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敏
随心潜入“桥” 建构细无声
——以《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
●刘敏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是乘法简便运算定律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时需要克服的难点之一。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常常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如(a+b)×c=a×c+b。在面对乘法分配律变换的不同类型时,更是应接不暇,慢慢地学生就产生了畏难情绪。为了扫除学生思维上的障碍,在教学时,教师要潜心为学生铺路搭桥,合理地架构起支撑点,顺利地让学生思维过渡到理想的节点,并在探索活动中发现、感悟、体验建构概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借助情境这一较为直观的载体,把生动的生活情境融入到教学实践,唤起学生的相关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赋予抽象的算式以鲜活的生命。这样的概念才不会是干瘪、乏味的,这样的知识,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有味、有价值。
例如,在教学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六一儿童节,学生要代表学校去市里参加文艺汇演,需要套装20套,其中上衣每件40元,裤子每条30元,问一共需要多少元?有的学生说,可以先求一套服装的价格是40+30=70(元),再求20套的总价是70×20=1400(元),还有的学生说,可以分别求20件上衣的总价是40×20=800(元)和20条裤子总价是30×20=600(元),再将其相加是800+600=1400(元)。也就是说(40+ 30)×20=40×20+30×20,恰到好处地解释为什么“(a+b)×c不等于a×c+b”,通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在生活中的运用。接着,笔者继续设问“如果套数改变了,利用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总价结果还会相等吗?”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最后把订购的套装数量用“c”来表示,让学生经历了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通过巧妙地变换数,为乘法分配律的构建搭建阶梯。
越是抽象的数学对象,其数学本质越有可能用简洁直观的图形来表达。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利用图形把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在教学时,笔者出示了下图图形,让学生计算该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是:用a×c表示左边图形的面积,用b×c表示右边图形的面积,然后把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加。另一种是:大长方形的长是a+b的和,然后再乘它的宽c,也是整个图形的面积,两种方法都是求它们的面积,所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a+b)× c=a×c+b×c。不仅规范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为理解乘法分配律找到直观雏形。
艺术的语言处理,将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且有趣,利于学生理解接受。有趣的故事串联,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扫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在学生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后,笔者问学生“分配”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就是把(a+b)打开分别跟c相乘。“分”就是分别,“配”就是配对。笔者借机让学生和爸爸妈妈配对,体会母子、父子间的情意。看谁会把一句话“我爱爸爸和妈妈”改成等价的两句话“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此时再联系乘法分配律的计算公式(a+b)× c=a×c+b×c。它瞬间变得鲜活起来,减少了类似“(a+b)×c=a×c+b”的错误。乘法分配律变式练习中最难理解的是隐藏了一个因数后的公式应用,需要学生先找出该因数,再进行公式运算。教学时,笔者让学生观察算式“38×99+38”,学生发现“妈妈”藏起来后,引导学生找到妈妈,学生发现“妈妈”一直都在那里,就是那个默默无闻的“1”,至此巧妙地破解了学生的思维障碍。
教师要成为教学的有心人,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搭建突破难点的阶梯,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体验、去建构!
(作者单位: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孙爱蓉
责任编辑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