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农业局 常振山
关于南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南乐县农业局常振山
河南省农业厅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处
河南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主办
近年来,南乐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多层次、多成分、多领域发展态势。
截至目前,全县经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79家,其中种植业类625家、养殖业类68家、农机类49家、林果类25家,花卉园艺类等12家。合作社共注册商标18个,有19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一)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全县77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确实存在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运行规范的合作社,如鑫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宏创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但也有一些乡镇发展比较落后,比较零散分散,部分合作社只强调登记,不强调运作,造成有其名无其实。
(二)认识不到位,内部运行机制不够规范
1.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营运作、事务管理、账目管理等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
2.还有一些合作社没有规范的财务制度,财务不够公开,利益返还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带动作用。
3.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入社的成员数量较少,且成员覆盖地域多数限于本村本组,普遍整体实力不强,规模效应很难实现,带动广大农户发家致富的能力较弱,在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很难占据主导地位。
(三)社员综合素质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人才缺乏
虽然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一些比较年轻、有干劲、善于钻研、有先进理念的致富能人带头人发动的,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内缺乏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专业人才,尤其缺乏合格的财会人员。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因素。
(四)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资金周转困难
尽管目前国家和省、市都制订了一系列扶持合作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扶持力度还不够大,范围还不够广,受益面还很小。金融机构扶持合作组织发展的贷款额度普遍较小,借贷门槛较高,合作社通过融资实现借力发展的难度较大。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引导
县、乡政府要加深和统一对合作社的认识,切实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来抓。各职能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规范各项管理,健全部门运行机制
农业部门要抓好指导、管理、培训、协调和服务工作,具体负责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措施的落实、示范单位的扶持培育、监督检查等工作,依法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采收、加工、贮藏、运输;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无公害基地,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合作社财务培训和辅导,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三)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完善指导服务水平
1.财政支持。县财政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并确保专项扶持资金落实到位。
2.信贷支持。金融部门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把扶持合作社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
3.税收优惠。税务部门要抓紧明确操作办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社员和非社员(不超过社员部分)生产和初加工的农产品,免征增值税。
(四)抓好典型,带动发展
从区、市选择一批产业特色优势明显且有一定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三品一标”认证试点,大力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产品超市的对接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制度完善、机构健全、服务合作较好的合作社作为示范典型,以点带面。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摸索经验,实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促进南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蓬勃发展。
(五)推进人才战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层次
要坚持人才发展战略,以提升合作社人员素质为切入点,提升合作社发展层次。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储备,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到合作社创业,在职称评定、人才流动等方面给予其倾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合作社发起人、建设带头人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的培训,以提高合作社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