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16-09-03 08:06汪莉莉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6年14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升级绿色

文|本刊记者 汪莉莉

在“十二五”期间,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总产值虽然保持了继续增长,但增速持续走低。中国建筑业在整个大环境下已进入产能过剩、市场缩减、竞争加剧、资金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建筑业新常态”。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环境既给建筑行业带来发展新机遇,同时也提出新的挑战。

建筑行业支撑了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既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建筑行业是整个国家的财富之源,也是老百姓安居之所的支撑,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仍然在发展中、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建筑行业未来仍有很多的发展机会。

“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十八大”以来,建筑行业进一步加快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强调走绿色、智能、精益和集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建筑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生产方式粗放、生产效率较低、能耗过高、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与此同时,建造活动与建筑物的运营也是废弃物排放、大气污染、能源与水资源消耗的最重要来源。建筑行业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国家里,它所消耗的资源、能源,造成城市的污染,环境的污染都可谓触目惊心。

我国建筑行业一直存在着建筑用材消耗高、污染大、浪费严重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的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国家宏观政策的扶持和拉动,表现为“外延式、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这已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建材,实行绿色规划、设计和施工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需要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能力,改变生产方式,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应对新形势下绿色发展的挑战。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现状与相对落后的管理与生产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建造模式已经不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手段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与跨越式发展。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发展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将给行业内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在做好施工管理的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兼顾资源环境的保护,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治理,例如噪声、渣土、建筑垃圾、污水、粉尘等方面的处理和防护,因此,这也必将加重施工企业的管控难度和成本。施工企业需要从管理水平及生产技术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以迎接新形势下的挑战。

社会的发展,建筑与人、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将要求更加和谐,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治理与保护也更加迫切,传统的建筑将向绿色建筑转变。绿色建筑将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提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事实上,我国的建筑能耗除了采暖能耗在逐渐的降低,其他的总体建筑能耗一直处在持续的增长状态,相较于全世界不同国家而言,我国建筑节能整体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我国的建筑品质、生活质量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高建筑品质和生活质量,可以说我国的建筑节能以及建筑技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006年,中国颁布了第一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3年,第二版绿色建筑标准也正式出台。截止到去年,全国已经评出了4千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项目,累计绿色建筑面积达到了4.7亿平方米。而在这4千多个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中,设计标识占了绝大多数,多达95%;运营标识项目只有204个,仅占4.9%。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提出了我国将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眼下,信息技术作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它已经成为施工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建筑行业要走绿色、智能、精益和集约的发展之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

技术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与此同时,建筑业从高速增长转到了中速增长,经济放缓倒逼建筑业转型升级,依赖低要素成本驱动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技术创新将是建筑业发展的动力,建筑业已逐步开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IT行业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VR、AR以及建筑行业广为提及的BIM技术,这些技术一边在飞速发展,一边也在与不同行业进行技术上的融合应用。

“互联网+”是近两年来的热词,所有的传统企业都在讨论“互联网+”。对于建筑产业而言,不管是房地产的黄金十年还是建筑产业过去高速发展的十几年内,其取胜的关键是资源获取,如今,随着行业逐步走向资源配置,意味着谁有资源配置的能力谁的效率将会更高,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那么从资源获取到资源配置怎样进行过渡?这一过程需要先进的IT技术,比如BIM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这些技术支撑着整个行业从过去的资源获取向资源配置的发展方向转变,这也意味着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最核心的驱动力离不开技术。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裁贾晓平认为,“建筑产业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它具备诸多特点。首先是聚焦在生产活动,以工程建造,以项目建造为核心的一系列生产活动,包括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运行维护等多个环节。第二是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融合改造。当全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融合,特别是把IT技术作为催化剂融入之后,可以创新出很多新思路、新方式。第三是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人、材、机、资金等产业要素的资源配置。第四是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在线化、数据化和虚拟化。以上这些实际上都是建筑产业互联网的特点。”

BIM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设备、VR等新技术,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将这些IT技术内嵌到生产活动以及一线工人的日常工作中,从而引领整个生产过程的升级,改变并形成新的生产过程。在新的生产过程中,再进行价值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和改造则会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创新。当然,这些商业模式的创新基础在于要形成产业的大数据,当形成产业大数据后,还可以延伸出产业用工平台、机械设备租赁平台、电商交易平台、物流平台、征信平台、金融平台等,这些平台则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当然,这些变化都需要管理模式的升级,包括行业的监管模式、企业的管理模式、项目的管理模式都要发生相应升级。”贾晓平总结到。

通过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建筑工业化的有效融合,可以实现数字化生产加工、装配式施工,更好地保证建筑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控制工程成本,落实环境保护,实现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升级与变革。

当进入建筑工业化时,我们会发现过去的建造过程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强调的是设计、采购、施工、运维;而建筑工业化则只需把部品部件库形成构件库,用搭积木一样的方式来进行建造。进行数字化施工时则需要每个部品部件和传感器、物联网进行结合,在运输的过程中就需要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在现场安装时,所有部品部件能够按时、精准的到达指定位置。在施工现场,利用物联网、视频监控等技术,不仅在劳务管理上实现现场实名制管理,在清晰、规范劳务用工的同时,还使上岗人员安全生产教育更加受控。通过对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对关键设施设备(塔吊、电梯等机具)的监控等互联网应用,不仅使现场设施设备管理更加规范,而且有效地防范了安全风险;通过施工现场质量的监管,不仅规范了质量监督检测行为,还为远程的安全监控、质量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安全监控、质量管理的升级。

当生产过程升级之后,随之而来的监管方式也需要发生变化。行业监管再不是过去简单的监管,而是监管的服务化,要想实现智慧的监管则需要通过行业大数据提供更多的服务,这些数据无论是提供给企业或者是项目部还是提供给行业主管部门,都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准确快速的进行决策。

利用BIM、物联网、智能设备、数字化加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参建各方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还能改变建设参与各方以及与建筑之间相互交互的方式,以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保证施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控制工程成本,落实环境保护,降低经营风险。通过对建造过程的全面感知、互通互联、智能处理和协同工作最终实现智慧建造。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升级绿色
绿色低碳
谈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回暖与升级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建筑行业如何开展员工绩效评估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