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敏
(暨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和平年代,英雄主义不式微
——《人民日报》“抗战老兵”相关报道话语分析
刘诗敏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本文以文本视角与语境视角对《人民日报》2005年以来对抗战老兵的相关报道进行话语分析。通过分析词汇、修辞、报道数量等维度,探索《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话语转型及其报道观念的变化,以期对相关类型的新闻报道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
《人民日报》;抗战老兵;话语分析
2015年适逢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举办了盛大的阅兵典礼。典礼上的老兵方阵令人肃然起敬,也掀起了公众对老兵的再次关注。以《人民日报》为首的主流媒体对老兵的相关报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这并不是媒体第一次关注抗战老兵。早在2005年,就有部分媒体对抗战老兵这一特殊群体进行过报道。例如,凤凰卫视《冷暖人生》拍摄了一系列寻访老兵的纪录片,《南方周末》刊登了抗战老兵的系列报道。如今十年过去,媒体对抗战老兵群体的关注度时高时低,却也持续不断。近十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类媒体都进入了转型期。媒体的语境发展变化,新闻作品的话语也随之发生改变。在对抗战老兵的相关报道中,《人民日报》的话语方式是怎么样的?其话语是否有转型?转型背后的原因与观念是什么?这些问题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关注,因此决定一探究竟。
收录2005年至今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抗战老兵”的相关报道与评论。笔者通过人民数据库、慧科数据库搜索“人民日报”且正文含有“抗战老兵”的相关报道,搜索时间范围是2005年1月1日~2015年10月30日,剔除3篇企业软文,分析得出2015年103篇、2014年11篇、2013年7篇、2012年3篇、2011年2篇、2010年3篇、2009年1篇、2008年无、2007年2篇、2006年3篇、2005年5篇,用于本次研究。
研究以内容分析法进行话语分析。话语分析是要对文本的“语言运用单位进行清晰的、系统的描写”,这种“描写”有两个主要的视角,“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1]作为话语分析的杰出代表人物,梵·迪克将话语语法、话语理解的研究成果与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理论结合起来,强调社会认知(如态度、观念、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话语中的纽带作用,并以此作为基本理论设定,特别调查分析了西方社会名流等权势阶层如何通过控制话语的形式和内容来达到控制社会信念和意识的目的。他说:“权势通过对话语体裁、内容、文体的不同控制程度而直接行使、表达出来。根据话语的不同产生和再生形式,即实际产生、表达、传播、影响的形式,我们可以对这种控制做系统分析。”[2]具体而言,梵·迪克从文本视角出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新闻话语的结构进行了探讨。其中话语的微观层面包括句子形式、意义和言语行为。本研究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从文本视角出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抗战老兵相关报道话语的词汇、修辞、语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深入探究“抗战老兵”报道的话语变迁及其与社会语境变迁之间的关系,从而观察主流媒体报道观念的变化。
(一)文本视角
语言的基础是词汇。媒体对词汇的选择可以被看做是特定的文化根据其意识形态的需要对世界的表达。梵·迪克指出:“词汇选择是新闻语篇中的重要方面,通过它隐含的意识形态和观点可以得到再现。”
老兵 精神抖擞的、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中国的、民族脊梁、战士、无畏的、牺牲、奋战中国 和平的、正义的、人民的、公平的、两岸共同、世界的、起义、民主的日本 敌伪、刺杀、残忍的、侵略、轰炸、践踏、残酷的
以上是“抗战老兵”报道中出现的高频词。特别是对老兵是“英雄”、“民族的脊梁”等集体词汇一再重复使用,在受众心中留下了抗战老兵是中国人民的英雄的印象。报道通过大量的“正义的”、“和平的”、“人民的”等词的形容,对外留下“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热爱民主的国家”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政治传播作用。而对于抗战中的敌方日本,报道始终运用“敌伪”、“残酷的”、“残忍的”等词汇,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受众对日本的不信任感。
(二)修辞
不同于传统修辞,梵·迪克指出:“新闻修辞不仅限于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它还包括为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而使用的策略性手段”,他认为修辞的主要作用在于“劝服别人”,甚至可以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传播目的,而“任意地使用修辞手法。”[1]即在新闻传播领域里,在传者与受者之间进行沟通的所有具有目的性的文字都是新闻修辞。在与“抗战老兵”相关的各种报道题材中,呈现出不同的修辞表达方式。主要是以事实修辞与情感修辞为主,细节修辞与对比修辞次之。
