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霞(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朱光辉(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编辑|覃静
小探脚秘丫健康
文|崔霞(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朱光辉(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编辑|覃静
你在意过宝宝小脚丫的健康吗?如果你以前没有想过,从现在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入它吧!
宝宝的小脚丫如果不出现问题的话,往往被家长忽略。其实,脚的健康关系到全身的健康。现在我们就随着宝宝的小脚丫一起,来一场探秘旅行,了解它的秘密,看看它在成长过程中的遭遇以及呵护它的方法吧!
宝宝的脚结构复杂,主要是软骨和一些小骨头。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头骨化成型的过程就开始了,并且一直持续到6岁,此时骨组织构造就和成人差不多了,但完全骨化还需要等到14~20岁。
在宝宝出生的最初3个月里,小脚丫长得很快,一个月可以长1.5毫米。3~6个月的时候,小脚的发育开始慢慢缓下来,一个月可长1毫米,以后逐渐减慢。2岁半的时候,宝宝的小脚长度便已经是成人的一半了。当宝宝长到9岁后,小脚丫将迎来另一个快速生长期,这个生长期大约到18岁结束。
宝宝4岁以前,足弓尚未开始发育,足底看上去还是扁平的,很容易被误认为扁平足或者扁平外翻足,实际上这不过是一个生理性的扁平足阶段。4岁以后,宝宝的足弓会逐渐出现,一般到8岁左右足弓可达到成人的水平。
足弓是由足部的骨骼、韧带和肌肉共同构成的向上凸起的弓。人体的这个小小“装置”作用却不小。足弓是人体很重要的减震系统,当宝宝跳跃或从高处跳下时,足弓的弹性起着缓冲震荡的作用,可减轻落地时对全身骨关节尤其是对头部的冲击力。另外,宝宝长时间行走时,足弓的弹性可对身体重力下传和地面反弹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不止如此,它还能保持宝宝足底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
人们常说,“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健身先健足,足健体自壮。”可见,脚是反映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中医认为,足部是多条经络的聚点,包括3条阳经(胃经、胆经、膀胱经)的终止点和3条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起始点,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此外,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是全身器官的一个投射区。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保健“特区”,因此,宝宝身体出现的很多状况都跟小脚丫息息相关。家长通过刺激宝宝足部经络、穴位、反射区,可达到帮宝宝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想让宝宝的小脚丫更健康,按摩、足浴,选双合适的鞋子,这几点都很重要。
足部按摩,强身健体
小儿足部按摩,就是通过按摩刺激足部的相应穴位及反射区,起到预防、治疗儿科疾病的功效。宝宝的脚底分布着与身体脏器相关的血管和神经,还有许多穴位,按摩脚底可以帮宝宝疏通经络,使气血顺畅,生理机能恢复正常,从而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预防疾病。
不止如此,通过足部按摩刺激宝宝足反射区,还可以治疗儿童发育迟滞、早期脑瘫、反复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厌食、多汗、消化不良、营养不良、尿频、遗尿、睡眠障碍等多种小儿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的疾病。
平日里妈妈可以在宝宝每次沐浴后或睡觉前,给小脚丫一次足底按摩。但因为小儿足部按摩的手法、方向和轻重都有讲究,如果按摩不当,轻则没有疗效,重则会让宝宝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所以,家长可以平时要在家给宝宝做保健性的按摩,在睡觉前将宝宝的小脚底擦红、擦热就可以。
防治疾病,足浴有方
足浴可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体质差或生病的宝宝适当进行足浴也能起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特别是中药药浴,借助药、热的共同作用,可加速宝宝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功效堪比吃药。对于吃药困难的宝宝,通过足部药浴,不失为一种给药方式。
足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水温不宜过高,一般应控制在38℃~40℃,如果水温过高,宝宝足底的韧带遇热会变得松弛,使正常的足弓受到破坏,从而造成扁平足。
●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 泡脚时或泡脚后应及时让宝宝喝水。
● 药浴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鞋,一定要合脚
鞋子穿得不对,宝宝的小脚丫就要受委屈,给宝宝选合脚的鞋可是有学问的。妈妈需要根据宝宝的脚形选鞋,即鞋的大小、肥瘦及足背高低等进行选择。
● 刚学走路的宝宝鞋底不要太硬,适当软一些,把鞋底弯曲,鞋尖能够到鞋底就好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对折。
● 鞋底要宽大,并分左右。对于已经掌握走路技巧的宝宝来说,鞋底要稍微有些硬度,可以帮助宝宝纠正走路姿势。
● 两岁前的宝宝最好穿高帮鞋,可以保护脚踝。
● 鞋子的材质要选择舒适的透气材料,比如羊皮、牛皮、帆布、绒布。最好不要穿人造革或塑料制成的鞋子。宝宝的新陈代谢快,脚丫流汗多,长时间穿不透气的鞋子,容易让细菌粘上小脚丫。
● 宝宝的小脚发育较快,平均每月增长1毫米,买鞋时,尺寸应稍大些,但绝不能过大,此外,及时更换新鞋也是很重要的。
孩子不喜欢穿袜子,喜欢光脚,可以吗?
