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理论下跨境电商运行机制研究

2016-09-01 07:45王岩岩吴凡李雪陈蓉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2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电商

■ 王岩岩 吴凡 李雪 陈蓉(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30200)

产业创新理论下跨境电商运行机制研究

■ 王岩岩吴凡李雪陈蓉(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200)

内容摘要:随着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跨境电商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基于产业创新的相关理论,构建跨境电商产业创新运行机制,从跨境电商产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主体和客体、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为跨境电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跨境电商产业创新运行机制

跨境电商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从广义上看,跨境电商基本等同于外贸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将传统进出口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环节电子化,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从狭义上看,跨境电商实际上基本等同于跨境零售。跨境零售指的是分属于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借助计算机网络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采用快件、小包等行邮方式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交易过程。

本文中跨境电商主要指跨境电子商务中商品交易部分,不仅包含跨境电商交易中的跨境零售,还包括跨境电商B2B部分,不仅包括跨境电商B2B中通过跨境交易平台实现线上成交的部分,还包括跨境电商B2B中通过互联网渠道线上进行交易撮合线下实现成交的部分。

图1 跨境电商出口与进口流程

产业创新理论

(一)产业创新的内涵

产业是地方经济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国家竞争力的强弱。产业创新的思想早已孕育于经济学、管理学的思想体系中,早在20世纪40年代,相关学者就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之后,学术界关于产业创新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1972)是第一位系统提出了产业创新理论的学者,他和罗克·苏特(Luc Soete)合著的《工业创新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1972)的发表,为产业创新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弗里曼认为产业创新包括技术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含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2004)。他指出产业创新是一个系统概念,系统因素是产业创新成功的决定因素。关于产业创新的理论研究,国外的成果主要集成于弗里曼与苏特合著的《产业创新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以及道格森与劳斯韦尔合著的《创新聚集——产业创新手册》(《The Handbook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国内第一个真正提出“产业创新”并对其背景、概念、主体、目的等进行阐释的学者是严潮斌,他认为,“产业创新是指特定产业在成长过程中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主动联手开展的产业内企业间的合作创新。产业创新主体是一个多元动态组合结构,其技术开发和市场占有过程体现了R&D合作和产业内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产业创新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创新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而提高特定产业整体竞争力”(严潮斌,1999)。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专著有张耀辉的《产业创新的理论探索》和管顺丰等的《产业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前者是作者在创新的理念下,关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探索。张耀辉认为“所谓产业创新是指新兴产业的形成过程,所谓产业创新能力是指形成新兴产业的能力,即指能够满足新的需求,或者满足同样的需求却可以节约更多资源的产业的形成与普及能力”。后者则是对产业创新内涵,产业创新系统、产业创新模式、产业创新战略、产业创新的组织与政策管理等作了详细的介绍,作者认为“产业创新指的是产业创新主体(政府、企业等)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环境创新和组合创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能力,培育新兴产业,或使得原有产业在一定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或使其获得突破性的发展,从而促使产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的创新活动”。

(二)产业创新的内容

1.产业创新的主体。产业创新的主体包括企业、政府和组织。产业创新的主体具有多元性。这是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区别之一。

2.产业创新的客体。产业创新的客体即产业创新的对象,主要包括产业技术、产业管理技术、产业竞争战略等。产业技术包括产业共性技术和产业关键技术。

3.产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产业创新的动力机制应主要以需求拉动为主。需求动力源主要来自企业发展战略的需求、产业竞争的需求、国家安全的需求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需求。

