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钟琪
在岗培训园地
全科医学知识
吴钟琪
作者单位:410013 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文章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掌握的全科医学知识进行介绍。
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三级预防;制度;机构
全科医学是临床二级学科,全科医学教育在发达国家已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但在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我国医改工作的深入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势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科医学教育已成为迫不及待的重要课题,特别有待我们从师资、教材、教学基地等方面加强建设,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
全科医学是一门整合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全科医学的服务涵盖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职能,重视人、重视人的健康,面向社区人群,体现了“医学以促进人类健康为目标”的理念,在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对抗疾病和延长生命;②促进和维持健康;③解除疼痛和疾苦。
①预防疾病损伤,促进维持健康;②解除疾病引起的痛苦;③治疗、照顾患病与无法治愈者;④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
生物医学模式的优越性表现在:①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②其理论和方法简单、直观,易于掌握;③资料,如实验室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或尸体检查结果可以得到科学方法的确认;④可使医师治愈许多原来是致命的疾病,并控制许多尚不能治愈的疾患。
生物医学模式的主要缺陷:①以疾病为中心,忽视病人的精神需求,致使诊疗过程机械化和失人性化;②医患关系疏远,病人依从性降低;③医师思维局限和封闭,忽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导致医疗干预措施的效果不佳。
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 PHC)又称基层卫生保健,世界卫生组织(WHO)对PHC的解释是:从需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从受益面来说是每个人都能享有的,从方法来说是科学的、可靠的,又是能普遍接受的,从费用来说是能负担的,从工作来说是个人、家庭、全社会每个人都能积极参加的。也就是说,PHC是指最基本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人都享有保健措施,它面向社会、作为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
初级卫生保健包括4个方面和9个要点,具体如下。
4个方面:①健康促进,包括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合理营养、饮水卫生、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卫生及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等;②预防保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③合理治疗,及早发现疾病及尽早提供有效的治疗,防止疾病恶化,争取早日痊愈;④社区康复,对丧失正常功能和功能上有缺陷的人士提供医学、教育、职业和社会上的帮助,尽量恢复其功能,使他们重新获得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9个要点:①针对主要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控制的健康教育;②改善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③供应卫生的饮水和有基本环境卫生措施;④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⑤针对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⑥预防和控制地方病;⑦对常见病与外伤给予合理的治疗;⑧提供基本药物;⑨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促进精神卫生。
根据WHO的定义:健康是指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全科医师又称家庭医师。全科医师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师。其服务涵盖不同性别、年龄的对象,及其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的健康问题。
①本科医学教育阶段是全科医师的必修课程;②全科医师的专业培训应在本科教育毕业后的住院医师培训阶段进行,专业培训时间为3~4年;③全科医师的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医院各相关科室轮转、家庭医学理论课程与社区实习;④专业培训结束后须参加全科医师资格考试,通过者获得全科医师资格;⑤全科医师应参加各种形式的终身继续医学教育,以保证其专业知识不断更新。
我国的全科医师来源有两条途径,具体如下。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就是将目前从事全科医疗服务或社区卫生服务的临床医务人员经过一定时间的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进入全科医疗机构开展全科医疗服务。这种方式培训时间短,见效快,能满足目前大量的社区卫生机构对全科医疗人才的需求,但人员的素质很难得到保证。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按照原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全科医师必须是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经过临床各科一定时间的实践锻炼后,再学习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取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方能从事全科医疗服务工作。这种方式培养周期长,但素质较高,是未来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主体方向。
基础医疗保健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功能:①疾病的首次医学诊断与治疗;②心理诊断与治疗;③对具有各种不同背景、处于不同疾病阶段的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支持;④交流有关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的信息;⑤对慢性病病人提供连续性照顾;⑥通过筛查、教育、咨询和预防性治疗来预防疾病和功能丧失。
