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瑜函,朱 慧,谭梦晖,项乐源,赵心华,姚洁敏
(1.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上海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上海201203;3.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1203)
·医苑·
“三明治”教学法设计下学生课堂参与分析
许瑜函1,朱慧1,谭梦晖2,项乐源1,赵心华3,姚洁敏3
(1.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上海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上海201203;3.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1203)
“三明治”教学法是医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该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本研究基于学生参与模型搜集学生在“三明治”教学形式下参与课堂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学生对“三明治”教学法有着积极的情感态度;行为参与程度要优于传统课堂;在课后反思和学习策略调整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认知参与,但在讨论中认知参与集中在回忆陈述水平,较少出现假设、评价等讨论话语。
以学生为中心;“三明治”教学法;课堂参与;医学教育
教学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任何教学改革最终将指向学生学习的改进。面对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PBL教学、TBL教学等这些教育圈内的“舶来品”,我们不能不去反问,它们是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三明治”教学法是医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该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促进学生学习。该方法在医学院内广泛应用,究竟开展得如何?哪些证据能反映学生的学习变化?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形成跨学科研究团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三明治”教学法是一种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交替出现的教学设计,被称之为医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该教学法将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结构打散,中间穿插小组讨论、小组交叉讨论、小组汇报等。这样的教学设计就像把面包切成很多片,中间夹杂香肠和奶酪,与三明治的结构甚为相似而命名为“三明治”教学法。[1-2]
“三明治”教学法背后的设计与学习心理学有着密切关系。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发生受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经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学习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的过程,课堂学习中只有融入个人的学习阶段学习才能真正发生,教学才能有效。基于学生的记忆特征、注意力广度以及高校学生学习的特点,“三明治”教学法每20-25分钟穿插设计学生的集体学习阶段和个人学习阶段。集体学习包括教师的讲授、小组汇报等形式,在集体学习阶段将提供高密度的信息。个人学习包括小组讨论以及小组交叉讨论,所有的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教师设计的任务中。据此设计的“三明治”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三明治”教学环节设计
在“三明治”教学中,教师的开场白对于整个学习过程起到决定性作用。其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随即,明确学习目的和讨论问题,制造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氛围。小组讨论A则是整个学习安排中的第一个个人学习阶段,围绕教师设定的问题进行讨论,时间一般在20-25分钟。小组交叉讨论环节则是在新的小组中向小组成员分享上一轮小组讨论的内容,“教会”他人本组讨论的问题,并就各小组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学生汇报阶段,学生再次回到原小组,并推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随后,教师针对各个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实际应用问题引发学生下一轮的思考和讨论。小组讨论B,也被称之为“金鱼缸”环节。各组派出一名同学组成新的小组参加讨论,其他同学也可参与到讨论中。最后,学生对此次学习提出自己的评价和改进意见。
整个教学设计摒弃了教师占绝对地位的讲授,最大限度让位给学生的个人学习,在环节设置和时间节点的把控上有效遵循学生学习时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三明治”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首见于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到海德堡大学进行了学习,随后在国内医学院进行大量推广。
2014学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中药药理学、内经等课程中进行了“三明治”教学的试验。本次研究着重分析中药药理学课程第一次开展情况。
(一)课程性质及班级情况
中药药理学是中医学专业临床(七年制)必修课,共36学时。试验班级是大四学生,共18人,前期已经修读过中药学、药理学等相关课程,均是在得知课程中会融入“三明治”教学后自由进行的选课。选用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药理学》作为教材。
任课教师在第5、8、10次课上安排了三次“三明治”教学,每次3课时。除此之外,该课程其他课时均采用传统授课方式。三次“三明治”教学的内容分别是“泻下药”“祛风湿药”“补虚药”三个章节,内容难度相当。根据“三明治”开展的要求,每节内容教师将设计4个问题供4组讨论,讨论题目将在课前告知学生,由学生自主准备,同时配备学生助教1名辅助学习。18名学生在上课时将被随机分成4组,每组4-5人。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框架
中药药理学作为基础必修课,学生普遍反映有三难:难学、难记、难用。教师则表示:学生课前准备少,课中听一听,课堂中的提问讨论最后沦为集体逃避或者师生个别间的交流,学生参与普遍较少。任课教师希望能通过“三明治”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增加课堂互动,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基于此,2014年由教师发展中心牵头组建跨学科“‘三明治’教学课例研究团队”,试图通过“课前讨论——课中观察——课后访谈与反馈”全程跟踪的研究形式,从学生课堂参与的角度来测评“三明治”教学法的效果。
之所以选择学生参与作为切入点,是因为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参与与学生学习成绩、辍学率等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参与主要包括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三个维度。行为参与是指与学习活动、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相关的参与行为;情感参与主要是指学生对教师、同学、学校等的积极或消极的反应,如学生的归属感、愉悦感和依赖感;认知参与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上的坚持度、深度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学习中的自我调节等。[3-5]
本研究侧重探讨课堂层面的学生参与,行为参与主要关注与讨论的相关行为,例如学生的发言、倾听、做笔记等可观察行为;情感参与侧重探讨学生对“三明治”教学的参与意愿、学习收获、同伴对学习的帮助等;认知参与关注学生课堂讨论及对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和调节等元认知策略。
(三)课程设计与开展
1.基于教学目的的问题设计
第一次“三明治”教学选择“泻下药”这一章节。本章节的目的主要有:(1)掌握以大黄为代表的泻下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掌握大黄发挥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与具体研究方法。
根据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设计了4个问题供小组讨论,分别是:
(1)大黄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用药理学的相关术语详细描述泻下作用的机理有哪些?简单说明可以通过什么事实方法来验证大黄泻下作用?
