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书,江燕萍,余文林,李昌生,颜秀琼,俞昌德
针刺颅骨缝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王国书1,江燕萍1,余文林1,李昌生1,颜秀琼1,俞昌德2
(1.惠州市中医医院,惠州 516001;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 350108)
目的 观察颅骨缝针刺(颅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颅针结合康复训练组)和康复组(单纯康复训练组),每组30例,分别每日给予颅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单纯康复训练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观察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针康组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方面均优于康复组(<0.05)。结论 颅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是治疗脑梗死较佳的治疗方案,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针刺;脑梗死;康复训练;C反应蛋白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5%[1],其致残率较高,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2]。随着人们对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超敏CRP是影响脑梗死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脑血管疾病预后的评价及病程的监测指标,以判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3]。颅骨缝针刺(颅针)是以现代医学颅骨解剖结构为基础,结合中医学经络腧穴理论而提出的针刺颅骨缝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头针疗法[4]。前期应用颅针治疗脑卒中已取得预期研究结果[5-7]。笔者采用针刺颅骨缝结合康复治疗脑梗死,并与单纯康复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60例均为惠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及神经内科患者,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颅针结合康复训练组)和康复组(单纯康复训练组),每组30例。针康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8)岁;平均病程(10.52±4.74)d;左侧障碍14例,右侧障碍16例。康复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6)岁;平均病程(8.98±5.39)d;左侧障碍19例,右侧障碍1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瘫痪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采用《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8]及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9]中相关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②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及病情基本稳定;③首次发病,单侧偏瘫;④年龄45~75岁;⑤病程在1个月内;⑥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
1.4 排除标准
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再次发生脑卒中的患者;②于1个月内有脑部外伤史的患者;③年龄在45岁以下或75岁以上;④合并严重心血管病、糖尿病、肾脏病及恶性肿瘤患者。
1.5 剔除/脱落标准
①纳入后因各种原因未能按试验方案完成疗程者;②发生不良事件、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0版)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钙离子拮抗剂等处置,并根据患者既往史进行控制血压、调整血糖、调血脂,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防治感染等对症治疗。
2.1 康复组
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神经促通技术与运动再学习等方法。弛缓性瘫痪期,以行患肢屈伸活动为主,从而加强上肢的屈肌,下肢伸肌张力。可对患侧上肢从近端向远端进行被动运动,同时鼓励患者自主翻身,或卧位至坐位的转换训练,尽量多坐等。痉挛性瘫痪期,开始进行放松上肢的屈肌,解除屈肌痉挛,放松下肢伸肌,解除伸肌痉挛,同时也进行正确的卧位、坐位训练,垫上活动,床和轮椅之间的移动,逐渐进行下肢负重练习,下肢立位时的选择性活动,坐位及立位平衡反应的学习,行走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再学习,逐步使其恢复正常。同时与患者交流,鼓励其尽早自主锻炼,战胜疾病。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45 min,10 d为1个疗程。
2.2 针康组
根据俞昌德教授等[4]针刺颅骨缝治疗脑血管病应用解剖的研究,选取病灶侧颞缝、矢状缝、人字缝、冠状缝为针刺部位。穴位局部用75%乙醇棉球常规消毒,选用华佗牌0.25 mm×40 mm毫针,以15°度夹角快速进针15 mm至帽状腱膜下,以患者无明显痛感,自觉有酸麻胀感为度。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均留针45 min,10 min行针1次,以每分钟捻转200次,每次捻转1 min。
在颅针针刺治疗留针的同时,给予患者康复训练治疗。康复训练方法及疗程同康复组。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早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
3.1.2 Fugl-Meyer评分及修订的Barthel评分
以患肢运动的简式Fugl-Meyer评分法[10]及修订的Barthel评分标准,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daily living,ADL)的评价[11]。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用配对检验,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检验。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两组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无差异(>0.05),经治疗两组均能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0.01),但针康组降低较康复组更显著(<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针康组307.97±2.166.36±1.801)2) 康复组307.75±1.817.33±1.87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与对照组比较2)<0.05
3.3.2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两组治疗前Fugl-Meyer积分无差异(>0.05),经治疗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0.01),但针康组改善优于康复组(<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针康组3048.83±7.3669.50±7.731)2) 康复组3047.13±6.8660.27±7.91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与对照组比较2)<0.05
3.3.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
由表3可知,两组治疗前Barthel评分无差异(>0.05),经治疗两组均能明显提高患者Barthel评分(<0.01),但针康组提高较康复组更显著(<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针康组3048.33±8.2465.07±7.911)2) 康复组3047.07±4.3960.13±7.51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与对照组比较2)<0.05
4 讨论
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其病机为气血瘀滞,脑脉痹阻,窍闭神匿,肌肤筋脉失于濡养,肢体失用[12-15]。《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认为中风病变在头部。本研究针刺颅骨缝治疗脑梗死是依据针灸取穴中局部取穴的重要原则,选
择较现行头针有更丰富解剖组织学基础的颅骨缝为针刺部位。颅骨缝乃后天发育所形成,在胚胎期系膜内软骨,其中冠状缝和矢状缝相交于前囟点,胎儿时形成菱形的前囟,存在于出生后至18个月左右。颅骨缝发育闭合后仍有导血管构成内外的交通道,在每侧顶骨近矢状缝、人字缝可能有顶孔穿过,其中有来自上矢状窦的小导静脉通过;额骨、顶骨、颞骨、蝶骨、枕骨和部分筛骨,全部覆以纤维性颅内膜,它穿过不同的孔与颅外骨膜相连;两种均与窄的骨间隙内的缝韧带或软骨混合,与其相伴随丰富的交感神经分支、感受器错综交杂,组成网络组织,构成了颅针治疗脑血管病的组织基础[16]。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主要在肝脏内合成的一种微量蛋白,是全身性炎性反应急性期非特异性标志。当机体组织损伤时,血清或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将明显上升。随着人们对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是影响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脑血管性疾病预后的评价及病程的监测指标,以判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3]。现代医学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针刺头部穴位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脑组织电生理活动及微循环,改善血液浓、黏、聚、凝状态,改变生化指标[17-21]。