①诊疗工作:全科医疗在诊疗方面包括一般的内科、儿科、妇产科、门诊外科、皮肤科、眼科、五官科、骨科、精神科常见问题,以及老年病、慢性病、环境及职业病的防治。②预防保健工作:包括婚前检查、计划生育指导和优生咨询、妇幼保健、计划免疫、职业体检、周期性健康检查;还有心理咨询、医学咨询、健康教育、家庭医疗护理等。
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见表1。
卫生服务制度:早在19世纪,英国就有了“通科医师”的正式名称。1911年建立了通科医疗的财政和管理体系,对全体国民提供广泛的医疗服务。
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是典型的福利性卫生制度,全体居民享受免费医疗。在国家卫生服务体制中,医院为公立,专科医师获得国家发给的薪金;社区的全科医师是独立开业的,他们为民众提供最基本的服务,按注册服务人数获得“人头费”;全体人口都向自己选定的某一个全科医师登记注册,由此获得首诊服务;除了意外和紧急事故外,公立医院的门诊不直接向居民开放,病人要获得专科医疗服务需经全科医师转诊,在专科治疗结束后再回全科医师处,以保证医疗保健服务的连续性。
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师本科毕业后的教育称为“全科医学专业培训”。整个培训计划持续3年,学习结束达到要求、通过专科学会考试可获得毕业证书。受训学员必须完成36个月的全职培训,其中2年时间在医院轮转,1年时间在社区全科医师诊所学习。专业培训结束后还须坚持终身医学继续教育,并定期进行考试。
医学是认识、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康复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基于医学的特殊性,医学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医学认为精神是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爱生命。
第一级预防:亦称病因预防或发病前期预防,是采取各项措施控制和消除致病因素对健康的危害,是最积极的预防。其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特殊人群及高危人群保健、环境污染治理、人群健康监护等。
第二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或发病期预防,即做到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措施包括: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健康监测、专科门诊及合理用药等。
第三级预防:亦称临床预防或发病后期预防,即对病人采取及时治疗措施,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病残,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并延长寿命。其措施包括:积极的治疗、康复指导和训练等。
家庭三级预防的实施内容具体见表2。
①符合社会效益、成本效益和经济效益;②社区人人参与;③形成卫生服务网络;④防、治、保、康一体化,政府、医疗、居委会共同参与;⑤重视利用社区资源,优秀的社区医疗能解决>80%的居民健康问题。
表1 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
家庭周期不同阶段的保健服务重点见表3。
常见的就诊目的:腿部不适、咽喉痛、腰痛、咳嗽、体格检查、药物咨询、感冒、手臂问题、腹痛、妊娠检查、头痛、疲劳、血压高、体重增加、创伤等。
常见的社区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软组织损伤、急性扭伤、出生、抑郁或焦虑、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皮炎或湿疹、退行性骨关节病、泌尿系统感染、肥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非真菌性皮肤感染等。
非高热的无明显神经系统体征的疾病,非急性出血性疾病,急性病人的院前抢救,适宜运用中医传统方法(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等)及中药治疗的疾病,临终关怀的病人,非昏迷性疾病,非传染病,轻度软组织外伤及骨折的初步处理,经上级医院明确诊断、适宜在社区治疗的疾病,对慢性疾病专案管理的定期家庭访视、康复、用药指导和咨询。
表2 家庭三级预防的实施内容
表3 家庭周期不同阶段的保健服务重点
双向转诊是全科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全科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在管理上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建立严格的双向转诊标准,把常见病、病情轻的病人限定在全科医疗解决的范围,同时把那些符合转诊条件的病人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转到上级医疗机构。②建立转诊转院的管理制度,包括如何进行转诊,病人资料如何转送到上级医疗机构,明确全科医师在转诊过程的职责,规范双向转诊的程序和要求,制定连续性服务得到保证的措施,以使病人及时得到合理治疗。③要求全科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签订双向转诊协议,确保上级医疗机构把适合在社区治疗和康复的病人转向社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设备配置要求见表4。
全科医疗要充分合理使用有限的资源,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以确保资源发挥最大的效果。对社区卫生机构来说,应建立包括以下内容的管理制度:各项技术服务操作规程,家庭卫生保健服务技术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服务差错、事故防范制度,转诊制度,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制度,财务、药品、设备管理制度,档案、信息管理制度,质量管理考核制度,社会民主监督制度,其他有关制度。
表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设备配置要求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重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实施是广大全科医师一项重要的任务。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配合专科医师做好专科前、后工作,保证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连续性。在社区积极开展三级预防服务工作,是全科医师的职责。对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人们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全面控制各种致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周期健康检查,筛检疾病,长期、全面完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处理。
