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宁 张国涛 黄芯红
(1 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528031)(2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北京 100740)
从“一带一路”战略看西部陶瓷的新机遇(Ⅰ)*
黄惠宁1张国涛1黄芯红2
(1 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528031)(2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北京10074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陶瓷砖的设计、产品品质、生产技术与设备生产力等都有明显进步,有的技术已经接近国外先进水平。随着中国“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我国建筑陶瓷行业也将紧跟步伐,抓住新机遇,持续不断地推动自身发展,探索陶瓷砖产业走出国门的发展战略。笔者主要分析了西部(五省)陶瓷砖产业在新的形势下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西部陶瓷国内外陶瓷新机遇
2000多年前的华夏先民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瓷器、冶铁、耕作等商品和技术,传播到了中亚、东南亚、欧洲等地区。而今随着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和迅速崛起,中国正在试图让古丝绸之路重现往日经济、文化的繁荣,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新的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将持续不断带动本国以及“丝路”周边国家的发展,将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经济机遇,同时也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特别是建筑陶瓷取得显著发展。2014年全国陶瓷砖总产量为102.3亿m2,根据对全国2 724家规模以上建筑陶瓷和卫生洁具的统计,全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为6 590亿元。其中广东产区仍位居全国之首,2014年全年产量为250 380万m2;四川产区产量为67 889万m2居第6位;陕西、重庆、贵州、甘肃、新疆、宁夏的产量分别为34 358万m2、8 462万m2、7 876万m2、3 068万m2、2 794万m2、2 778万m2,甘肃、新疆、宁夏三省呈现负增长。然而,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西部陶瓷将会再次受到重大影响,必将会在此影响下取得长足的发展,笔者在此仅针对陶瓷砖重点展开分析讨论。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图1 “一带一路”战略简图
图2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
2.1甘肃省经济现状
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达6 835.2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00.80亿元,增长了5.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 924.86亿元,增长了9.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 009.61亿元,增长了9.5%,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加值为482.65亿元,增长了7.8%,金融业增加值为355.81亿元,增长了19.5%,房地产业增加值为234.14亿元,增长了5.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3.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例为42.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44.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6 427元,比上年增长8.6%。
在文化产业方面,全省实现增加值13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65%,占生产总值的1.94%。在就业方面,年末共有城乡就业人员1 519.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539.07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3.5万人,比上年增长1.1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9%,比上年末下降0.16%。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15.8万人。在物价方面,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2.1%,其中城市增长了2.2%,农村增长了2.1%。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1.7%。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了3.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水平下降2.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增长0.1%,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水平增长2.8%。
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现状
经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 2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 538.60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 927.82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 797.68亿元,增长10.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0 607元,增长8.4%。
图3 2008~2014年生产总值(GDP)及增速图
图4 2008~2014年人均生产总值及增速图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2.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了3.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8%,其中,轻工业下降1.7%,重工业下降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增长0.3%。
2.3陕西省经济现状
全年生产总值为17 689.9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 564.94亿元,增长了5.1%,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8.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 689.78亿元,增长了11.2%,占5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 435.22亿元,增长了8.4%,占36.4%。人均生产总值为46 929元,比上年增长9.4%。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9 324.4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2.7%,比上年增长0.5%。