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不但降低患者的生活能力,而且妨碍了脑梗死的全面康复[22-24],及时制定有效的针灸康复计划对尽可能地减轻病残率、加快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5]。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基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原理,功能再训练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的重要条件[26]。本研究采用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为评价指标,从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脑梗死炎性指标3方面全方位地对比颅骨缝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差异。
综上所述,颅骨缝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炎性指标,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良好,并且操作方法安全简便,丰富了脑梗死的针灸治疗方法,是值得临床运用的脑梗死的针灸治疗方案。
[1] 朱榆红,赵斌.神经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6.
[2] Di Napoli M, Papa F, Bocola V. C-reactive protein in ischemic stroke: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J]., 2001,32(4):917-924.
[3] 武湘云,李立新,李贵霞.脑血管疾病与血清C-反应蛋白关系的探讨[J].临床荟萃,2004,19(13):751.
[4] 俞昌德,吴炳煌,陈跃,等.针刺颅骨缝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应用解剖[J].中国针灸,2002,22(3):177-179.
[5] 余文林,王国书.颅骨缝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0):2219-2220.
[6] 王艳,秦文广,俞昌德.颅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NGF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6):28.
[7] 王国书,李昌生,赖秀娟.颅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4):258-259.
[8]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0-39.
[9]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10]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11] 燕铁斌.日常生活活动评估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3,8(5):235-237.
[12] 余丹平.针刺配合治疗脑梗死后偏瘫肢体浮肿的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教育,2015,14(2):25-27.
[13] 田君,杨师鉴.早期中西医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偏肢体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57-58.
[14] 鲁晓峰.针刺八脉交会穴为主治疗脑梗死后偏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28-829.
[15] 侯云栋,王焕君,李建霞,等.超声波、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研究[J].临床荟萃,2011,26(12):1086- 1087.
[16] Sondell M, Lundborg G, Kanje 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has neurotrophic activity and stimulates axonal outgrowth, enhancing cell survival and Schwann cell proliferation in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J]., 1999,19(14):5731-5740.
[17] 安向平,王艳君,薛维华,等.头体针结合康复体位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 (34):4213-4214.
[18] 戴晓红,郭玉红,张宏伟,等.头针快速提插捻转法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9):709-710.
[19] 平懋华,李悦,张岭,等.高压氧内头针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2):278-280.
[20] 陈丽,孙忠人.头针疗法治疗脑中风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34-136.
[21] 陈新勇,吴富东.头针针刺病灶侧和非病灶侧对中风患者脑血流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9):586-588.
[22] 刘书芳,倪朝民.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139-141.
[23] 李敬诚,周华东,邓娟,等.首次发作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434例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9):170-171.
[24] 顾亚萍,王凯.认知功能障碍对偏瘫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8):492-493.
[25] Li GC, Zhao X. Clinical study on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n treating postapoplectic aphasia[J]., 2011,9(2):120-122.
[26] 南登昆,缪鸿石.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08 -21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cupuncture at Cranial Sutures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1,-1,-1,-1,-1,-2.
1.,516001,; 2.,350108,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t cranial sutures (cranial 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reating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 Sixt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acupuncture- rehabilitation group (cranial 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a rehabilitation group (d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o respectively receive cranial 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d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Fugl-Meyer Assessment (FMA) and Barthel Index (BI) were adopted to respectively evaluate the motor function of limbs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the content of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was also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icacy. Result The acupuncture-rehabilit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in improving the motor function and ADL, and down-regulating the hs-CRP content (<0.05). Conclusion Cranial 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s the optimal protocol in treating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t can produce a more significant efficacy than d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cupuncture; Cerebral infarction; Rehabilitation; C-reactive protein
R246.6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8.0945
2015-12-30
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立项资助项目(20141278)
王国书(1980 - ),男,副主任医师,硕士,Email:gsuw2004@ 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