WHO资料显示:吸烟增加整个年龄段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吸烟量大的男性病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为非吸烟者的3倍,且与每天吸烟的支数成正比,吸烟可使心率增快,心肌需氧量增加,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收缩,并使血压升高;另外,吸烟可降低脑血流量,加速脑动脉硬化,降低脑血管的舒缩功能亦或提高血小板的聚集性,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特异危险度升高。因此,戒烟、减少吸烟量是预防冠心病、脑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代谢综合征是近年来被认识到的一种临床症候群,是一组代谢起源的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集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表明,有代谢综合征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比无代谢综合征者显著增多,具备以下5项中的≥3项者判定为代谢综合征。①腹部肥胖: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②三酰甘油(TG)≥1.70 mmol/L(150 mg/dL)。③高密度脂蛋白(HDL-C)<1.04 mmol/L(40 mg/dL)。④血压≥130/85 mm Hg。⑤空腹血糖≥6.1 mmol/L (110 mg/dL)或糖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140mg/dL)或有糖尿病史。
周期性健康检查是运用格式化的健康筛检表格,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而进行的以预防为导向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早期发现常见的病患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它着眼于一级、二级预防,以无症状的个体为对象,是全科医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周期性健康检查项目应包括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缺乏锻炼、肥胖、社会压力等的评价。②脑血管病(CVD):主要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各种心脏病,如CHD的减少和周期性健康检查应包括血压、血糖及各种心脏病的检查项目。③高血压:高血压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确认的危险因素,任何周期性的健康检查均把血压列入筛检项目,对高血压病人需要治疗,并定期追踪。④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LDL-C)、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子,应定期检测。⑤吸烟:吸烟本身不是一种疾病,但是CHD、CV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应列为成年人周期性健康检查的内容。
糖尿病诊断不难,然而明确诊断后如何为病人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个体化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则非专科医师所能做到;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可影响不同年龄、不同生理时期的人群,需要内分泌科、心血管科、肾科、眼科、血管外科、神经科、骨科、妇产科、心理学科、康复科以及营养科等的协同配合。全科医师由于其所受的培训和经验,根据病人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病情、有无并发症等,为病人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恰当地决定是否需要专科会诊或转诊,协调医疗保健服务。此外,糖尿病患病率高,并发症多,涉及生物、心理、社会各方面的问题,全科医学服务能提供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服务。
糖尿病二级预防的目的:对已诊断的糖尿病病人进行治疗,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尽早控制血糖、血压,纠正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
糖尿病二级预防的措施:加强并发症教育和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并发症的危险性及危险因素,告知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调整生活方式,根据病人情况给予适合的饮食指导和运动建议。推广自我血糖监测,教会病人如何监测血糖;对于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应学会如何调整胰岛素剂量。
重点人群是指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或处于一定的特殊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患病率较高的人群,也称特殊人群或脆弱人群。因为医疗预防工作的重点首先应放在这些弱势人群上,故将其称为“重点人群”。
对于重点人群有不同的界定方法。若以性别界定,则女性因有特殊的生理特点、生理周期及生育功能,在这些特定时期较之男性有更多的健康危险因素,故被列为重点人群。若以年龄界定,则儿童与老年人具有更大的生理弱点与危险性,较之成年人而言更容易患病与死亡,所以要纳入重点保护对象。若以职业界定,某些特定工种的职工经常容易受到侵害,因此,是劳动保护的重点。若以患病人群界定,一些主要慢性病病人为终生带病群体,预期将受到多器官损害的合并症乃至死亡的威胁,是需要医护人员长期精心照护的重点。若以心态或社会情景界定,在社会转变时期经历了生活巨变、承受着多种压力的人易发生精神障碍,他们应成为精神心理卫生的重点干预人群。
社区卫生服务是为基层全体民众服务的,其服务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就是服务的中心目标。在一个社区中存在几种重点人群需要具体分析。如为生活社区,居民涵盖了各个性别与年龄段,则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往往为数最多,他们自然就是该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如为功能社区则不一定如此:某工厂应以一线工人为重点人群,某学校可以师生双方为重点人群,某机关可以中年知识分子为重点人群,而某连队则以新入伍的士兵或将要离队的老兵作为重点人群等。
(摘自: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医学临床“三基”训练·一级医院全科医学分册》)
R19
A
1672-7185(2016)07-0015-06
10.3969/j.issn.1672-7185.2016.07.008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