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滨
近五年来国际女性研究领域科研力量分布可视化分析
开滨
对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检索到的近五年来女性研究领域的7101篇文献进行科研力量分析,具体通过国家和地区分析、研究机构分析、研究者分析来对相应的高产者及合作关系进行研究。总体来看,女性研究领域科研力量分布不均衡;从研究产量来看,研究国家、研究机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美国,此外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占有一席之地;从合作关系来看,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水平较低,而研究机构、研究者之间存在凝聚性较强的合作群体,且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之间。
女性研究;科研力量;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女性研究状况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王金玲从社会学视角对我国女性研究15年的建构与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1],董印红从文献统计计量角度对我国女性研究20年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2],唐雪琼、朱竑、王浩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视角对我国女性研究的发展进行了研究[3],魏国英以女性学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对我国女性研究发展进行了梳理[4],高惠珠对西方女性研究中的社会主义的女权运动学派、存在主义的女权主义流派、女性问题的文化主义研究流派以及女性问题的生物主义研究流派进行了分析[5],王瑞鸿对西方女性研究学科化的发展演进过程进行了探讨[6],黄小寒对西方女性问题的古代缘起、当代症状、本质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系统整理研究[7],但还未有学者从科研力量入手进行相关研究。科研力量主要指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实践主体,包括国家、地区、研究机构、研究者等层面。随着女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科研力量也趋于国际化和多元化,近年来国际女性研究领域的科研力量状况如何?产生了哪些高产国家、研究机构、研究者?其合作水平如何?本文研究的目的即为解决上述问题,以期为我国女性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数据来源于美国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数据库,检索格式为如下:WC=WOMEN'S STUDIES,文献类型=Article,时间跨度=2010—2014,数据库选择=SCI-EXPANDED&SSCI,检索时间为2015年4月21日,共检索得到7101条有效数据。对该数据进行清洗后导入Bibexcel和CiteSpaceⅢ中进行分析。
(一)国家、地区分析
1.高产国家、地区分析
我们设定国家、地区的文献量大于等于5为高产,共计得到59个高产国家、地区(详见表1),高产国家、地区地理分布见图1所示,可以看出美洲为7家4171篇、欧洲为23家1679篇、亚洲为21家754篇、大洋洲为2家503篇、非洲为6 家94篇。高产国家、地区中文献数量排名前几位的依次为美国3667篇、英国605篇、加拿大436篇、澳大利亚435篇、瑞典150篇、德国146篇、西班牙142篇、荷兰123篇、印度113篇、韩国108篇、中国88篇、法国85篇、以色列84篇、新西兰68篇、土耳其66篇、瑞士57篇、中国台湾55篇。可以看出美国对该领域的研究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我国在亚洲中处于领先地位,仅次于印度和韩国,但放眼世界来看,与欧美之间的差距较大。
图1 高产研究国家、地区地理分布
表1 高产研究国家、地区
2.国家、地区合作分析
国家、地区合作知识图谱见图2,可以看出世界范围内该研究领域的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稀疏,并未明显形成较大规模的聚类,从图中可以看出具有合作关系的国家、地区主要为泰国、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之间,荷兰、奥地利、捷克、斯洛文尼亚、坦桑尼亚之间,丹麦、北爱尔兰、越南之间,新西兰、威尔士之间,德国、巴基斯坦之间以及挪威、哥伦比亚之间,可以明显看出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基本发生在地理相邻国家、地区之间。同时我们也发现,发文量频次较高的几大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等基本没有国际之间的合作关系,这无形中也影响了该领域世界范围内的知识流动及传播。
图2 国家、地区合作知识图谱
(二)研究机构分析
1.高产研究机构分析
我们设定发文量大于等于5的研究机构为高产研究机构,共得到105家高产机构(详见表2)。高产研究机构地理分布见图3所示,其中美洲为76家2517篇、欧洲为16家344篇、大洋洲为11 家295篇、亚洲仅为2家34篇。高产研究机构国家分布见图4所示,美国占据69家2319篇,超过三分之二,剩余的三分之一分布为澳大利亚10 家273篇、加拿大8家220篇、英国6家169篇、瑞典4家83篇。可以看出,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欧美国家,且美国在高产研究机构的数量及文献量中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排名前几位的高产研究机构分别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98篇、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89篇、美国密歇根大学88篇、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78篇、美国伊利诺伊大学70篇、加拿大多伦多大学66篇、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63篇、美国华盛顿大学62篇、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58篇、美国肯塔基大学56篇、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55篇、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分校53篇、美国威斯康星大学53篇、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51篇。高产研究机构中,大学为101家,科研机构及其他仅仅为4家,说明研究阵地以世界知名大学、高校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排在首位的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说明国际女性研究领域中的妇女医疗卫生保健为女性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看出该领域高产研究机构绝大多数分布在美国,其次为欧洲和大洋洲,而亚洲仅仅为两家,非洲则为零。这是由于该领域研究阵地基本为大学,而世界名校基本分布于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美洲、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及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大洋洲,而亚洲则相对较少,非洲则完全没有,因此也与当今世界的大学科研实力分布基本吻合。
2.研究机构合作分析
图3 高产研究机构地理分布
图4 高产研究机构国家分布
表2 高产研究机构
我们将研究机构合作网络中心最主要的核心部分提取得到图5所示的研究机构合作知识图谱,可以看出主要聚集为三部分,A部分由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瑞典于默奥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组成,B部分由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布朗大学、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组成,C部分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维恩州立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组成。其中A部分主要为澳大利亚研究机构的合作群体,B、C部分则主要为美国研究机构的合作群体。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证明了美国、澳大利亚等研究大国国家内部之间合作交流频繁,但国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则较少。
图5 研究机构合作知识图谱
(三)研究者分析
1.高产研究者分析
