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2016-09-02 13:01罗绚丽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旅游业毕业生旅游

罗绚丽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拓宽了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的前景。但是在实际中,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首选选择酒店、旅行社等旅游部门就业的人数不断在减少,同时还有许多已经在旅游行业就业的毕业生频繁跳槽,人才流失率大。分析其原因,找到相应对策对促进学生对口就业,旅游行业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中国开放式国际化旅游概念的形成和旅游市场的不断规范,我国旅游业正朝着世界先进水平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旅游行业是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行业,用人单位比较看中实际操作能力,对于那些旅游业务熟练,能吃苦的旅游专业高职毕业生,企业更喜欢录用,认为他们普遍比本科生工作更安心。

与旅游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恰恰相反,在实际就业市场上,很多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不愿意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或者不把旅游业作为自己的首选行业。对专业的认可度低,存在偏见,认为服务行业就是伺候人的行业,再加上初次就业基本都要从基层干起,很多学生没过试用期就纷纷跳槽,转行率高。

二、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一)企业方面

很多旅游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显现较强的功利性,他们希望毕业生是有着丰富旅游管理经验或旅游从业经验,能很快上手。而高职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良好的发展潜力,但是大部分工作经验是欠缺的。吝惜用人成本、缺乏耐心的人才选拔机制,给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同时,在我国大部分 旅游企业的薪酬偏低,福利体系不够完善,以旅行社行业为例,很多旅行社的导游人员是没有底薪的,即使有也是很低的,这对于刚毕业的学生而言有着不小的经济压力,很多毕业生承受不住,选择离开。

(二)学校方面

1、人才培养定位不准,没有紧跟市场需求

我国大部分高职旅游院校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是沿袭了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影响了学生对自己的定位。有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上没有没有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的课程和培养的技能中很多都脱离实际情况,比如旅游社行业需要的大多是能对旅游线路进行开发设计、销售的人员,而很多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大多是导游人员,产生了一定的脱节。还有就是随着旅游业发展会产生一些新的人才需求比如旅游电子商务、分时度假旅游网络管理、会展旅游等人才,相应的在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此类课程或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

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弱

旅游业是一实践性很强的产业,对专业师资的要求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很多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行业实践能力弱,不熟悉旅游行业的实际运作, 在教学中难免会“就书本讲书” ,对学生的指导也只能做到“ 纸上谈兵” 。重理论、轻实践 ,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对学生实习实训的实践指导也会做不到位。

3、与旅游行业联系不够,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与旅游行业、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深度不够。现有的合作也仅停留在在有关旅游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毕业实习的一些具体层面,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没有太多突破。

(三)学生本身

1、自身缺乏发合理的旅游职业规划

很多旅游专业学生最初就读旅游专业时对旅游专业本身没有正确的认识,由家长决定或学校调剂,还有大部分学生在选择旅游专业时将旅游专业等同于旅游,忽视了毕业后要从事的是旅游职业而非旅游本身。由于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学生在校期间往往会盲目的考各种证书,这些缺乏针对性考证,对毕业后的就业及未来的发展帮助并不大。

2、缺乏正确的就业认识

很多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认可度低,对于服务性行业存有偏见,认为服务行业是低人一等。还有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看到大专毕业后还要从基层服务员做起,而管理他们的管理者可能学历要比他们低,这让他们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另外在就业时,有的学生焦虑、不自信,认为工作难找而找不到工作,及易产生畏难退缩情绪;还有的学生就业期望值高 ,在择业过程中,挑就业城市、就业单位的工资待遇以及工作的岗位,特别看重工资的高低,不想从事一线工作,喜欢轻松高薪。这些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往往造成许多迟迟不能就业的现象。

3、缺乏必要的服务技能和职业素养

大学生普遍拥有较强的优越感。在校期间,往往是眼高手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排斥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因而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难以适应岗位工作。同时,很多毕业生在责任心、沟通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让旅游企业在选聘员工时感到很遗憾。

三、促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旅游企业需要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

1、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建立健全的福利体系

旅游企业可以考虑实行学历-岗位-薪金相挂钩的薪酬制度,充分相信毕业生的能力和潜力,提供其施展才华的岗位和工作;实行能力导向的用人机制,建立绩效导向的考评体系,采用客观、可靠的考核方法,完善用人激励机制,有利于长期留住优秀的毕业生。

另外旅游企业要为员工提供五险一金;同时,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发放节日物资或组织聚会,组织奖励旅游(带家属参加,给孩子提供礼物)等方式,让员工感到有归属感;企业还需要建立一个持续的、有针对性的培训系统,提升员工业务能力,提供晋升通道,同时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树立企业良好的公关形象

良好的公关形象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旅游企业也不例外。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旅游业存在偏见,认为从事服务业是低人一等的,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从事旅游业是吃“青春饭”的,这使得很多旅游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旅游行业。针对这种现象,旅游企业更应该树立良好的公关形象,获得毕业生的信任与支持,提高旅游企业的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为旅游企业赢得良好的生存环境,获得社会的更多认可。

(二)加强学校专业方面的建设

1、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1)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师生都了解人才培养的过程,要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和行业的实际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培养学生的相应技能。而对于行业的发展出现的新的需求,要能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开设课程,制定系统的培养方案。

(2)构建课程多元化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多开设实践环节的模拟培训,开展和带领学生参加技能赛、行业大赛,以“赛”促“技”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鼓励学生考取旅行社、酒店各类资格证书和岗位技能证书,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2、优化师资队伍,提升行业实操能力

要实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必须多渠道引进或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如鼓励教师参加高标准的师资、专业课程培训,参观学习先进院校的办学模式和理念,每年定期到旅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等,以提高现有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可以从旅游企业中引进、聘请高水平的技能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过程,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3、拓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密切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要优化校内实践条件,要建立校内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旅游公司等实习基地,以保证校内的实践教学。主动与相关旅游企业寻求合作,采取联合办学。订单培养、股份办学、集团办学等多种方式,以求达到共赢。合理充分的利用在校外实践基地,相应的部分教学实操内容可以现场教学,增强直观性和操作性,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充实和完善,也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加强其职业素养培养,

1、强化就业指导,合理规划职业

通过开设旅游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让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举办就业技巧指导及模拟面试等,帮助学生完善求职材料。学校就业处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 鼓励学生多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了解行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同时还可以邀请往届优秀的毕业生回校开讲座,座谈等形式,让在校生了解就业实际情况,给与他们生动的职业发展启发和感悟。

2、加强学生专业认知度、转变择业观念

根据我们对往届旅游专业毕业生的随访和调查,我们发现那些优秀的毕业生都是在这个行业做了两到三年以上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坚持和热爱。旅游业是一个实操性很强的行业,要成为管理者如果没有一线的服务技能和实践经验,是无法让你的下属员工真正信服的。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旅游业,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物质水平不断的今天,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增强专业兴趣,提高就业信心。

对于那些存在就业心理问题的学生,老师要主动去了解,进行心理疏导。通过校内外实习和实践中培养他们服务意识、吃苦精神。通过优秀毕业生的案例宣讲,让学生在择业时要降低期望值,不要太在意最初的薪水高低,而要注重个人发展平台,避免和纠正在择业中的短期行为。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的培养

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是综合素质高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需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外出景点实习、著名酒店参观交流,从培养旅游的兴趣中激发对旅游专业的热爱;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如通过小组作业、个人展示等形式提高学生合作与表达能力等;通过成立学生旅游协会,加大实践模块的教学力度,创造更多的企业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实操能力和服务意识。这一系列的举措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打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旅游业毕业生旅游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
最“叛逆”的毕业生
旅游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