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感城市坐具设计创作与分析
——以橘子洲长凳为例

2016-09-03 10:10:20周辉煌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3期
关键词:樟木桐油长凳

周辉煌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手感城市坐具设计创作与分析
——以橘子洲长凳为例

周辉煌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在总结橘子洲自然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手感设计方法及其重要设计要素的剖析,探讨了手感设计方法在城市坐具橘子洲长凳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手感创作思维;城市坐具;造型

一、引言

城市坐具作为城市重要设施和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形象及特色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工业化的冲击之下,城市坐具同质化趋势严重并成为设计界关注的问题。《日本手感设计》一书从手感设计的角度详细描述了日本的造物理念和工匠精神,笔者将这种设计手法和理念总结为手感设计的三个重要的因素,即:本地的材料与工艺、生活文化与经验的转换(故事性)、独特(地域性的)的形式与细节,这也可以认为是手感设计的三个重要特征。通过总结与研究,笔者了解到手感设计思维方法对于文化性设计作品独特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于是,便运用手感设计思维以长沙市城市坐具作为设计对象创作了长沙橘子洲长凳,并通过概念设计方案,阐明手感设计思维在城市坐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重要价值。

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之称,其山、水、洲、城的城市景观风貌更是独具风韵,正因其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天然独特的城市景观,现在长沙愈发显示出不可抵挡的独特城市魅力。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中湘江江心,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由南至北,横贯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的重要名胜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长沙“山、水、洲、城”旅游格局的核心要素。橘子洲头作为长沙自然景点的典型代表,应当反映出长沙本土的文化特征,要打造橘子洲头的人文印记离不开城市规划从业者的精心设计和规划。橘子洲的休闲座椅毫无疑问是岛上的重要城市设施,其设计质量能直接体现出城市品位的高低。所以笔者选择这样的一款座椅进行设计实践,希望能够引起大家探讨和研究的兴趣。

二、橘子洲长凳设计概念

该作品是安置于橘子洲的一件休憩坐具。橘子洲的鸟瞰轮廓外形独特,令人印象深刻,想必很多游客都曾被其吸引。

图1 橘子洲局部鸟瞰图

长凳由坐面和坐墩两部分构成,长凳的造型灵感来源于橘子洲的局部轮廓,再联想到毛泽东著名词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在轮廓的端部加上了类似“鱼尾”的造型,以形成坐面的整体造型。坐墩部分则是坐面形的缩小加厚版,以体现出敦实的力度感。整个长凳造型简洁、洗练,又不失趣味性。长凳的材料主要由木材、石材以及金属构成,木材采用长沙本地的香樟木或杉木,考虑到用在室外环境,木材部分采用桐油涂饰的表面处理手法,以保留香樟木或杉木美观的自然纹理,石材则采用长沙丁字湾的麻石,材料之间采用螺栓加以固定。

三、创作作品

橘子洲长凳外观尺寸为:宽3700mm,深800mm(两边可坐),高420mm。

橘子洲长凳三视图、效果图如下:

图2 橘子洲长凳三视图

图3 橘子洲长凳效果图

四、设计诠释

以元素提取、类比经验、转化手法与手感诠释四个要素,来分析说明本创作作品“橘子洲长凳”的手感设计逻辑。

表1 “橘子洲长凳”的手感设计逻辑表

1.元素提取

①香樟木、杉木与麻石。香樟木与杉木均为长沙地区常见、惯用木材。香樟木为阔叶木,材质较为坚硬,有特殊香味;杉木为本地重要的速生材,树干笔直,出材率较高。两者作为坐面材料在一定的体量下,均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和舒适的坐面触觉。

长沙丁字湾麻石密度大,质地坚硬,抗酸碱性强,有较好的加工性能,作为坐具的支撑部件材料,能够给人稳定、牢固的感觉。

②桐油涂饰与螺栓连接。桐油作为防腐涂料应用与木材表面以获得透明涂饰效果,是长沙地区惯用的涂饰手法之一。随着工业化涂料的强势应用,桐油的涂饰作用逐渐被弱化和淡忘。在本方案中桐油特殊的色泽和气味,能够勾起人们对于以往使用桐油的相关经验与记忆。

螺栓连接也是长沙地区用于金属与木头之间的常用工艺,螺栓的使用高效解决了金属与木材之间的结合问题的同时,还能把其结构形态进行隐藏,提高了长凳的美观性。

2.类比经验。橘子洲是是长沙市著名景点,其独特的轮廓造型具有很高的可识别性,根据比例进行微缩形成坐具的坐面造型,显得毫不做作。

3.转化手法。橘子洲“长而狭”的轮廓造型,与长凳坐面的基本形状较为吻合,是一种直接类比。

4.手感诠释。加工技术方面,香樟木或杉木加工成木方,进行倒角处理,作线性排列形成坐面,提高了坐面的舒适性与美观性,属于直接经验的转化。通过就地取材把速生材和麻石更多应用于建筑装饰行业的材料应用于坐具制作,并增强了坐具的地域特色;根据“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一著名词句,给长凳增加了“鱼尾”元素,打破了石材“立方体”造型的固有形象,因此又属于价值的转移与文化的投射。

五、小结

在“橘子洲长凳”设计过程中,主要运用手感设计思维方法进行设计创作,论证了本思维方法对于挖掘城市坐具地域特征的重要价值。该设计方法能为设计者提供更广阔、更贴近生活的创意发掘方式,同时还能为文化与景观类产品提供另一种更回应生活的创作思维。

周辉煌(1986.10-),女,汉族,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讲师,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室内设计专业。

猜你喜欢
樟木桐油长凳
A love bench at a bus stop公交站的爱心长凳
同一张长凳,不同的故事
中外文摘(2021年10期)2021-05-31 12:10:38
长凳
金山(2018年6期)2018-07-30 11:44:16
樟木桥抒怀
散文百家(2017年10期)2017-10-10 11:16:22
重器千秋——稀有香樟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桐油脱色精制工艺的研究
溶剂挥发法制备聚砜包覆桐油自修复微胶囊
中国塑料(2016年5期)2016-04-16 05:25:38
极简OSLO椅和VALENTINO长凳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4:4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近代桐油业的研究述评
陕南桐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气质联用分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