事实修辞是表达新闻真实性的最好方式,主要采用描述性文字、大量数据或者直接引用信源等来增加报道的现场感。例如,2015-09-10期中《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举行》引用纪念馆馆长之话,“今年1~6月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观众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9.5%,达到430多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直接说明了人民不忘历史,同时也勾勒出纪念馆参观者络绎不绝的画面。另外,抗战老兵报道中不乏对数据的运用,如2015-08-20期中《山河记忆——镜头中的抗战老兵》首发报道中提到,“这些老兵中年龄最大的104岁,最小的87岁,其中有3名女兵”。事实上,80%左右的抗战老兵报道都运用了大量的数据描写,令报道更加真实客观。虽然学者们一直追求新闻真实,甚至杜绝一切情感,但对老兵的刻画及抗战事件的描绘更具有意义的则是情感修辞的运用。例如,2015年9月3日~9月7日连续播出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专题,毫不吝啬地用4天时间、8个版面报道了全国各地抗战老兵令人震撼的抗战事迹,以及全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与追求和平正义的饱满热情。《人民日报》关于抗战老兵的报道对细节修辞的运用也不遗余力。在报道每一个老兵的同时几乎都会写明白每个老兵的年龄、身份、参战事迹。在十年135篇抗战老兵报道中对老兵进行细节描写的有56篇,达到41.4%。在这些报道中时常出现,如“颤抖着敬礼”、“在暗旧的老房子”、“瘦骨嶙峋的老人身上存有26块弹片”等人物动作细节、环境细节、形态描写等,使人物描写更加鲜明,报道更加生动。
梵·迪克认为,话语不仅是文本,它还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因此,话语分析不仅研究文本结构,还必须对话语的产生和理解、社会文化情境中社会互动行为的认知过程进行描述。从宏观社会文化情境考察抗战老兵的新闻报道,可发现媒体对社会的建构作用。
(一)爱国主义语境
从“董存瑞炸碉堡”到“刘胡兰英勇就义”,这些英雄事迹多年出现在小学课本上,国家对爱国教育的推崇从不曾减弱。近年来,随着政府日益关注抗战历史,《人民日报》对于“抗战老兵”的报道也随之增多。在2005年出现了一个小高峰之后,“抗战老兵”的相关报道以每年2~3篇的比例出现,直到2013年开始,“抗战老兵”相关报道开始增多,2014年突破个位数,2015年数量飙升,直接达到103篇(如图1)。其报道发布时间节点越发明显,2013年以前,《人民日报》对于抗战老兵的报道时间不定,有时是12月份报道一篇,偶尔7月份和8月份会出现相关报道,发布关于抗战老兵的新闻没有特定的月份。但2013年以后,“抗战老兵”的报道开始于8月份和9月份集中出现,如2014年9月,《人民日报》对抗战老兵的报道有4篇;2015年8月出现30篇、9月份多达56篇。此时,不难发现,对“抗战老兵”的报道出现了明显的“高峰期”即8月和9月(如图2)。
图1
图2
从报道数量增多、报道出现明显的时间节点两方面得知,《人民日报》对抗战老兵的报道热度持续高涨。当主流媒体一再关注“抗战老兵”时,无疑形成了“全民关注老兵”的舆论导向,响应了国家爱国教育、保卫和平的一贯理念。
另外,在“和平统一”的语境之下,随着连战多次到京访问,内陆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关系进一步地友好发展,《人民日报》对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报道也逐年增多。虽然1983年和1984年中国已经相继出台《关于对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人和其他爱国人士追认为革命烈士问题的通知》(民〔1983〕优46号)、《民政部关于国民党军队抗日致残官兵可否按残废军人给予抚恤优待问题的批复》为国民党抗战老兵正名,但媒体几乎不报道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直到2005年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提及国民党抗战老兵的功绩才改变了这种状况。媒体关于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报道开始逐年增多,从2005年的2篇到2015年增加至12篇,其增幅达500%。作为党的喉舌,《人民日报》对国民党抗战老兵的功绩的肯定,表现出共产党人尊重历史、崇尚民主,从宣扬国共合作的历史里表达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望。
(二)多元化语境
笔者对现有的“抗战老兵”的报道进行地域分析,提取国籍、省级、直辖市三个地名,若出现地级市、县等则规划为省。例如,南京属于江苏省,则江苏省增多一例。此外,当报道、评论面对全国各地的抗战老兵,则划分为全国。根据以上算法,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抗战报道以北方为重心。2013年以前,对于抗战老兵的报道较少,且多集中于北京、江苏等北方城市,较少出现南方城市(见图3)。2013年开始,《人民日报》对抗战老兵的报道地域从北方不断向全国各地扩散,报道范围遍布大江南北。2015年,报道范围扩散至28个省市,几乎遍及中国的每一个省市(见图4)。
图3
图4
(三)全球化语境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世界成了地球村,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更加密切。2015年,中国在纪念抗战之际邀请国际政要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庆典。作为中央重要的单位机关报,《人民日报》也顺应潮流,报道国际抗战老兵,先后对俄罗斯、巴西、波兰、美国、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抗战老兵进行了相关报道。可以说,抗战老兵报道的国际化趋势明显(见图5)。《人民日报》对全国抗战老兵的报道成功引发了全国人民纪念抗战的热情,各地报纸也纷纷报道抗战老兵的事迹,在民间掀成了一股强烈的抗战热潮。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对国际抗战老兵的相关报道除了纪念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与外国友人的深厚友谊,同时也向世界宣告中国不忘历史,中国人热爱和平,表现出中国民主自由的意识形态。
图5
本文以《人民日报》近十年来对抗战老兵的相关报道为例,了解到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上皆表明新闻报道语言固有的建构性能,有利于建构对己方有利的社会现实,从而揭示了掌握话语权的特定集团是如何通过新闻话语,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识形态。正如福柯所言:“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
[1]托伊恩·梵迪克(荷).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7,96,85.
[2]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93:171.
G212.2
A
1674-8883(2016)09-0069-02
刘诗敏,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