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婷,印佩瑶,郭举敏,郭焕焕,袁娅(贵航贵阳医院,贵州贵阳550009)
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调查及培训*
杨婷,印佩瑶,郭举敏,郭焕焕,袁娅
(贵航贵阳医院,贵州贵阳550009)
目的调查贵阳市社区居民对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研究医院介入下社区心肺复苏(CPR)培训的意义及效果。方法通过对贵阳市某社区居民CPR急救知识的调查分析、现场培训,以期提高社区居民CPR急救知识知晓率并寻找可行的普及途径。结果培训后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知晓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社区居民CPR急救知识水平亟待提高,医院介入下开展社区居民CPR急救知识培训能够显著提高CPR急救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应对突发心搏骤停患者的现场急救水平。
心肺复苏术;急救;心脏停搏;市区人口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目前,CPR已被建议为所有健康医疗系统中最具核心价值的要素[1]。早期及时有效的CPR是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表明,若能及时对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在4min内完成现场(院前)CPR,那么抢救成功率可达50%及以上,若超过6min进行CPR,则成功率仅为4%左右[2],可见时间就是生命。然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80%的心搏骤停事件发生于院外。因此,对公众进行CPR知识及技能培训对于提高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于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通过对贵阳市某社区居民CPR急救知识的调查,并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现场培训,以期提高社区居民CPR急救知识知晓率并寻找可行的普及途径。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式随机抽取贵阳市小河区区级社区5个,每次在1个社区随机抽取居民50人进行调查及培训。纳入标准:有正常的认知能力、自愿参加。5个小区共抽取250名居民,因为个人临时事务中途离场者15人,实际参加调查及培训235人,其中男96人,女139人;年龄14~75岁,其中14~<20岁18人,20~<30岁37人,30~<40岁45人,40~<50岁32人,50~<60岁65人,60~75岁38人;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1人,大专37人,高中或中专64人,初中及以下113人;职业:工人76人,机关干部24人,自由职业66人,学生17人,其他52人。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参考《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编制CPR知识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判断意识的方法、判断心跳停止的方法、安置复苏体位、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复苏有效指征等操作要点,全部设计为选择题,每题标准分为10分,总分100分。培训前后均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相同,当场收回,培训前后分别发放问卷235份,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235份,回收率为100.0%,对培训前后居民对CPR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2.2培训方法医院在急诊科、ICU、心内科抽出急救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培训小组,以《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教材,进行院内培训演练。小组分工合作,规范培训内容,到指定的培训地点开展培训。采用播放宣传短片、多媒体教学、现场操作示范、然后受训者自行练习,培训者现场指导等方式先后分5批次进行培训,每次培训50人,每次培训时间3~4 h。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培训后社区居民对CPR正确判断意识、正确判断循环、正确摆放复苏体位、正确判断呼吸、胸外按压的部位正确、胸外按压的频率正确、胸外按压的深度正确、人工呼吸的方法正确、按压与吹气的比例正确及掌握CPR有效指征的比例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社区居民CPR急救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235,n(%)]
3.1社区居民CPR认知现状目前,我国社区居民CPR知识普及率、非急救人员和公众能实施CPR的比率均较低。社会上许多人不太关注院前急救常识,急救知识相当薄弱,只知道第一时间拨打“120”,剩下的就是等待[3]。温汉春等[4]对南宁市4 160名居民调查发现,公众CPR知识及技能专业培训普及率低,其中能正确完成CPR操作者仅为0.82%。太原市钢铁医院对204名心脏病患者家属的调查表明,仅1%的家属表示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CPR知识普及率低下,经培训后,这类人群的CPR知识知晓率及CPR操作技能显著提高,与文献[6]报道相同,说明社区居民CPR急救知识的培训有较大价值。新加坡的一项全国范围的电话调查显示,31.4%的新加坡公民接受过CPR培训,更高的比例出现在瑞典(45%)、澳大利亚(50%)和波兰(73%)[7]。我国的CPR急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显著的差距。