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云,张 健,王厚雷,侯 佳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侯云1,张健2,王厚雷3,侯佳4
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根据体育锻炼的特点和锻炼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探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让大学生了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改善体质等身体方面的影响,同时还能够提高自信、交际能力、自身意志力等心理方面的影响。
体育锻炼;大学生;身心健康;研究
健康是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有病就是不健康”。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除身体上的无碍外,还包括了人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和道德健康。现如今,谁都无法自信的称自己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因为健康本就包括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因而人的活动也就包含了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内容[1]。
对于现在已进入青年期的大学生,各个方面都已日益完善和成熟,整个机体充满朝气。由于大学生自主性较强,在可自由安排自我生活的同时,因自制力还较为薄弱,造成他们生活方式单一,生活不规律。这些因素在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尽人意。心理素质差,意识不坚定,优柔寡断,轻率武断等。面对暴露出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应积极地运用合理的手段分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并努力改善身心健康[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强壮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可以活跃身心。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山西师范大学在校2012级各个学院大学生,男生200人,女生200人。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对山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认识、活动时间、锻炼内容、锻炼结束后的身体与心理的感觉等方面设计相关问卷。同时对问卷的发放、回收内容进行实际的可信度检测。
1.2.2文献资料法通过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西部书城、互联网等途径查阅了体育锻炼对身心的影响等相关方面的国内的科研论文、期刊、杂志、等,经过搜集、研究分析、综合整理相关内容,提炼其中可供借鉴的思想理念和科学方法,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
1.2.3数据统计法对回收问卷进行简单数理统计处理。
2.1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认识
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3]。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道德健康等。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表1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与健康的认识
从表1中可以看到男生对健康了解的占12%,不了解的占8%,较了解的占80%;女生对健康了解的占9%,较了解占63%,不了解占29%。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男生经常锻炼占80%,偶尔的占15%,不参加的占5%;女生参与的占12%,偶尔占40%,不参加的占48%。从表1中可以说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与健康的认识是不够了解的,对健康的全面认识的学生是少之又少的,但是同时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却也不一样,男生大部分都踊跃地参与体育锻炼,参与自己兴趣所在的不同的项目,其余由于各种原因偶尔或者几乎不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由于男生与女生之间的生理结构不相同,导致女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不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不明白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不了解体育锻炼给身体带来的哪些影响,从而忽视身体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同时男女大学生在踊跃参与锻炼的同时却没有注意体育锻炼时的健康问题,如:运动时饮用冷水、运动时保暖、运动后的冷水洗漱等细小的问题给身体带来巨大的伤害[4]。调查过程中发现他们普遍地认为,跳的高、蹦的远、耐力好就是身体好,却没有注意到其他方面的健康,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往往容易遭受忽视。同时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运动兴趣上面,没有因为需要健康而进行的。一些大学生是在体育课、学校的要求等外在压力下而被迫接受体育锻炼的,除了参加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外,再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课程结束了体育锻炼也终止了。
2.2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锻炼动机和效果的调查
表2 大学生的运动动机与锻炼效果
从表2中发现大多数的男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个人兴趣所在,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减肥;其中男生强身健体占20%,减肥占8%,兴趣占47%,发泄情绪占25%;女生强身健体占15%,减肥占60%,兴趣占12%,发泄情绪5%。参与锻炼的效果男生82%心情愉快,13%情绪激动,还有5%没有感觉;女生心情愉快占25%,情绪激动在65%,无感觉占10%。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是以球类居多集体项目的,以个人兴趣为主,强身健体、发泄情绪为次要进行的锻炼行为,来满足身体需要的体育锻炼需求[5]。女生的体育锻炼大多数是因为学校开设的体育必修课程。或者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而有目的地进行的追求性体育锻炼,主要的动机是减肥。而他们选择的体育锻炼方式是根据自己喜欢的运动,对于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热情,从而选择不同的锻炼方式。
不管大学生是根据个人兴趣还是有目的地进行体育锻炼,参与体育锻炼的效果都是相当明显的。主要在于男大学生,在参与自己喜欢的不同项目时都能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身心能量,包括情绪、意志力等,而女大学生相对而言比较不明显。女大学生没有全身心的投入锻炼,而是有目的进行,使其变得枯燥,缺少当代大学生所应有的激情,在学校、体育课的要求等外在压力下接受体育锻炼,形成了被迫的体育活动。
2.3体育锻炼对身体产生的影响
2.3.1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产生的作用
表3 大学生对身体形态的态度
从表3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喜欢对自己的身体形态进行锻炼,男生喜欢占73%,不喜欢的占27%;女生喜欢占84%,不喜欢占16%。想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让自己有个好身材、好身体。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一个健康、强壮又匀称的好身体,强化肌肉,强健体格,让男生有个充满活力而又匀称的身体。帮助女生塑造一个健康又苗条的好身体,使之拥有紧致而又匀称的身体曲线。
2.3.2体育锻炼对协调性、灵敏性的作用
从表4中可以看出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男生占86%,不经常参与的占14%;女生经常参与的占82%,不经常参与的占18%。参与体育锻炼之前与之后的对比有着明显的效果,没有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身体会显的笨拙、不灵活,而在长时间的体育锻炼之后身体的协调能力、灵敏性会增加。体育锻炼是由各种各样动作的组合和身体的配合来完成的。完成动作的组合就需要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的配合,就像我们在正常情况下的走路,左右协调,不会出现同手同脚的现象。参与体育锻炼,如健美操、体育游戏等,通过各种各样的动作来完成复杂的组合,提高身体协调能力[6]。运用各种活动内容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在提高身体灵敏能力。
2.3.3体育锻炼对肺活量产生的作用
表5 大学生体育锻炼对肺活量的认识
从表5中可以看出大学生4年时间肺活量的变化,男生基本不变占25%,小幅度提高的占68%,明显提高的占7%;女生基本不变的占88%小幅度提高的占10%,明显提高的占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不经常参与锻炼的有着明显的区别,男生的变化很明显,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每一年的学校安排的体能测试中。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是反应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应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它对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锻炼需要坚持不懈,才能对身体有着好的影响。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肺活量,增加肺通气加深呼吸力量提高肺的通气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机体的氧的利用能力[7]。
2.4体育锻炼对心理的影响
2.4.1体育锻炼对自信心培养的作用
