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强
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8月30日遭到自杀性汽车炸弹袭击,让国人震惊。近年来,驻外使馆遭攻击最多的应该是到处“拉仇恨”的美国。1984年9月20日,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第二次被炸,当时我在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工作,正好经历了这次汽车炸弹袭击事件。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遭受的恐怖袭击不同,美国当时的粗暴干涉政策才是导致驻黎使馆数次遭受袭击的原因。
满载5000磅炸药的卡车
自1975年爆发内战以来,黎巴嫩局势长期动荡不定。1982年10月2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正式进驻贝鲁特及其郊区,直接介入黎内战,遭到黎穆斯林武装组织及叙利亚军队强烈反弹。1983年4月18日,美国位于贝鲁特西区(穆斯林主要聚居区)大使馆遭到汽车炸弹袭击,建筑物大部受损,罹难人数高达63人,其中包括17名美外交官。
作为报复,美“新泽西”号战列舰动用当时世界最大的406毫米舰炮对黎穆斯林民兵组织阵地发动猛烈炮击,但这种强硬回击很快遭到更残酷的报复。10月23日清晨,一辆满载5000磅炸药的重型卡车全速撞入多国部队的美海军陆战队驻地底层(黎境内许多高层建筑的底层可容车辆停放)。一声巨响后,10层大楼轰然倒塌,241名陆战队员魂归西天,仅楼顶一名瞭望军人幸存。
几乎与此同时,多国部队中的法军司令部亦受到汽车炸弹袭击,造成58名外籍军团及伞兵死亡。当时距法军司令部约200米的中国大使馆也遭受“池鱼之灾”,强大的爆炸气浪震碎了使馆的全部玻璃,铝制阳台扶手也扭曲变形。
美大使车队招摇过市
美大使馆此后被迫迁往基督教为主的贝鲁特东区,这里平时车水马龙,每到周末更是水泄不通。但自从美大使馆迁入后,门前长约500米的马路都被美军完全封闭。这样一来,美国人感到安全了,但当地居民就得多花一个小时绕行,引得一片怨声载道。
美大使车队出行更是严重扰民。据我了解,当时美大使车队通常由多种不同车辆组成:3辆开道摩托,3辆一模一样的凯迪拉克防弹黑色轿车,2辆悍马越野车。防弹轿车的玻璃全系深色,大使可能乘坐其中任何一辆,被两名保镖夹坐在后座中间。为防汽车炸弹袭击和绑架,美大使车队容不得任何车辆靠近或紧随其后。稍遇塞车,摩托立即蛇形前进,驱散车辆,对于靠得较近或紧追不舍的车辆,悍马车内的保镖更是毫不犹豫地立马摇下车窗鸣枪警告。
一次我驱车外出公干,行至穿越贝鲁特东、西区交界的绿线通道时,车后传来刺耳的警笛声。我赶紧靠边停了下来,回头看见车流中冲出一列长长的车队。车队开到通道中央时,悍马的窗口伸出多根黑色枪管,第一辆悍马直接撞击挡道车辆,保镖则接连向空中射出一梭梭子弹。插着星条旗的3辆黑色防弹轿车依然车窗紧闭,紧随悍马车之后。我明白了,这是赶上了美国大使的车队。不到一分钟,美大使车队在枪声开道下,强行驶过500米长的“死亡线”(绿线的另一称呼),疾驰而去。
宛如“堡垒”的美国大使馆
汲取1983年美大使馆被炸教训,美在加强新馆安全防护方面着实下了工夫。因工作需要,我曾多次进入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美使馆门前500米滨海大道全部封闭,最外围警卫是黎巴嫩的武装警察负责检查证件。前行200米后,是由沙袋垒成的工事,这次是美海军陆战队员再次检查证件,他们会更负责地用一柄长长的圆形反光镜照射汽车底部,看有没有隐藏爆炸物。