图5 2014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示意图
2.4青海省经济现状
青海省全年生产总值为2 301.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了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5.93亿元,增长了5.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 232.11亿元,增长了10.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53.08亿元,增长了8.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9.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例为53.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37.1%。人均生产总值达39 633元,比上年增长8.2%。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385.4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6%。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252.03亿元,增长了12.3%;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33.44亿元,下降了7.4%。实现增值税101.96亿元,比上年下降5.5%;企业所得税55.00亿元,比上年下降了9.5%;营业税77.8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7%;个人所得税15.7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3.2%。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 365.98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教育支出增长了28.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了22.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了32.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了16.9%,农、林、水支出增长了19.1%,城乡社区支出增长了9.2%,住房保障支出增长了8.1%,交通运输支出增长了3.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了3.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增长了16.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了2.8%。其中,城市增长2.9%,农村增长2.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9%。西宁市新建住宅房屋销售价格上涨4.8%,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6%。2014年末全省就业人员31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14万人;201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比上年末下降0.1%。全年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万人次。
2.5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现状
2014年自治区实现生产总值达2 752.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了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6.84亿元,增长了5.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 343.13亿元,增长了9.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 192.13亿元,增长了6.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为41 834元,增长了6.8%。
表1 2014年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2013年的8.2∶48.9∶42.9调整为2014年的7.9∶48.8∶43.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由2013年的3.4%、66.5%和30.1%转变为2014年的5.1%、61.6%和33.3%。
表2 2011年与2014年西北五省(甘肃、陕西、新疆、宁夏、青海)陶瓷发展现状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城市、农村分别上涨2.0%和1.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7%,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了1.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9%。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0.9%,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0%。
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565.0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9.81亿元,增长10.2%。其中完成税收收入250.26亿元,增长5.4%;完成非税收收入89.55亿元,增长26.4%。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分别完成38.50亿元、105.03亿元、28.31亿元和7.46亿元,增长20.8%、-0.7%、9.4%和1.0%。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 000.4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教育支出123.31亿元,增长9.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5.52亿元,增长12.4%;医疗卫生支出64.56亿元,增长20.1%;交通运输支出73.06亿元,增长34.0%;住房保障支出81.92亿元,增长47.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3.52亿元,下降1.0%。
1)甘肃省建筑陶瓷产业发展始于建国初期,自2009年开始,在此后的多年时间每年都有一批陶瓷企业开始建设或者建成投产,逐步聚集形成平凉、白银2个较为集中的生产基地。2013年以后,当地政府增大了招商力度,有一批投资规模大、设备较先进的企业进驻,提升了甘肃产区陶瓷的发展层次,从而奠定了甘肃建筑陶瓷产业在西北地区的领先优势。另外,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石灰石、硅灰石等资源分布较广且储量大,煤炭储量丰富,天然气及风能应用广泛,奠定了陶瓷产业发展的基石。