院外发生的心搏骤停,第一目击者往往是社区居民,假如他们能掌握相关CPR知识,在等待专业救护人员到来的同时,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抢救,就有希望提高抢救成功率。急救专家指出,中国目前最为重要的是将急救知识向社区普及,因为真正的急救强调“第一目击者”。本次调查发现,71%的社区居民表示非常愿意掌握CPR急救知识和技能,希望在遇到急救情况时,能够承担起施救的任务,达到自救互救挽救生命。可见,普及社区居民CPR知识及技能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3.2社区居民CPR培训模式我国社区居民CPR培训模式多通过网络与传媒培训模式在公众中广泛普及,网络培训CPR的培训模式,学习者可以随时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故有利于CPR在居民中的普及。但是,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无法保证受训者培训后掌握CPR技能。de Vries等[8]研究了基于网络的自我教学方法,结果显示,大部分自学者对CPR的理论知识掌握全面,但实际操作正确率不高,胸外按压深度只有59%的自学者操作正确,按压频率只有67%的自学者操作正确。本调查显示,运用综合性的教学模式,首先采用电脑媒体进行CPR教学,利用Power Point软件对教学内容编排、配以丰富的照片、图形等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再播放CPR急救短片,通过真实的CPR急救实例短片,使公众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掌握CPR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意义。然后由培训者在模型上进行操作演示,指导参加培训的居民在模型上练习,培训教师进行指导,练习结束后进行操作考核。本研究选择简单有效的培训模式,重点培训检查颈动脉搏动的方法、胸外按压的部位、胸外按压的深度、胸外按压的频率。由于培训方式简单易学,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加了学习兴趣,使公众能够快速掌握胸外按压的方法,增强培训效果。经培训后83%的居民对CPR的理论知识掌握全面,实际操作中胸外按压部位操作正确率达83.8%,胸外按压深度操作正确率达71.4%,胸外按压频率操作正确率达84.2%。由此可见,综合性的教学模式能够保证公众学习到准确有效的CPR知识与技能。其中,模型是CPR技术培训的必备器材,模型练习能增强公众对各操作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增强施救者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如果没有模型练习,即使是理论知识掌握得相当熟练,也很难进行有效的操作。因此培训中增加模型数量是CPR培训的重要内容,只有增加公众在模型上操作培训的机会,反复练习才能掌握CPR操作技能,提高培训的效果和意义。
通过对贵阳市社区居民CPR知识现状调查及普及培训,反映出贵阳市社区居民CPR知识普及率低下,并对掌握CPR知识及技能存在较强的需求意愿。因此,应增强社会对CPR技术的重视度,建立完善的急救知识培训体系,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应对突发心搏骤停患者的现场急救水平。以社区、学校为单位开展CPR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可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来发展,扩大CPR急救知识宣传力度,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应制定合理的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地方医疗资源,组织医护人员参与培训,营造全社会支持急救普及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能够带来良好而长远的社会效益。
[1]Roshana S,Kh B,Rm P,etal.Basic life support:knowledgeand attitude ofmedical/paramedicalprofessionals[J].World JEmerg Med,2012,3(2):141-145.
[2]徐凤,柴爽.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349-1350.
[3]李进伟,邵怡霞.开展院前心肺复苏培训的必要性和措施[J].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6):638-639.
[4]温汉春,朱继金,李其斌.南宁市居民心肺复苏技能宣教及培训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7):773-774.
[5]王强.“第一力量”心肺复苏知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2):1514-1515.
[6]朱海涛,倪爱民,邹圣强,等.镇江地区农民对院前急救知识了解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8,19(1):33-34.
[7]史长文,许虹,杨勇,等.我国社区居民院前急救普及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护理研究,2011,25(4):1042-1044.
[8]de VriesW,Handley AJ.Aweb-basedmicro-simulation program for selflearning BLSskillsand theuse ofan AED.Can laypeople train themselves withoutamanikin?[J].Resuscitation,2007,75(3):491-498.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8.062
C
1009-5519(2016)08-1271-03
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项目(gzwkj2013-1-114)。
(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