距大门100米处,是一个个由数吨重水泥墩子组成的“S”形通道。通道十分狭窄,且弯度极大,汽车必须低档慢慢通过,稍有不慎,就会被卡在里面动弹不得。刚出通道,还得由美海军陆战队士兵再次对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使馆正门一侧,停放着一辆美制M60 坦克,火炮炮口直指“S”形通道。使馆防爆围墙高5米,厚1米,上面还有一圈锋利的带电铁丝网。美使馆在“铜墙铁壁”护卫下,俨然成为一座戒备森严的堡垒。
记得第一次去会见美副武官时,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对美使馆内部安防措施之严密大为吃惊。由于美副武官事先已对使馆门卫打了招呼,通报了我的姓名、职务、汽车型号及车牌号码,一切进行得还算顺利。驶入使馆大门,我发现大院足有足球场大,空空荡荡,外来车辆统一停靠在围墙一角,距使馆主楼还有一段距离。
步出车门,映入眼帘的景象着实让我大为吃惊。大院两侧居然部署了两门高射炮,而且炮座上有值班操纵人员。抬头一瞧,7层高的大楼被一张巨型铁丝网笼罩着。美副武官大概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解释说,高射炮是防飞机偷袭,铁丝网则专门防备火箭筒。他还补充说,美大使官邸也部署有高射炮。进入使馆办公楼大门后,我发现全部楼梯通道都被封死,上下只能通过电梯。电梯没有工作人员, 得由自己用钥匙开门。出电梯时,还得使用钥匙,且这把钥匙仅对自己楼层有效。
副武官办公室在楼的背面,所有窗户全是防弹玻璃。办公室面积不大,只有一张办公桌和用于会客的沙发、茶几。在聊天时,我发现他办公桌上还摆着一把美军制式手枪,这把不离身的枪就是用来防身的。
对方临时爽约让我躲过一劫
即便美国人把使馆修得如同堡垒,但仍没有防住第二次汽车炸弹袭击。
1984年9月初,我原本与美副武官约好于20日上午在美国使馆见面,但他当天临时有事要飞往地中海的航母,只能作罢。没想到的是,就在这天早上,美驻黎巴嫩大使馆再次遭到汽车炸弹袭击。美国使馆的人后来告诉我,当日上午,一辆挂有大使馆牌照的白色面包车缓缓驶近美使馆。前二道安全检查全部过关,证件车牌正确,车底部也未发现炸药。驶出“S”形通道需再做最后一次安检时, 大概是心虚的缘故,汽车迅速提速冲向使馆大门。凑巧的是,前面刚好有一辆汽车驶入,大门尚未关闭,没等警卫人员反应过来,面包车已冲入使馆院内。
此时美国大使正好在使馆会见前来拜会的英国大使。英国大使保镖站在院内聊天,见面包车疯了一样冲了进来,十几名保镖同时端起枪向面包车驾驶员射出雨点般的子弹。面包车失去控制,距大楼约15 米远处翻倒在地。在汽车爆炸同时,英大使保镖全部趴倒在地。火光一闪,炸弹起爆,使馆大楼正面阳台全部脱落,玻璃震裂。
美国大使会客室位于三楼东侧,爆炸导致天花板脱落,大片水泥掉下,美大使正好坐在高靠背、高扶手的沙发内,倒是毫发无损,只是有点灰头土脸。而坐在一旁的英国大使被砸得头破血流,不过也没有大碍。但其他使馆人员就没那么幸运了,面向西方的使馆办公室严重受损,14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美国外交人员。
事后查明,袭击者在前一天下午刚抢得一辆外交车辆,相关证件一应俱全。他们当晚就进行了改装,在汽车夹层内塞入了难以被发现的塑胶炸药。这才让袭击者得以混过使馆的重重安检。
逃过一劫的美副武官在电话里告知,如果20日与我在他的办公室见面,应该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因为他的办公室位于使馆背面,几乎没有受损。几天后我去爆炸现场查看,使馆正面受损较为严重,但背面的确基本完好,只是那张笼罩大楼的铁丝网已不复存在。
美大使馆再次遇袭后,美对黎干预仍未停止,但开始逐渐减少驻黎外交官人数。1989 年,美最终关闭驻黎大使馆,撤出全部驻黎外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