2)陕西省境内耐火黏土、高岭土、石灰石、黑泥、长石、透辉石等陶瓷原料储量丰富,是西北地区的“栋窗口”,其陶瓷行业有着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据预测,西北地区年需求量在45亿m2以上,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陕西建筑陶瓷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3)新疆的陶瓷产业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本地陶瓷企业少,产品的市场竞争相对较小,相对于内地而来的产品,物流成本的节约是本地产品在价格上的最大优势。但也有其不足之处,该地区远离陶瓷产业集群,生产设备和技术人才都较为缺乏。在产品材料上,釉面原材料主要依靠内地运输而来,而瓷砖坯体则可以就地取材,这些因素决定了本地企业只能生产中低端类的产品而进入中低端市场。此外,人工成本、生产周期、设备维护、产品定位也是制约新疆发展的因素。
4)宁夏回族自治区拥有原料、区位、能源等多方面的优势条件,但并未拉动建陶产业快速发展。2011~2014年,宁夏建筑陶瓷产业在企业、生产线和产品结构方面都未取得明显变化,处于停滞不前状态。2014年市场低迷同样也给宁夏建筑陶瓷企业带来了冲击,销售不畅、库存压力大,同时宁夏没有建成大规模的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受到周边产区挤压,这些都是导致其停滞不前的因素。
5)青海省属于青藏高原,被称为青南高原,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而集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等特点,年平均气温在2~9 ℃。原辅材料、气候条件、人工、物流成本等因素,严重制约了青海陶瓷产业的发展。另外,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从生态环保的角度讲,青海省不适合发展建筑陶瓷产业。
4.1俄罗斯经济发展及进出口现状
2000年普京执政至今,俄经济快速回升,连续8年保持增长(年均增幅约6.7%),外贸出口大幅增长,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居民收入显著提高。至2005年底,俄国民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 570亿美元恢复增长到约7 500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由1998年底的不足100亿美元增长到1 822亿美元。直至2006年底更已突破了2 800亿美元储蓄大关。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油价暴跌的双重压力下,2002~2012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俄罗斯经济正在大幅放缓,2008年12月经济增长率同比下降1.1%,出现2002年来的第一次负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11月俄罗斯工业企业生产迅速萎缩,当月国内工业增加值与10月相比下降了10.8%,比2007年同期则下降了8.7%,下降几乎涵盖了俄所有工业生产领域。
在对外贸易方面,2009年俄罗斯货物贸易进出口3 891.4亿美元,较上年(下同)减少37.6%。其中,出口2 339.4亿美元,减少36.4%;进口额为1 552.1亿美元,减少39.3%;贸易顺差787.3亿美元,减少29.7%。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2012年外国对俄投资总额为1 546亿美元,同比减少18.9%。其中:外国直接投资为18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证券投资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其它类投资为1 340.9亿美元,同比下降21.8%。外资主要投向制造业、金融、商业、交通工具和电器维修、矿产开采、房地产及租赁服务等领域,投资额合计达1 508.1亿美元,占同期外国对俄投资总额的97.5%。截至2012年底,累计向境外投资1 178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739.3亿美元,占62.8%;证券投资126.8亿美元,占10.8%;其他类投资311.9亿美元,占26.4%。
4.2土耳其经济发展及进出口现状
土耳其为世界第16大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经济体,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方面则位居第65位。世界银行就土耳其2007年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类其为中高所得国家。中央情报局将土耳其归类为发达国家,但经济学家及政治学家常将土耳其认定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然而美林证券、世界银行则将其归类为新兴市场。
在对外贸易方面,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在主要出口商品中大致各占一半。主要出口贸易伙伴有德国、意大利和美国。伊拉克的石油是主要进口货物。德国为土耳其提供了大量进口机器和设备。于2008年,土耳其出口总值达1 418亿美元,进口值为2 048亿美元,主要因能源需求提高如天然气及原油等。在出口产品方面,于最近20年已有相当大的改变,天然气所占比例于1980年、1990年、2005年分别为74%、30%、12%,高科技产品分别为5%、14%、43%。
4.3蒙古国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
蒙古国的经济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后,蒙古国实行私有化改革,并于1997年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7年7月,政府通过“1997~2000年国有资产私有化方案”,目标是使私营经济成分在国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007年,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宏观经济指标稳步增长,财政收入增加,汇率基本保持稳定2010年,在国际市场矿产品价格的影响下,经济快速复苏,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2011年,蒙古国国民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3%。
1990~2011年、,共有中、俄、日、美、韩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向蒙直接投资,投资额累计约98.3亿美元。主要投资部门为矿山、轻工、畜产品加工、商业、建筑等。蒙古国出口产品主要为矿产品、纺织品和畜产品等;进口产品主要有矿产品、机器设备、食品等。主要贸易伙伴为中国、俄罗斯、欧盟、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等。2013年外贸总额106.27亿美元,下降4.5%,其中出口额为42.72亿美元,下降2.6%,进口63.55亿美元,下降5.7%。
4.4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
巴基斯坦拥有多元化的经济体系,是世界第25大经济体。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截止2007年,巴基斯坦的年平均经济增长连续4年达到7%。巴基斯坦的经济结构由主要是农业为基础转变为服务业为基础。农业只贡献国内生产总值的20%;而服务业占53%,批发和零售贸易占这个产业的30%。在过去几年,卡拉奇证券交易所和世界其他新兴市场的一样增值。大笔外资被投入到电讯、房地产和能源等领域。其他主要产业包括软件、机动车辆、纺织、水泥、化肥、钢铁、造船、航空航天工业和军火生产。
