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

2016-09-02 03:39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成都610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流通业居民消费商贸

■ 孙 英(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成都 610000)

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

■孙 英(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成都 610000)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商贸流通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以下的一些特征:商贸流通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其规模不断扩大;商贸流通业的经营效益整体上不断改善;商贸流通业的内部结构不合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性等特点。商贸流通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者消费行为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引导消费,影响消费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通过实证分析可知,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与居民消费增长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的发展能够为彼此发展提供动力。

商贸流通业 居民消费 现代化水平

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居民消费的增长,但是,居民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上的贡献比例不足50%。与我国情况呈现出明显对比的是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占到了GDP总量的80%左右,发达国家内部强劲的消费能力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极具意义的研究内容。而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直接与居民消费行为相关,但是这种相关性的正负向如何以及相关性大小如何,就成为一个亟需明确的问题。

我国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发展现状

(一)商贸流通业的内涵

在第三产业中,商贸流通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我国产业格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商贸流通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增加就业、促进企业发展、引导居民消费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什么是商贸流通业?在广义上学术界将商贸流通业定义为与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以及流通科技有关的行业。在狭义理解上认为商贸流通业就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相关企业和为其提供直接服务的企业。随着现代流通技术的不断进步,商贸流通业开始向第一、第二产业渗透并不断强化整个流通供应链的整体性。

(二)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基本状况

表1是2004-2014年间全社会的商贸流通业总额与我国经济总量对比数据,图1是我国商贸流通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变化图。从表1中所反映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004-2014年,我国的商贸流通业总额与GDP总量均在不断上涨,其中商贸流通业总额上涨了8.10倍,而GDP总量则上涨了3.56倍。同期我国商贸流通业在累计增长率以及平均增长率上的速度也均大于同期的GDP变化数据。从图1所示的百分比变化情况来看,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占GDP总量的比例不断提高。我国商贸流通业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对流通业需求量和需求层次的提升。例如,在经济的发展中人们对于高品质的鲜奶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有更好的冷链运输车辆来实现这种消费需求。

表1 2004-2014年我国商贸流通业产值与GDP总量

表2 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3 Johansen检验结果

表4 格兰杰因果关系

(三)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特征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商贸流通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的一些特征:一是从规模和发展速度上来看,我国的商贸流通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发展速度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水平,而商贸流通业的规模也可以与一些中型发达国家相比较;二是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在运输能力、管理技术的不断改善,其经营绩效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过去,我国很多企业的商贸流通业务是企业的一个附属业务,往往是低效益存在。在一些国企里很多商贸流通部门都是在亏损运营,但是,随着管理水平、运输技术的不断提升,整个行业的经营状况日益变好;三是商贸流通业尚未形成一个区域布局合理的整体网络结构,不同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程度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来看都存在不平衡性。出现这种不平衡性的主要原因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化存在有直接的关系,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流通的成本、市场发展潜力出现差异,也就是经济发达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商贸流通业投资,形成资金的集聚;四是商贸流通业参与主体的成熟度不高,使得他们在面对外资的竞争时难以与之有效的抗衡。

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作用机理

(一)商贸流通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商贸流通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商贸流通业在社会生产活动体系中居于交换环节,是社会劳动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二是各种类型的商贸流通业模式是实现消费者最终消费需求的必要条件,没有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难以被有效满足;三是商贸流通业反作用于生产活动。商贸流通业通过在与消费者的接触中,了解消费者的最新需要,并反馈给生产者使其调整生产活动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商贸流通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商贸流通业影响居民的消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优质、高效的商贸流通业能够以快速、低价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服务,相反,则难以为消费者提供让其满足的产品服务,甚至是无法将商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二是引导消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会使得消费者对流通的产品进行消费,从而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行为。例如,在过去,小龙虾的远距离流通较为困难,因此夜间消费的情况较少;而随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小龙虾可以被运输到更远的地方,所以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夏天形成了吃小龙虾的宵夜消费习惯;三是商贸流通业影响了消费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商贸流通业越发达,流通到消费端的产品数量和种类就越多,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居民消费增长对商贸流通业水平影响作用机理

(一)消费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

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而是为了提高消费水平,从而促进人的发展。所以,消费决定了生产,是生产的最终的指向。一方面,消费能够创造新的劳动力来直接为生产提供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消费也会引发新的社会需求,从而刺激社会生产的发展。例如,人们对于汽车消费的不断增加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生产技术的进步。从社会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消费也是对社会生产的一次总结和检验。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其繁荣发展的基础点就建立在如何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上。

(二)消费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

消费在社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其对商贸流通业环节也有明显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消费决定了商贸流通业存在的合理性与可能性。没有消费的需求就不存在对于物质流动的需求,从而也就无法产生流通业。而流通业的产生必然是以消费需求的产生为前提条件的,并且流通业要实现自身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满足消费需求的能力;二是消费能够通过影响与商贸流通业有关的中间环节来间接的对其产生影响,同时这种影响是普遍存在并且无法避免的。消费的需求变化会引起生产者的生产变化,同样也会引起产品分配的变化;进而引起商贸流通业的变化。例如居民的消费从传统的肉产品转向新鲜的水果时,商贸流通业在蔬果保鲜运输上的投入就会加大;当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变得更多时,商贸流通业就会将更多的产品从城市运输到乡村;三是消费的发展对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消费的发展对后者的影响是一种正向的相关性,这一点从发达国家中消费对流通业发展的实际影响就可以看出。