4.产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影响产业创新的因素很多,目前普遍关注的主要有:要素条件。要素条件是指国家、区域或部门能够为产业的竞争和发展提供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建设等方面。需求条件。需求条件是指市场对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规模和需求形态等。这里的市场既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但主要是国内市场。具体包括市场性质、市场的需求规模和成长速度、市场需求的国际化程度等。创新政策。按照Rothwell及Zegveld的观点,创新政策应包括科技政策及产业政策。根据政策对科技活动的作用,可将创新政策分为供给政策、需求政策和环境政策。产业基础。产业基础主要是指与创新产业相关的支持性产业。主要体现为与创新产业相关的产业和其上、下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弱。包括创新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结构、发展状况及其竞争优势;创新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性、发展状况及竞争优势等。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指开展产业创新所必须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们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内容。它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追求创新,人与人之间能否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所谓创新,是很多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协同作用而创造(生产)技术的过程,因此要高度重视创新网络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建构(王缉慈,1999)。创新产业中企业的特征及企业间的联系。创新产业中企业的特征及企业间的联系主要指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程度,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型态,以及市场竞争对手表现等,尤其是产业内企业的战略、管理形态及组织结构。 政府。政府对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教育、税收、调整政策、制订标准及创造需求等方面对产业创新施以影响。突发事件。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重大突发事件也会对产业创新产生重大影响。Porter称其为“机会角色”(The Role of Chance)。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基础科技的发明,传统科技出现断层,输入成本突然提高,全球金融市场或汇率重大变化,全球或区域市场需求增加,外国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等。

图2 跨境电商产业创新运行机制图

跨境电商产业创新运行机制分析

根据2014年跨境电商发展报告,跨境电商的出口流程为:生产商或制造商将生产的商品在跨境电商企业的平台上上线展示,在商品被选购下单并完成支付后,跨境电商企业将商品交付给物流企业进行投递,经过两次(出口国和进口国)海关通关商检后,最终送达消费者或企业手中,也有的跨境电商企业直接与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合作,让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代办物流、通关商检等一系列环节,从而完成整个跨境电商交易的过程。跨境电商的进口流程与出口流程内容相同,方向相反,如图1所示。

由于跨境电商涉及到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因此跨境电商产业创新的主体为企业、政府共同承担。在2012年之前以草根企业、个体商户及网商为主,但之后,传统贸易中的主流参与者如外贸企业、工厂和品牌商家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政府主要以海关和质检总局为主体,两者分别从跨境电商进出口的通关模式与进出口产品的品质安全两个方面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客体主要涉及到产业技术创新——通过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不断完善,使交易双方的跨境交易更方便快捷;管理创新——通过优化整个产业链的管理组织,使跨境电商产业链能够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还涉及到企业的模式创新——只有跨境电商各企业主体找到一个适合市场需求的运营模式,才能带动相关配套行业体系的发展,跨境电商整个产业链才能发展下去。

跨境电商产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主要以市场需求为主,同时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跨境电商产业创新的因素也包括要素条件(主要以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基础建设为主)、需求条件(主要以国内市场的需求为主,包括供给与需求)、产业基础(主要针对跨境电商的出口贸易,以是否是物流集散地、口岸或产品生产地为主,还包括相关配套行业譬如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等)、社会文化(主要包括人们的文化水平、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以及突发事件(主要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突发事件)等。跨境电商产业创新的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

跨境电商产业创新的动力、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

(一)跨境电商产业创新的动力机制

跨境电商产业创新的动力一方面来源于需求,一方面来源于技术的推动。其需求方面主要涉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电商市场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其中市场的需求是跨境电商创新的主要动力。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5.8万亿元,出口贸易及进口贸易增长率较2012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应该看到,受世界经济复苏态势缓慢及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成本要素上升和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影响,近两年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均保持在10%以下的增长。艾瑞咨询指出,201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继续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进出口贸易总额增幅有限。艾瑞咨询认为,跨境电商作为基于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正在重塑中小企业国际贸易链条。跨境电商打破了传统外贸模式下国外渠道如进口商、批发商、分销商甚至零售商的垄断,使得企业可以直接面对个体批发商、零售商,甚至是直接的消费者,有效减少了贸易中间环节和商品流转成本,节省的中间环节成本为企业获利能力提升及消费者获得实惠提供了可能。市场的发展,需要跨境电商不断进行创新,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跨境电商产业创新的主体内容