(2)用药理学的相关术语详细描述大黄对消化系统的药理作用除了泻下作用之外还有哪些作用?发挥这些作用的有效成分是什么?简单说明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
(3)用药理学的相关术语详细描述大黄对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有哪些药理作用?发挥这些作用的有效成分是什么?简单说明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
(4)中药泻下药的分类与西药导泻药的分类的差别?这种差别说明了什么问题?大黄对泌尿系统的作用与利尿药的作用有哪些区别?大黄发挥不同药理作用时有哪些影响因素和注意点?
2.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主要是通过教学助理将讨论的题目提前两天告知学生,由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并将自己搜索的文献上传至公共邮箱,供其他同学参考。同时,教师还设计课堂讨论的评价表,由观察者来对每位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评分。
3.课中讨论
“三明治”教学法的开展是一套相应流程化的操作。根据教学目的和班级学情,本次课程主要包括分组讨论、小组交叉讨论、小组汇报、教师总结。具体开展过程及时间安排参见图2。
(四)研究设计与方法
图2 “三明治”教学环节设计及分组示意图
根据本研究的框架,学生课堂参与的证据可以表现为参与的三个维度。结合各类研究方法的特点,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搜集上述三个维度的“证据”。
1.课堂观察及设计
本研究将借助观察工具,深入课堂教学的自然环境中实施观察,并侧重搜集学生行为参与方面的证据。观察点集中于学生讨论时的发言、倾听、做笔记等可观察行为。同时,“三明治”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学生课前的准备,因而将学生课前准备情况也纳入课程参与之列。随之形成了与“三明治”教学各个环节对应的观察表(如表1所示)。
在课堂观察中我们仅对某一个环节学生的整体状态进行分类,以减少瞬时判断的压力和失误。在正式观察前对观察员进行培训,以了解观察表的使用原则等。
2.访谈与问卷调查
课堂观察只能观察到学生的外显行为,对于学习而言这可能仅仅是冰山一角,学习中认知等内隐性的心理活动很难观察。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让学生报告自己的学习体验。访谈和问卷调查侧重反映学生对“三明治”教学的态度、学习中的困难及应对等,这可作为学生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证据。主要问题包括:
*本次课中你有哪些收获?是否愿意再次参与?
