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仍有人仰望星空(5)

2016-09-02 11:45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马桥杆子韩少功

朱伟

韩少功最重要的小说就是《马桥词典》。我相信,这部小说的构思应该可以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末,是有关“寻根”的一份花费很长时间的答卷,只不过这份答卷因为他到海南办《海南纪实》,延迟太久而已。

《马桥词典》最早发表在上海的《小说界》,我未注意到。我记得1996年在飞斯德哥尔摩的飞机上,格非在读。我问他写得怎么样,格非很郑重地说,结构很有意思,值得一读。于是,回国后马上向作家出版社的朋友要了一册。读后第一感觉是,少功终于找到一个角度,认真拿出了一份属于他自己,不停留在传奇或舶来表现手段上的答卷。这个“根”,首先是地域历史关系中的定位——马桥,这个他的下乡地罗江边,罗江到汨县段,就是汨罗江。罗江记载着罗人的迁徙史,罗人原居中原罗山,为芈姓分支,到殷商,随荆楚被驱逐西迁甘肃罗山。到周朝,为核心区安全,又逼他们南迁至湖北宜城。春秋战国,楚先灭了罗,又逐其遗民先迁到枝江,后又迁至汨罗。而屈原流放,走的是罗人被驱逐的同样路线,汨罗江为终点。这个历史地理坐标,是《马桥词典》的第一块基石。

在这样的地理坐标上,探究方言与这一方水土,一代覆盖一代的关系就有了意味。作为一个对方言极有兴趣之人,我一直认为,各地遗留的方言其实是珍贵的基因元素,语言其实印证着生活态度。可惜没有,也无法对方言做源流考。西汉扬雄用27年编成的《方言》,本就未能完成归汉前的方言源流系统考,说明探究方言系统根本就不可能。90年代后,《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成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我注意到,翻阅过几册,其中有长沙卷。但其实只是方言对应现代汉语的简单解释,未以文化基因的梳理考察为坐标。《马桥词典》之可贵,却恰是在黑暗中以自身为烛光,认真去探究了的。韩少功提供的是一个作家对这种文化基因的逻辑解读方式,本质上它还是小说。所以,称模仿风马牛不相及的某“辞典”,是真荒谬。

我是认真重读一遍,足够认真后,才体会到其结构其实有缜密的思考。它从罗江渡口辨别地缘,真正进入马桥基因叙述的第一个词是专业医用的“碘酊”,引出马桥第一个具体人物“希大杆子”,体现他自己,作为下乡知青,面对马桥词语的最上层覆盖。土寇称“杆子”,希大杆子是闯进村的外来户,“碘酊”来自他的新学背景,对马桥传统而言,便是“土寇”。在接纳与最终出卖这个“土寇”的因果关系上,马桥人选用的是实用主义。而实际收尾的最后一个人物是马鸣,他也是在希大杆子后,开头实际叙述的第二个人物。他本住“神仙府”,结尾又住进了防空洞,似乎生在世事之外。有意思的是,结尾他的词条是“隔锅兄弟”,怀疑他与马桥另两个代表先后权势的人物本义(原书记)、盐午(本是地主茂公的小儿子,现为暴发户)是“隔锅兄弟”。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出自同一个父亲。他们构成了马桥在被叙述的时空中的权力结构,其父可能都是外来的希大杆子,因为马桥人为获“长生药”,会带上自己的婆娘。而本义、盐午、马鸣之立足,也都是实用主义的结果,只不过方法不同。韩少功这个基因进化的逻辑,我的理解:一、本地基因是被外地不断改造才进步的;二、不同形态的实用在决定优胜劣汰。所以,最后一个词条是“官路”:“马桥以前的官人和罪人,都没有留下名字。”

