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莲
【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唤发学生的创造性激情,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采取灵活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 学习兴趣 学生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41-02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合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自主地学习。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学习,自主地掌握知识。
一、设置场景,科学引导,灵活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的最活跃因素,是学生主动思维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或妙语意趣横生,或情境理念交融,或悬念疑云顿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1.培养独立思维品质
独立思维往往会有别众人,有异于常规,因而会产生无形的心理压力,培养不随波逐流的抗压心理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学生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教师,只要按教师和书本上的导向去记忆和掌握知识即可。学生既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和压力,又缺少相应的训练。创造心理逐渐淡化,养成了依赖思维心理。因此,培养独立思维的心理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当务之急。培养独立性思维品质,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强化学生的心理意识:因胆怯而合理地怀疑,曾加其不言从于大多数的抗压心理,培养不断否定自我的健康心理。
2.培养发散性思维品质
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学生的创造心理诸品质中是至关重要的。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一种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学生的思维速度,使其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列举较多的解决问题方案,探索较多的可能性。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问题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大胆突破常规,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完善其创造心理品质的重要环节。创造就是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有意识的想象产生出新生的事物。想象是创造性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必经过程。事实上,大多数创造都是经过“想象—假设—实践”这样的三段式递进实现的。想象力对于创造的作用,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想象力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它能够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为此,想象力的培养应落实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和发展好奇心。二是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因为想象力是多种知识相互启发而生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涉猎多领域的知识,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结合课堂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在方法上都有白己的选择和侧重的角度,都要采取自己得心应手的方式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授课方法和独特风格。不同的教学特色和授课风格可以并行,不应嵌在一个框子里,只要是效果好,质量高,就是好方法。
1.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习如何处理问题。在一个真实问题的情境之中,角色的扮演可以给人提供生动的实例。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背景材料,让同学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结束后,全班一起讨论,最后教师给予归纳性总结。如在公关礼仪课程中,教师可设置不同角色,不同场合,让学生练习握手,自我介绍,传递名片等礼仪;在酒店管理课程中,可设置如下场景,酒店一名顾客退房,服务员清点时发现房间遗失一条毛巾被,由学生扮演顾客和公关人员来演练和处理。对于这样的实训方法,学生参与兴趣高,情境强,效果好。综上所述,角色扮演生动有趣,简单易行。同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恰当地运用角色扮演法,对于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有重要意义。
2.案例教学法
这种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而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高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教师应负责选择和组织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与教学内容有关案例的话,还要自己动手撰写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学生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主张课堂以学生小组为中心,以问题或任务驱动形成师生互动,学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譬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组装维修时,可由教师先进行组装操作示范,并可结合录像、课件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操作的全过程,然后让学生在观看完演示后开始动手实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最后教师对操作步骤进行复述,特别提醒容易出错的步骤和环节,总结要点。通过目标引导,教师督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4.现场教学法
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一般动手能力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且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在讲授环节中引导师生合理互动,在复习巩固环节中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吸收消化。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实际现场,或者创造一个模仿现场的环境,让学生亲眼看到,动手实践,眼手脑并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样,老师可以一边结合实际一边讲授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快了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