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性

2016-09-07 11:11张春玉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必要性初中生

张春玉

摘要:随着教育部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不断重视,各地学校、学生和家长都开始对此重视起来,但是,通过对我县几所初中生抽样调研来考察其落实情况,发现现有教育体系仍然存在一些因素导致学生无法开展课外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对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应克服不利因素,探讨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外活动;初中生;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8-0068-03

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初中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和心理逐渐成熟的最佳时期。因此,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直接影响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和国家的竞争力,而课外活动作为学生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和平衡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得到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课外活动作为体育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巩固,早在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通过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来减轻初中生课业负担,并保证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有必要的。

一、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在全国2011年至2013年的中学生体能达标结果中发现:初中生的视力不良率逐年上升,学生的肺活量水平也在不断下降,1500米等各项中长跑中显示学生跑不到头,爆发力、速度和耐力素质均有下降。这一结果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根据教育部对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对我县几所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问卷调研,调研统计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男生整体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多于女生,且每周都会参加课外活动,除了初三男生每周参加两次课外活动的人数较多外,其余男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所占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减小,而且基本上每周都会参加2次以上;女生中大部分学生每周参加课外活动的次数都在2次以上,而参加一次的学生所占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大。另外初三年级中也有少数女学生从不参加课外活动。在调研中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了解,得知: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大部分都处于半小时以内,仅仅有极少数男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大于半小时。

初中生课外活动的形式较单一,女生多数为打羽毛球和跳健美操;而男生课外活动主要为打篮球和踢足球。本次调研还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场所和目的分别进行了解。结果表明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场所以学校为主,有相当少的学生会去收费的场所,另外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然而,一些家长和学校有时会以学习时间紧张为由而干涉学生的课外活动。

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初中生体重偏高的人数逐年上涨,而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关键阶段,不能缺乏锻炼,仅仅靠学校安排的每周1~2次的体育课并不能起到明显的作用,因此,学校和家长应当通过不同方式来鼓励学生多运动,尤其是课外活动。

(一)参加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人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习惯都是在学生时代培养而成的,运动也是如此。如果在中学时代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的话,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就难以养成,而初中时参加课外活动能够带来思维活跃、心情舒畅、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好处,同时运动习惯的养成,使人终生受益。

(二)参加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初中生的生活非常单调,往往以学习为主,除了在学校学习外,就连周末、寒暑假也被各种补习班占用。而社会实践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走向人生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应当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的重视。课外活动具有自主性,它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的,没有强制性,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国内外课外活动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兴趣、意向和要求,营造民主、和谐、融洽和愉快的活动环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形式,是一种提高学生自主交流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三)参加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外活动可以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大脑充足供氧,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有研究表明,相比那些成天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喜欢参加课外活动的初中生思维更加敏捷,学习能力强,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更快一些。课外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鼓励并开展课外活动迫在眉睫。

三、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虽说课外体育活动已经被教育部作为减轻学生负担、保证身体发展而强调提出,但实际中仍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现状。影响初中生开展课外活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学校领导和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人口较多,就业形势较差,这导致了一些家长从小就将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学习好就有好的未来”的思想严重腐蚀了家长的思想,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往往认为只要在饮食方面给孩子补充营养就可以了;而一些学校的领导更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或者学校知名度而对于学生是否参加课外活动置之不理,甚至支持一些文化课教师占用学生课余时间。

(二)学生自身对参加课外活动的意识不强

由于受学校和家长教育方式的影响,初中生尤其是女生相比文化课学习,参加课外活动的意识越来越淡,甚至认为是否参加课外活动对其个人发展并无任何影响;加上学生学习负担重,缺乏锻炼时间,久而久之,就造成学生自身对课外活动失去兴趣。

(三)场地器材的不足导致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受到限制

我国初中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场地主要集中在学校,场地器材和经费是开展课外活动的保证。而目前国家在体育教育经费方面投资较少,仅占学校经费的1%。因此,大部分学校的运动器材种类较少而且数量有限,且参加课外活动的场地基本都在学校唯一的操场。在参加课外活动人数较多时场地器材均不能满足学生,从而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四、探讨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有效途径

课外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而学校体育教学由学校主导,且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场地以学校为主,因此,加强学生课外活动,应当从学校着手。将课外活动和体育教学密切联系,减轻学习压力,增加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定期参加课外活动并不定期举行各种运动竞赛,提高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对参加竞赛的学生设参与奖和不同等级奖,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并喜欢参与课外活动;增设课外活动场所,丰富运动器材。国家应加大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投入,使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总之,课外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开展学生课外活动具有必要性。

【责任编辑 吴小春】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必要性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课外活动类作文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