巴政府一直努力加速工业化,扩大出口,缩小外贸逆差。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主要进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钢铁产品、化肥和电器产品等。主要出口大米、棉花、纺织品、皮革制品和地毯等。在2006年11月中国与巴基斯坦签定了自由贸易协定,希望把当时42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在五年之内增长到150亿美元。巴基斯坦在2007年的出口额达到了205亿8千万美元。
表3 2010~2012年巴基斯坦进出口贸易情况(亿美元)
4.5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
哈萨克斯坦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加工工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实施经济改革,分阶段推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由于受前苏联影响,哈萨克斯坦在独立后才推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金融危机爆发后,它的经济增长速度骤减,2008年GDP增幅降至3.2%;2009年上半年GDP为负增长,但进入下半年经济滑坡势头基本得到扼制,全年GDP维持1.2%的增长;2010~2012年,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市场需求恢复以及能源和金属等国际价格稳定,经济开始强劲反弹,出口开始增长。此外,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恢复、需求增长一定程度上也促进哈萨克商品出口。关税同盟的深入发展,对其贸易增长亦有一定贡献。
2012年哈萨克外贸总额为1 368亿美元,增长了9.8%。其中出口923亿美元,增长5.3%,进口445亿美元,增长20.2%。贸易顺差478亿美元。同期与关税同盟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双边贸易俄为246.26亿美元,同比增长6.9%。进口对象国前3位分别是:俄罗斯(38.4%)、中国(16.8%)和乌克兰(6.6%)。从商品结构上看,主要出口商品:矿产品占75%(包括石油及石油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占13.1%,化学制品塑料和橡胶占4.2%,动植物产品和成品粮占3.4%,机械、设备、交通工具、仪器和仪表占1.4%,其他占2.9%。主要进口商品:机械、设备、交通工具、仪器和仪表占40%,化工产品(包括橡胶和塑料)占12.9%,矿产品占12.7%,金属及其制品占12.3%,动植物产品和成品粮占9.5%,其他占12.2%。
4.6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
吉尔吉斯斯坦国民经济以多种所有制为基础,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主要生产原材料。在独立初期,由于同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传统经济联系中断,加之实行激进改革,经济一度出现大滑坡。21世纪初,调整经济改革方针,稳步渐进地向市场经济转轨,推行以私有化和非国有化改造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保持了低增长态势,工业生产恢复性增长,物价相对稳定,通膨水平也降至独立以来最低水平。针对该国国情,在制订2000~2010年发展战略时,将发展旅游业和扶持中小企业列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方向。2007、2008年吉尔吉斯坦国民经济发展取得较快发展,自独立之初,就主张对外贸易自由化,任何个人、企业和组织都有权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对外贸易出现大幅度下降。2010年,贸易额有所回升。据吉国家统计局数字,20101~11月,吉对外贸易总额为42.69亿美元,同比增加10.6%;进口额为30.182亿美元,同比增加12.3%,其中,从独联体国家进口额增加6.3%;出口额为12.508亿美元,同比增加6.7%,其中,对独联体国家出口额增加0.6%。贸易逆差17.674亿美元(2009年同期为15.162亿美元),与独联体国家贸易逆差为11.636亿美元,与其它国家贸易逆差为6.038亿美元。
乌兹别克斯坦自然资源丰富,是独联体中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四金”:黄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蓝金”(天然气)。但其经济结构单一,加工业较为落后,农业、畜牧业和采矿业发达,棉花产量占前苏联的2/3,生丝产量占前苏联生丝产量的49%,洋麻产量占前苏联的90%以上,羊羔皮、蚕茧和黄金产量分别占前苏联的2/3、1/2和1/3。轻工业不发达,62%的日用品依靠其他共和国提供。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约3.5万亿美元。乌兹别克斯坦工业在中亚地区举足轻重,天然气、机械制造、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轻纺和丝绸等工业都比较发达。
4.7乌克兰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
表4 2009~2011年乌克兰年进出口情况(亿美元)
2012年,乌克兰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宏观经济整体稳定,经济总体指标小幅上扬,但政府财政拮据状况改观不大。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乌政府奉行审慎财政金融政策,进一步压缩财政赤字。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主导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引擎。农业大丰收。国家债务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外国直接投资增多,对外贸易和贸易逆差双增加。2011年,乌克兰与216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联系,对外商品贸易总额为1 510亿美元,同比上升34.7%,其中出口684亿美元,同比上升33%,进口额为826亿美元,同比上升36%,逆差142亿美元。乌主要出口国分别为俄罗斯(28.9%)、土耳其(5.4%)、意大利(4.4%)等,主要进口国为俄罗斯(35.2%)、中国(9.2%)、德国(8.3%)等。主要出口产品为黑色金属及其制品、无机化学材料、化肥、木材、纺织品、铝制品、机车等,主要进口产品有天然气、石油、地面交通设备、纸张、塑料制品、药品、粮食和车床等。
5.1世界瓷砖生产消费状况(2013)
欧盟(28国)生产1 186百万m2,占全球10%,相比2012年增长0.7%,其他欧洲国家(包括土耳其)生产590百万m2,占全球5.0%,比2012年增长13%,北美洲(包括墨西哥)生产300百万m2,占全球2.5%,与2012年相当。中南美洲生产1 158百万m2,占全球9.7%,比2012年增长1.8%,亚洲生产8 315百万m2,占全球产量69.8%,比2012年增长8.0%,非洲生产359百万m2,占全球3.0%,比2012年增长2.9%,大洋洲生产5百万m2,2013年全球瓷砖总生产量为11 913百万m2,相比2012年增长6.4%。
表5 2013年全球瓷砖消费量
从总体上看,全球瓷砖行业2013年总产量大于2013年的消费量,全球生产增长6.4%,大于全球消费增长5.9%。
(未完待续)
黄惠宁,高级工程师,现任广东金意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2年获得首届“佛山市创新领军人才”称号,2013年获得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有突出贡献的陶瓷科技工作者”殊荣。
TQ174
B
1002-2872(2016)02-0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