我们设定发文量大于等于5的研究者为高产研究者,共得到63位高产研究者(详见表3)。高产研究者地理分布见图6所示,其中美洲为52 人359篇,占据绝大多数,此外欧洲为6人34篇、大洋洲为5人31篇,而亚洲和非洲并没有高产研究者。高产研究者国家分布见图7所示,其中美国为52人359篇,占据绝大多数,其余为澳大利亚4人26篇、西班牙为3人18篇、英国为3 人16篇、新西兰为1人5篇。高产研究者研究机构分布见图8所示,其中最多的分别为美国国家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5人40篇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5人30篇,接下来为美国肯塔基大学4人27篇、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3 人22篇、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3人18篇。排名前几位的高产研究者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Elizabeth M.Yano,发文11篇,美国国家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的Denise J.Jamieson、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系的Ann L.Coker、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Diana Greene Foster以及澳大利亚伏莱德大学的Marika Tiggemann发文均为10篇,美国匹兹堡大学的Sonya Borrero、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的Abbey B.Berenson、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Bonnie S.Fisher、美国肯塔基大学健康行为系的Corrine M.Williams、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 Catherine Cerulli以及美国国家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的Sherry L.Farr发文均为9篇。由此可以看出欧美特别是美国集中了大量的高产研究者,因此其在该领域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反观印度、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总体发文量水平尚可,但研究者较为分散且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产研究者。
图6 高产研究者地理分布
图7 高产研究者国家分布
图8 高产研究者研究机构分布(部分)
2.研究者合作分析
我们将研究者合作网络中最主要的核心部分提取得到图9所示的研究机构合作知识图谱,可以看出主要聚集为三部分,A部分由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的Ann L.Coker、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Bonnie S.Fisher、美国肯塔基大学的Corrine M. Williams、美国 LSG&Associates的 Lisandra S. Garcia、美国国家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的Patricia M.Dietz、美国匹兹堡大学的Eleanor Bimla Schwarz组成,B部分由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 Kristin Mattocks、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Cynthia Brandt、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Melissa Skanderson、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Elizabeth M.Yano、美国杜克大学的Truls Ostbye、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Lori A.Bastian Sally Haskell、美国匹兹堡大学的Sonya Borrero组成,C部分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Carol S.Weisman、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Cynthia H.Chuang组成。可以看出A、C合作关系主要发生在美国的世界知名大学,值得注意的是B部分的较大一部分由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构成,作为美国退伍军人的研究机构,主要对退伍军人特别是女性退伍军人的健康管理、心理治疗、安全管理等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女性退伍军人问题在美国非常受重视,已经成为女性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表3 高产研究者
图9 研究者合作知识图谱
1.从研究国家、地区来看,高产量主要集中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其次为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整体产量最低,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水平整体较低,合作主要发生在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地区之间,而美国等研究大国缺乏国家之间的合作。
2.从研究机构来看,高产研究机构及合作关系主要分布在美国,其次为欧洲和大洋洲,这与当今世界大学科研力量分布基本吻合。
3.从研究者来看,欧美特别是美国集中了大量的高产研究者及其合作关系,因此其在该领域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反观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总体发文量水平尚可,但研究者较为分散且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产研究者。
[1]王金玲.社会学视野下的女性研究:十五年来的建构与发展[J].社会学研究,2000,(1).
[2]董印红.从文献发展看近20年我国女性研究[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3]唐雪琼,朱竑,王浩.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情况看中国女性研究的发展态势[J].妇女研究论丛,2008,(5).
[4]魏国英.从女性研究到女性学学科建设——高校女性学发展脉络[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6).
[5]高惠珠.当代西方女性研究评述[J].社会,1990,(6).
[6]王瑞鸿.女性研究学科化的逻辑演进[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7]黄小寒.对西方女性问题的系统性分析——兼论西方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3).
责任编辑:秦 飞
Visual Analysis of Research Distribu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Women’s Studies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KAI Bi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of 7101 international women’s studies papers found in the Web of Science Citation Index Database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including specific analysis with regards to national and regional scales,research institutins,and researchers seeking high-yield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through their dissemination of said works.Overall,the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efforts in this field was not balanced:in terms of new research,national surveys,reserach organizations,and academic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America with some outside work in Australia and England;in terms of cooperations,international or inter-regional communication seemed to be lacking,with only a few strong cooperating partnerships between specific researchers and reserach organizations,and these were alsomainlyconcentr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
women’s studies;research efforts;knowledge mapping;visual analysis
10.13277/j.cnki.jcwu.2016.01.012
2015-12-30
C913.68
A
1007-3698(2016)01-0086-07
开滨,男,山东女子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知识图谱、社会网络分析。2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