韩少功

这样一个结构,韩少功要表达的是,对这样一种优胜劣汰的悲悯直至质疑。首先是女人。马桥的女人是无名的,所以她们可以被送到希大杆子那里,仲琪可以请黑相公到床上代劳。女人只有脱离性别才有价值:岩匠志煌的婆娘水水得了精神病,成了“梦婆”才有了价值。本义老婆铁香的父亲九袋爷再洒脱再牛,最终仍被人作弄死;铁香自己再标新立异,也直到死后投生为“黑丹子”,才有价值。她们都能预测或回看了。而一般不写暧昧的韩少功,在这部词典结尾前有意为之,专以一条“嗯”难得地写暧昧,嗯是叹词。

这样一个结构,不实用就必然被淘汰,无论身份。马文杰从抗日英雄变成国民党,从国民党投诚过来,顺应本可为官,侠义心肠却导致他只能选择自杀。其儿子复查,读书清高,“嘴煞”导致罗伯死亡,从脸面出发,便辞了会计工作。清高又导致喜欢他的女子都发咒结了“草箍”,最终只能落魄。地主茂公特立独行,纵有财产,也会被分光,最终气死。其大儿子盐早吃苦耐劳,被人欺负成哑巴;二儿子盐午“怪器”却实用,被人人呵护。其他人更逃脱不了简单的因果:唱发歌的万玉喜欢女人,终被人去势没了龙(阳具),白为女人服务一生。一辈子算计的兆青最后算计到自己头上,死于非命,连脑袋都没了。他最喜欢的小儿兆魁,长大后反其道以阿Q充魁伟,也是自己杀了自己。搬弄是非立足的“呀哇嘴巴”仲琪说了一辈子含糊其辞,终因偷了一块很具体的肉,被当众抓到,也为名声喝黄藤自杀。一身力气的石匠志煌,一生为手艺累,“煌”无非“宝”(傻)气,生个儿子名“雄狮”,轻易就玩日本人留下的炸弹被炸死了。也就是说,各种属于自己的生存选择,终都会被淹没。在“逝者如斯夫”这个语境中,所有个人,无论身份如何,都太渺小了。小说中,铁香父亲九袋爷戴世清有这样一种说法:行时,千人推我我也不倒;背运,万人抬我也抬不起来。什么意思?顺应,构成着前赴后继,一层层的人生覆盖,新变旧,旧变新。

这个结构,完全不必像三岛由纪夫那样,累赘地去写《丰饶之海》的轮回了。这些词跨越了多大时空?《马桥词典》结尾有一个词叫“归元”,九九归一,一也是九。这样的时空里,体会雄狮死时,妇女们安慰水水的“刚刚耍得差不多就走了”是“贵生”;“前世作孽,现世遭罪”,所以杀猪宰羊是“放转生”,杀了可让它们早点转生。《词典》里有一个词“莴玮”,富贵的死人嘴角边会长成的鲜红的菌。我儿时也听母亲说,那叫“香覃”。在万玉、兆青、仲琪,直至罗伯的议论中,不同阶层、人生之价值就在“养莴玮”了。这是多牛的“黑色幽默”!这部《词典》还有最悲怆处,是将“渠”这个古文常用字用于盐早。在《古诗十九首》里,就有“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这个“渠”是他,后来用作沟通,“河者,天生之;渠者,人凿之”。盐早无法与他人沟通,就哑巴了。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阅读理解。《马桥词典》的115个词条,韩少功提供了一个个入口,可供每人猜度其意图,找寻一条条曲径通幽处。理解了这个,你就会明白不易愤怒的韩少功如何也会对指责他“仿制”真愤怒,这部书确实是他前半生的心血呢。(续完)

猜你喜欢
马桥杆子韩少功
韩少功的“根性”
村西的石桥
笑的遗产
河南马桥北马庄矿区二2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及瓦斯含量分带性
超高消防栓(大家拍世界)
被做为绝缘体使用的
从《马桥词典》看民间对词语的二次阐释和误读
解读《马桥词典》中“词条”蕴含的儒家文化
焚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