*在学习准备中,你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
*你认为本次课程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
表1 课堂参与观察框架
(一)传统讲授型教学与“三明治”教学课堂互动对比分析
选择由同一教师采用讲授法教授解表药和采用“三明治”教学法教授泄下药的录像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解表药选择新授内容中的43分钟和泻下药中学生讨论的28分钟录像。此次对比分析重点关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两个方面,如问答、对话交流等。首先由一名转录员对录像中的互动话语进行转录,为了尽可能还原课堂的原貌,对应答性的语气词,如“哦”“对的”都进行完整转录。随后,由另一位转录员进行核实。
通过分析发现,在用讲授法教授的43分钟授课期间,教师共提出8个问题,引发学生2次集体回答,其他问题教师均在等待4-5秒后自己解答。这期间生生互动为0次。在“三明治”教学中,师生互动4次,生生互动共114次。
(二)“三明治”教学课堂行为参与分析
对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发现,学生整体参与情况较好。无论是在小组讨论还是小组交叉讨论环节,都有超过70%的学生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见表2)。其中积极型的学生在交叉讨论环节占比要略高于小组讨论环节。在这两个环节,除了讨论发言,学生的参与行为更多地表现在倾听、做笔记两方面。
总体而言,相比传统讲授型课堂,“三明治”教学形式下生生互动次数要远超于讲授型课堂。从课堂观察结果来看,学生行为参与状态也要优于传统讲授型课堂。这一变化源于教学方式的改变,甚至于可以说是“三明治”教学形式对学生发言的强制要求。而互动的质量究竟如何,仍需进一步分析。
表2 小组讨论参与状态分析
(三)“三明治”教学课堂认知参与分析
学习的发生是一个认知参与的过程,其程度的高低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回归学生讨论,我们更关注讨论中学生“说了什么”,这将更多反映学生参与的质量。本研究试图从话语意义分析的角度来揭示学生认知参与的情况。根据学生讨论的内容及话语在讨论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将学生间的对话分为三类:发问、应答、引导(见表3)。
表3 课堂讨论话语类型及其含义
在以上三类语言中,研究者认为发问、应答是讨论中的主要形式,能较好地反映学生讨论的深度和认知卷入程度。根据话语在讨论中的功能及其内涵,在参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之上,本研究将学生的应答类话语分为:呼应、回忆/陈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结合中药药理学的学科特点,将各类话语进行如下解释(见表4)。
本次分析随机选取C组小组讨论的114条话语。根据话语分类框架,首先由两名观察者进行背对背话语文本分析,再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就分歧点进行讨论并最终达成一致。
通过分析发现,讨论中引导类话语占14%,主要是确认小组讨论的任务、讨论进程两方面。问答类话语约占86%,其中应答类话语占80.7%。在应答类话语中,主要以陈述及知识点的回忆为主,约占68%,达到理解层次的仅占应答类话语的18%,仅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实验假设(见图3)。
表4 课堂讨论应答类话语的类型及含义
图3 课堂讨论应答类话语分析
综观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对已有知识点的提取或现有知识的分享占绝大部分,较少涉及深层次的理解。小组并没有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小组成员更多的是在各自记各自的讨论内容。
通过访谈发现,在谈及参与“三明治”教学的收获时学生表现出对自身学习的反思和改进,主要表现在:
(1)课前准备的反思与调整:第一次课堂观察发现有近30%的学生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文献整理,在经历了一次完整的“三明治”教学后,学生在资料搜集与整理上表现出较多的反思。在访谈中有学生表示要“有针对性的调查这些问题”“需要做的东西更多,自己需要提前准备好,所有东西都要提前准备好”“自己要有一个整理梳理的过程,不然的话,自己脑子里一团乱,根本没有办法跟别人讲”。
(2)学习策略的借鉴与调整:小组讨论是一个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思维外显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创造了同伴学习的机会。在后续的问卷调查中,有95%-100%的学生表示同伴学习“比较有帮助”或“非常有帮助”,有学生反馈“起先看到一个同学资料整理得特别好,重点他那里就是用黑体字加粗的,以后整理资料要像他那样整理”。在小组汇报阶段,面对较强的信息量,学生也建议“在汇报时,稍微在上面打几个关键词,现在他可能讲了很多,我听得有点混乱”。
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调节被视为一个高级的认知过程。在经历了一次完整的“三明治”教学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表现出较高层次的反思和认知参与。
(四)课堂情感参与分析
课后问卷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三明治”这种教学表示感兴趣。约有94.44%的学生对“三明治”教学形式表示“非常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100%的学生表示愿意再次参与“三明治”教学。在课后访谈中,学生认为“三明治”教学相比传统的讲授式,形式新颖有趣,互动性较强,能调动积极性。在学生的课后反馈中,同学用“这是需要活动自己脑筋的课堂”“新鲜、刺激、兴奋、紧张”来形容“三明治”教学,并提出“期待下一次的学习”。诚然,这样的课堂对学生课前和课中都提出了要求,但学生纷纷表示“能承受这份压力”。
在“三明治”教学形式下,学生的参与从数量上得到提高,课堂变得“热闹”了。然而,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的分析来看,这种“热闹”并不是肤浅、华而不实的表象,学生在课堂上能真正“卷入”到任务之中。然而,教学方法本身并不能产生直接的教学效果,其核心在于教学设计和实施。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在“三明治”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以下几方面将影响学生课堂参与。
(一)问题设计:“三明治”教学设计的核心
“三明治”教学法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着教师事先设计的问题展开,问题的设计直接引导甚至于主导整个讨论过程,影响讨论的质量。就此次小组讨论的话语分析来看,陈述性以及知识点的回忆占绝大多数,理解性话语不到20%,鲜有如应用、假设、评价等更高层次的认知参与。这其实与问题的设计有密切联系。反观四个讨论问题,可以概括为“是什么”的问题。问题设计更多的是集中于知识的搜寻,并未对学生提出假设、评价等认知要求。
问题设计是影响“三明治”教学实施效果的关键。高质量的问题设计应该是能引发学生进行高层次认知参与。教学前对各问题进行认知分析,将助力“三明治”教学的开展,真正实现其优势。
(二)学生能力分析与匹配,提供脚手架支撑新教学形式推进