A 光脚丫可以促进孩子的感知,是发展触觉的一种方式。所以,只要在温暖、干净、安全的环境下(室内温度不低于20℃),光脚丫是可以的。
孩子从小就一直穿着袜子睡觉,这个习惯好吗?会不会让脚不透气?
A 穿袜子睡觉不是一个好习惯,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如果袜口太紧还会造成孩子的肢体末梢循环障碍,反而造成脚丫冰凉。另外,孩子处在快速生长的时期,生长主要的时间就在夜间,过度束缚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不利于宝宝触觉感知的形成。
南方的孩子除了冬天,其他时候都不穿袜子,脚脏了也直接用自来水冲洗,这样做可以吗?
A 在适宜的温度下(室内温度不低于20℃),在干净、安全的环境中,身体健康的孩子不喜欢穿袜子是没关系的,但是,小脚丫最好要用温水清洗,用自来水等比较冷的水洗脚,可能会引起脚部血管的剧烈收缩,进而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的不适。
孩子的小脚出汗多、有异味,正常吗?
A 孩子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新陈代谢旺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很健全,所以出汗较多,加上脚上的汗腺分布较多,脚丫出汗多也是正常的。由于汗液含脂肪酸,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会产生特殊的气味,故而引起脚臭。平时注意保持孩子的皮肤干燥和脚部清洁,每天清洗,勤换鞋袜。
宝宝的小脚丫在不断成长,可在成长的道路上,它也会遇到一些感觉不舒服的“遭遇”,究竟哪些“遭遇”会成为它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又该如何避开它们呢?
扁平足
扁平足可分为功能性和病理性两种。功能性扁平足看上去脚外形扁平,足弓小,是由于软组织肥厚造成的,宝宝正常的走、跑、跳都不受影响。病理性扁平足的足弓作用会减弱,走、跑、跳都会受到影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会感觉小脚丫疼,长大成人后,劳动能力也会受到一定限制。如果4岁以后孩子的足弓仍然很浅,建议到专科医院就诊,以排除扁平足。
除少数与遗传有关外,大多数宝宝的扁平足是由于后天因素导致足弓的韧带、肌肉松弛而造成的。常见的有以下原因:
● 小脚的肌肉、韧带缺乏锻炼,力量不足。如宝宝长时间穿过小的鞋子,会影响脚的肌肉、韧带发育,以致足弓的正常发育受阻。
● 小脚的肌肉、韧带过度疲劳。如果家长让小宝宝长时间地行走、站立,有可能造成宝宝扁平足。
● 疾病的影响。宝宝先天性足部有疾病,肌肉萎缩,也可造成扁平足。
那么,如何预防宝宝变成扁平足呢?
● 不要让宝宝成为小胖墩儿。宝宝的足弓本来就比较薄弱,不能负重过大,如果太胖了,小脚丫会难以承受,足弓会被“压塌”。适当控制体重不但对足弓发育有利,对保持身体其他系统的健康也很重要。
● 不要让宝宝过早学走路。宝宝年龄越小,足弓的承重能力越差。所以,不要急着让宝宝学走路,因为走路对足弓的压力会更大,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容易造成扁平足。
● 重视鞋的选择和足部锻炼。这是纠正弹性扁平足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预防扁平足的好方法。 比如让宝宝在沙滩或草地等柔软地面赤足步行,行走时尽量让足底外缘着地,并使足趾屈曲,或是让宝宝赤足在斜板上做步行练习等都是不错的足部锻炼方式。
拇外翻
拇外翻是指宝宝的大脚趾向一侧弯曲,多是因为宝宝的鞋不合脚所致。女宝宝出现这种情况的比例更高一些,这可能与她们经常穿尖尖的鞋子有关。
搬开绊脚石,避免宝宝拇外翻,妈妈需这样做。
● 平时尽量不要让宝宝穿尖头鞋,而应该穿舒适的、让脚指头有足够空间的鞋子。
● 父母如果发现宝宝有拇外翻的问题,可在医师的指导下,通过拉筋按摩的方式帮助宝宝的脚板尽早恢复正常。通常,经过按摩后,90%的宝宝都能够自然痊愈。
屈趾
宝宝出生后,脚趾有不正常的弯曲或内转现象,就叫屈趾。屈趾大多发生在宝宝第三或第四根脚趾上。一般来说,绝大部分屈趾不会对足部造成影响,轻微的脚趾弯曲情况不会恶化,也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在成长过程中会自然改善。若有一个趾头跨上另一个趾头的现象(通常发生在第五根脚趾),则容易影响宝宝穿鞋,使得宝宝的小脚丫与鞋子因摩擦而感觉不舒服。
可通过帮宝宝脚趾按摩的方式帮助宝宝的小脚趾恢复正常。
足外翻
在婴幼儿骨骼发育的问题中,足外翻相当常见。根据统计,每千名婴幼儿之中就有1~2个宝宝一出生就有足外翻问题。足外翻最明显的特征是新生儿的脚板整个儿不正常地紧贴着小腿,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子宫时,宝宝的足部受到长时间的挤压,造成足背屈及外翻。
足外翻通常是脚的姿势问题,而不是骨头排列的问题,宝宝出生后2~3个月内会自然改善,如果没有明显改善,就要尽早到专科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