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最适合的乡建道路

2016-09-05 02:20
中华民居 2016年3期
关键词:建设者乡愁村庄

卷首语

找寻最适合的乡建道路

本期再话乡建。

几千年来,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中国都是一个乡土社会。乡村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承载和维系着我们精神和文化的根脉。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乡村是被忽视的。在与城市的碰撞中,乡村甚至是有些“卑微”的。

近几十年来,在城市化、工业化的浪潮中,城市扬帆起航,乡村却如无根的浮萍,不知所措。那些固守千年的传统与伦理信条,在现代的生存法则下,逐渐被抛弃和瓦解。年轻人奔向城市,却最终进不了城,回不了乡。留下的乡村也在摆脱贫困的发展道路上,在因循守旧与“不破不立”的纠结中,衍生出奇奇怪怪的样貌。

但其实,中国人骨子里又是思乡的,特别是对土地的依恋。无论是陈忠实笔下的陕西高原,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还是莫言笔下的高密,这些文人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浓浓的乡情。即便是出生在城市的人,对于田园生活也越来越向往,从近年来火热的乡村游中就可见一斑。

乡村游为惶惶然的乡村指出了一个发展方向。但是并不是每一座村庄都有着成熟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让游客能怡情山水,慰藉乡愁。更多的乡村,只是中国村庄中最普通的一个。

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上山下乡”,关注乡村,介入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文创项目……最“土”的乡村对接上了当下最“时髦”的名词。对许多乡村来说,确实是难得的机遇。

当乡建渐成一股热潮的时候,对乡村和乡村建设者来说却也是一种提醒——狂欢时更需清醒。现代社会早已不是“重农抑商”的时代,合作共赢更符合乡村的发展实际。但是找到最适合的模式,比短期的逐利更重要。毕竟,乡村和农民没有多少反复重来的资本;毕竟,读懂乡村还是需要下一些工夫的。

“让乡村更像乡村,让农民更像农民”“不是把农民留在那里就叫留住乡愁,而是要把那些文化、文脉和集体记忆保存好,并让他们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才能够真正保护好乡愁”……可贵的是,在纷杂的声音中,越来越多有情怀、有责任和有担当的乡村建设者,开始为乡村长久发展和文化保护发声。他们虽然观点各有不同,但都以此为基础,探寻着乡村的复兴之路,不失为乡村之幸!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建设者乡愁村庄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永远的乡愁
乡愁
建设者
福照到家!
我的小村庄
平凡建设者申晓春:海外10年写不凡人生
村庄,你好
九月的乡愁
回头一望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