自信是对自我能力确信,是自我的价值的表达。我们的学习、生活都是以自信心为基础。培养和形成自信心离不开具体的活动,体育锻炼是培养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从表6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信心男生占82%,女生占53%;而认为不会提高的男生占18%,女生的占47%。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能够培养自信心,在体育锻炼中伴随着成功与失败,成功与失败是任何参加体育锻炼者都会遇到的。经常地在体育锻炼中取得胜利,更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体育锻炼还能激发人的进取精神。体育锻炼者通过参加伴随着成功与失败的体育活动,可以激发人的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通过成功与失败,竞争与拼搏,磨练意志,激发斗志,渴望胜利的曙光,学会接受失败和不怕失败。积极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奋起迎头赶上的勇气。在生活和学习中立于不败之地。
表6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培养自信心的认识
2.4.2体育锻炼对性格改善的意义
表7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性格影响的调查
从表7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性格的改善有很大的影响,明显的改善男生占74%,不明显的占26%;女生明显的占72%,不明显占28%。其中男生74%,女生72%的认为选择集体性的体育锻炼方式和他人的帮助发现自身性格的不足之处,通过集体运动方式和与人交往过程中慢慢地改善。
人的性格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人们的生产活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人的受教育阶段,性格主要是受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大学校园是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性格在人的个性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显著标志。体育锻炼中所必须的团结协作会渐渐磨灭当代大学生思想中严重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2.4.3体育锻炼对意志品质的意义
表8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意志品质影响的调查
从表8中看到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的男生占64%,女生占20%;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男生36%,女生80%。大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徘徊。通过失败,人们可以聪明起来,通过总结经验,全面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很明显表现在与经常参与的男生和少部分的女生。体育锻炼是一个与疲劳做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与竞争对手进行体力与智力争斗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投入成本的过程。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很难坚持到底。
毛泽东曾说过“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意志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而是人通过后天的锻炼磨练出来的。体育锻炼是磨练大学生坚强意志的最好方式。在成功与失败间徘徊、枯燥无味、屡次反复是体育锻炼的特点,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艰苦性。从事体育锻炼时,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疲劳和酸痛。更有甚者,会产生痛苦的感觉。想要长期的坚持下去就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坚强品质的目的。体育锻炼提高人的意志品质的功能也就在于此。
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生命。缺乏运动的生命是短暂的。这一点已被无数人和无数的实验所证实。从表1、2中看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与健康的了解认识不够,不了解体育锻炼时应注意的健康问题和对忽视除身体健康外的其他的健康。而大学生的锻炼动机大部分是兴趣爱好,且达到自己所需的锻炼效果。从表3、4、5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是想通过体育锻炼而达到自己心中的理想的身体形态,提高大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和身体的协调性,从而对外界的刺激能更准确地、迅速的作出反映,同时能加强呼吸力量,增加肺活量,提高氧的利用能力,满足大学生在生活中与运动中对氧的需求。从表5、6、7中可以看出体大学生通过坚持不解的体育锻炼所取得胜利的有助于培养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还认识和反思体育交往过程中由性格所引起的不足之处,来改善自身的性格。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应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只有足够的身体运动量才能提高体质,更好的预防某一个因素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影响。合理的调整自己的时间。熬夜和晚睡都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调整作息时间有助于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拥有饱满的精神,同时也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和学习效率,有益身心健康。努力学习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积累一定的理论知识可以促进我们更好更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努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钱建龙.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
[2]董宇.浅谈影响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3.
[3]许砚田,魏亚栋,毛坤.体育与健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8.
[4]李洪滋.运动与健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
[5]沈幼伟,郑凤珍.关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研,2002,23(03):45~46.
[6]陈齐.高校体育对大学生性格塑造的研究[J].体育与艺术研究,2010,(29):224.
[7]赵立.体育锻炼与意志品质[N].中国体育报,2006.07.12.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HOU Yun1,ZHANG Jian2,WANG Houlei3,et al
Physical exercise influence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Therefore,the 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r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s during exercise.Let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can not only physical fitness,improve the physique and physical effect,but also can improve self-confidence,communicative competence,their willpower psychological impact.
Physical exercise;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Research
G807.4
A
1007—6891(2016)03—0044—03四川体育科学2016年(第35卷)第3期SICHUAN SPORTS SCIENCE Vol.35,No.3,2016
10.13932/j.cnki.sctykx.2016.03.11
2015-10-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TY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JC890036);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023);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青年项目(GST201460);2015年西北民族大学田野调研项目资助;西北民族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资助。
1.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041000;2.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730124;3.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南京 江苏,210023;4.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系,天津,300381。
1.Institute of P.E.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Shanxi,041000,China;2.Institute of P.E.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Lanzhou Gansu,730124,China;3.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210023,China;4.Deptment of P.E.and Sports Training.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s,Tianjin,30038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