印度也有许多修苦行的人,也叫苦行僧。他们拥有虔诚的信念,通过严格的身心苦修,达到心灵的纯粹与究竟解脱。可见, 在印度,苦形是一种获得神力的一种方式。但艺术手法上苦形的样式,在印度美术中是排斥的,中印度的作品多是表现肉体丰满的生命力为主旨,这从耆那教、印度教或秣菟罗地区的造像中都能看到。但在犍陀罗地区,这里却更关注写实性的表现,并通过甚至有些可怖的艺术手法来刻画。并通过展现释迦苦形像的枯瘦的形象,来表现出释迦为寻求证悟所经历的艰难境况和释迦崇高的精神⑥(图13)。
印度本土的苦行像在《大唐西域记》卷八记摩揭陀国有记载“佛羸瘦之像”:目支邻陀龙池东林中精舍,有佛羸瘦之像,其侧有经行之所,长七十余步,南北各有卑钵罗树……是菩萨修苦行处。如来为伏外道,又受魔请,于是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麦,形容憔悴,肤体羸瘠,经行往来,攀树后起。摩揭陀国为现在中印度的巴塔那和菩提伽耶附近,民众崇尚佛法,学习大乘经典:“有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万余人……华氏城附近有阿育王塔、佛足石、鸡园寺旧址、佛苦行处、三等著名佛教遗迹。”可见,早在玄奘时期,佛陀苦行处即已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
释迦牟尼苦行相在中印造像中表现较多,但最后,释迦经过瘦骨嶙峋苦形的六年,并无所获。《佛说兴起行经·苦行宿缘经》中解释了释迦经历如此磨难,是因为前世姻缘。“以是恶言故,临成阿惟三佛时,六年受苦行。舍利弗,我六年苦行者,偿先缘对毕也,然后乃得阿耨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耳”⑦。展现了佛教的因果法则,释迦恶语迦叶佛,遂六年苦行,受难后“偿先缘对毕也”,然后成佛⑧。
在西北石窟出现的苦行佛像,应当具有禅观修行的作用。克孜尔等石窟出现苦形像石窟年代集中在十六国到北魏,这段时间的佛教都重视禅修,鸠摩罗什精于禅法并翻译《坐禅三昧经》、《禅法要解》等禅经。北凉昙无谶受业于白头禅师,来自凉州的昙曜也以禅业见称。东晋天竺佛陀跋陀罗译《观佛三昧海经·序观地品》中记有“佛告父王,若有众生,欲观佛者、欲知佛生时相者、欲知佛纳妃时者、欲知佛出家时者、欲知佛苦行时者……”的经文,可知苦行时,观看苦行像即为修行的一种。
因此,从观看释迦的苦形像,来达到禅修的目的。禅宗的僧人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一种圣体。石窟中瘦骨嶙峋的形象应当还于白骨观有关。如克孜尔石窟第 212窟,约7世纪。一比丘在观看白骨,新疆吐鲁番吐峪沟第42窟禅室也有白骨观想图,这种石窟中表现的各种肋骨、脊柱等白骨像,日本学者宫治昭先生认为,最早都可能与犍陀罗的释迦苦行像有关系。
注释:
①僧祐《释迦谱》(卷1)[M],《中华大藏经》(25册),上海中华书局, 1987年。
②刘震《菩萨苦行文献与苦行观念在印度佛教史中的演变》,《历史研究》,2012年第2期。
③(英)查尔斯·法布里 《印度雕刻》[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页23。
④僧祐《释迦谱》(卷1)[M],《中华大藏经》(25册),上海中华书局, 1987年。
⑤赵菲《略论“苦行”》,法音2007年第5期。
⑥(日)宫治昭著、李萍译《犍陀罗美术寻踪》[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⑦《佛说兴起行经》[M],《大正藏》第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
⑧霍旭初《龟兹石窟“过去佛”研究》,《敦煌研究》,2012年第5期,页22。
Sakyamun’s Ascetic Images Before Becoming the Buddha
LiWenwen
图11 苦行像 2世纪大英博物馆
图12 苦行释迦 3世纪秣菟罗博物馆藏
图13 苦行像 3-4世纪柏林国立博物馆亚洲艺术馆藏
(责任编辑: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