“三明治”教学是一种任务驱动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取决于学生的课前准备和课堂参与。对于习惯了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学生而言,在最初接触“三明治”教学时会感到无措:不知道如何搜集资料、不知道如何参与讨论、小组讨论缺少角色分工等。在本次试验中发现:在有限时间内,讨论开展往往会陷入无序低效状态。除了形式不熟悉,也与学生课程准备有关,问题集中表现在文献搜索方面。虽然学生已经修过文献搜索相关课程,但落实到具体研究问题上学生仍普遍反映文献搜索有困难,且搜索的文献不完全符合要求。
对于教师而言,开展任何一项教学改革前,分析学生所需求的能力与学生现有能力间的差距,并设计相应的脚手架,可为学生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提供保障。
(三)明确各环节学习任务与要求,避免肤浅化学习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小组汇报环节出现了不倾听汇报而讨论本小组汇报内容的现象。原因一方面在于时间紧张,小组展示交流的压力强化了学生课堂中的不参与行为,后续学生访谈也证实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从教学设计角度来看,相比前两次讨论环节,小组汇报环节并未对他组的倾听提出要求。小组汇报的低/不参与导致学生对他组讨论话题学习的肤浅化。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并未进行过多的干预。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的教师,在“三明治”教学中并不意味安排时间给学生讨论就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相反,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在教学组织中,应该凸显教师组织者的角色,及时明确学习要求并对学习过程进行调控。
本研究得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杨向东教授悉心指导,特此表示感谢!
[1]黄亚玲,马建辉,彭义香,蔡馥丞. Sandwich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 医学与社会, 2008(3):56-57.
[2]KADMON M, et al. Das Sandwich-Prinzip - Einführung in Lerner zentrierte Lehr-Lernmethoden in der Medizin[J]. Zeitschrift für Evidenz, Fortbildung und Qualita··t im Gesundheitswesen, 2008, 102(10):628-633.
[3]FINN J D. Withdrawing from school[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9, 59(2):117-142.
[4]FINN J D, COX D. Participation and withdrawal among fourth-grade pupils[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92, 29(1):141-162.
[5]FREDERICKS J A, BLUMENFELD P C, PARIS A H. School engagement: Potential of the concept, state of the evidence[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4, 74(1):59-109.
The Application of Sandwich Principle and Student Engagement
XU Yu-han1,ZHU Hui1,TAN Meng-hui2,XIANG Le-yuan1,ZHAO Xin-hua3,YAO Jie-min3
(1.Center for Faculty Develop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2.School of Pharmacy,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3.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Student engagement is essential for learning.As a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medical education,Sandwich Principle encourages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tentatively applied Sandwich Principle to the course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ey finding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students tend to adopt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Sandwich Principle;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didactic teaching,the level of behavior participation is higher;the level of cognitive participation in reflections on learning process is high,while the cognitive participation in discussion focuses on recalling.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Sandwich Principle;Student Engagement;Medical Education
2015-08-15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预算内科研项目(项目号:2014JX05,2015JX09)
许瑜函,1987年生,女,湖南桃源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研究见习员,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课堂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朱慧,1986年生,女,上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发展与教育管理;谭梦晖,女,1969年生,山东海阳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为中医药学教学与科研;项乐源,1978年生,女,浙江宁波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专业发展;赵心华,1981年生,女,北京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医传统文化和黄帝内经理论;姚洁敏,1979年生,女,江苏常州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三明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