图1 2004-2014年我国商贸流通业产值占GDP总量比重变化

图2 2005-2014年我国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及居民消费总额变化(单位:亿元)

商贸流通业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商贸流通业水平与居民消费关系总体现状

受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居民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影响,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商贸流通业发展上的投入都在不断的增加。投资总额从2005年的8345.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52310.3亿元。而同期我国居民的消费也增长了3倍多。图2是2005-2014年我国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及居民消费总额变化图。从图2中所反映的数据变化趋势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及居民消费的总额均在不断的增长,并且增长的速度大于消费增长的速度。

(二)商贸流通业水平与居民消费的相互关系

1.指标选取。在本文的研究中,选取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衡量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状况的指标。当前学术界对于这一衡量质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根据研究主题与居民的消费增长有关,所以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作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状况的指标之一。由于从事商贸流通业的人员较多并且从业人员的学历素质往往不是很高,所以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并不具有科学性;而商贸流通业对于GDP发展的贡献程度,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GDP本身增长的影响,也不能科学的反映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为了更好地反映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状况,就必须选择一种对其发展有着直接促进作用的指标,并且这种指标的稳定性要好。基于此,本文选取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指标,采用固定资产投资额能够反映政府、企业在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上的努力,也能够直接反映出商贸流通业在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二是居民消费类衡量指标。考虑到本文的研究需要并结合当期居民消费的具体特点,本文将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作为衡量消费水平的指标。这一指标对于反映居民的真实消费能力具有较为直接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数据来源。在本文的研究中为增加数据分析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所选取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6-2014年各年的经济发展数据,根据数据的时间顺序来进行分析,选取的基期数据为1978年我国的居民消费数据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本文对1978年我国的经济数据进行了换算使其转换为当前实际值。设商贸流通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X1、X2。

(三)实证分析结果

1.单位根检验。主要的单位根检验方法包括LLC、Fisher-PP、IPS、Fisher-ADF等方法。在上述四种方法中首先假设存在单位根的情况,结合时序图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表2所示的结果。

以上数据是利用Eviews6.0计算出来的,从检验的结果来看,变量X1、X2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了原来的假设,所以,通过监测的结果可以表明存在单位根。但是,X1、X2在经过二阶差分则不存在单位根,所以,可以推出两个变量是二阶单整型的。

2.协整检验。由于经济变量在长期的变化过程中,自身会形成较大的波动,所以对其稳定关系的证明十分重要,这也是协整检验的目的所在。从上文的分析可知X1、X2是二阶单整型的,因此能够进行协整性检验。表3是利用Johansen检验所得到的结果。

从表3所示的数据中可以看出,λ-max 统计量对于“最多0个协整向量”这一假设是拒绝的,所以,可以得知上述变量是存在协整关系的。同时,对于表格中的前3项检验结果也是拒绝的。所以,变量X1、X2是存在稳定的比例变化关系,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与居民消费的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变化关系。

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目的是明确当某一个变量出现滞后项时,其他变量受其影响的程度,如果其它变量受其影响的程度较大,则说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过Eviews 6.0软件本文得出如表4所示的结果。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在10%的水平下1、2滞后期存在单向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于居民消费增长存在格兰杰关系。但是当滞后期延伸到3期的情况以后这两者之间就出现了双向的因果关系。从以上研究可知,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之间是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的,并且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单向的。所以,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关系,一方的发展能够为另一方发展提供动力。

商贸流通业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对策

(一)我国商贸流通业在促进居民消费增长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促进居民消费增长上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力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在推动居民消费增长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商贸流通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这使得流通业的发展面临着成本和效率的双重问题,而高成本、低效率的商贸流通业使得居民的消费被压抑并且消费成本升高;二是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环境尚不成熟;三是商贸流通业的整体规模较小,还未形成规模效益,在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中难以获胜。

(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能力的对策分析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知,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增长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之间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循环。要促进这种发展,政府和企业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不断推动商贸流通业的规模化发展。在我国的传统发展环境中商贸流通业的地位一直处于从属性质,就是使其在发展的资源分配上存在不足,最终导致发展速度缓慢,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发展。针对这种现状,政府部门应当重新审视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推动政策上的支持,扶持一批具有规模效益的商贸流通业企业;二是完善商贸流通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降低流通费用,提升整个商贸流通业的经营效益。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所能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建设信息化的企业。同时还要在商贸流通业的管理上进行创新,引入更加高效的管理机制推动商贸流通业管理的变革,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的经济效益;三是营造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国家要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商贸流通业合理竞争发展的环境,让企业之间平等的参与到行业的竞争中,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此外,要重视引导商贸流通业向农村地区发展,延伸其市场空间,同时也为更多的居民服务。

结论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更好的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状况。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第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商贸流通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创造新价值上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整个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第二,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商贸流通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一些特征:商贸流通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其规模不断扩大;商贸流通业的经营效益整体上在不断的改善;商贸流通业的内部结构不合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性等特点。第三,商贸流通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体现在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引导消费,影响消费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第四,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之间是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的,并且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单向的。所以,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的发展能够为彼此发展提供动力。

1.张艳.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我国消费增长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6)

2.陈君.农村消费升级背景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J].改革与战略,2015(7)

3.熊曦,柳思维.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匹配度—以全国各省(区、市)的数据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5(9)

4.王振海.商贸流通业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与波及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 (18)

6.周凌云,顾为东.中国流通现代化发展现状、思路及政策建议[J].全球化,2014(1)

7.王德章,张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4(5)

◆F724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流通业居民消费商贸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居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