1.对于跨境电商企业而言,创新跨境电商企业差异化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塑造跨境电商企业优质品牌,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出竞争者价值链之间的差异是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来源。近几年,由于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商家涌入,产品开始呈现同质化,各企业开始寄希望于通过价格战打败竞争对手,其结果则是两败俱伤。

技术创新可以推广使用,但商业模式由于其属于企业特有的运行方式,是其他企业无法复制和模仿的。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企业需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在价值链上合适的位置,通过企业文化差异化、组织结构差异化、产品差异化、品牌差异化、销售渠道差异化、营销手段差异化等,迎合不断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创造属于自身、其他同类企业难以模仿的发展模式,从而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根据市场营销4C理论可知,为创造企业在市场中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各企业应通过提供丰富的产品大类、优质的服务树立彼此间的差异化,通过以顾客所能接受的价格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以顾客希望的方式方便快捷地运送到顾客手中,并与顾客保持良好的沟通,以此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差异化的发展模式主要针对区域内各创新主体而言,侧重于符合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区域内各行为主体通过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共享区域创新的平台的便利和优势。产业集群不仅成为产业创新的有效载体,为区域企业创新创造网络环境,而且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发挥了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其产业创新行为推动了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既为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又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加强了区域内各个创新主体的联系,具有广泛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学习效应、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

差异化创新模式可以促使产业内各企业专注于自身的优势领域,塑造行业内优质品牌,反过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各个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提供广阔宽松的环境平台,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作用,有利于整个产业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2.对于跨境电商相关政府机构而言,完善政府支持层面的政策保障,健全企业运营层面的政策监督机制。

政府支持层面的政策保障主要体现在:通过各项优惠政策,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创新改革,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制定与跨境物流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机场、铁路、公路、港口等物流枢纽的构建及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对现行不适应跨境物流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进行积极调整,以政府为引导,完善物流体系,为我国跨境物流的发展提供较为良好的法律环境,构建新型跨境电商物流生态组织供应链体系;加强支付安全的违法处罚力度,鼓励电商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身份识别、防火墙、数据加密等方面的网络安全技术,同时做好对相关支付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完善跨境电商信用法律法规,明确交易主体的法律责任,约束交易主体的行为,对交易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或不法行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为构建良好有序的跨境电商信用环境提供保障;通过完善立法规定、规范执法,提升海关服务质量,创新监管方式,健全监管配套措施,以此优化海关税收征管模式,规范和引导跨境电商企业的经营活动;通过完善相关政策使各跨境电商企业的通关结汇更加便捷高效。

企业层面的政策监督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对各跨境电商企业的政策支持需要相关部门的落实与监督,另一方面通过政策监督与相应的惩罚措施,保证跨境电商中商品的品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跨境电商产业创新影响因素

1.培养优秀电商人才,促进产业知识的流动,是跨境电商产业创新的基础要素。与各大高校院所进行合作,培养更适合跨境电商发展的人才,一方面满足各小语种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与顾客沟通时减少由于不了解国外的市场、交易方式、消费习惯等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依靠教育的力量促进专业知识在产业内的流动,为跨境电商产业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优化跨境电商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共同奠定跨境电商产业创新的产业基础。电子商务较之传统商务模式的优势在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利用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在物流基础方面,对于跨境物流企业而言,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其运营能力和运输能力,提升自身的实力,同时各跨境物流企业之间也可以加强合作,组成跨境物流联盟,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地区以及重要的贸易流向地联合建立仓储中心,发挥物流集成优势,加快货物运转速度,促进各个物流企业共同发展。除此之外,各跨境电商企业与物流企业可以在可信的第三方或政府的指导下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整合各方面信息资源,促进跨境物流高效运转。

在金融服务基础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向国内1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授予了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牌照,使得支付结算方式更加多元化,推动外贸电商发展。针对交易过程,跨境电商平台eBay与太平洋保险、中银保险针对平台卖家推出跨境交易保险产品。从互联网金融方面看,一些金融机构如中国银行、平安金科等向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无抵押的信用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与此同时,代理运营服务、营销服务等公司也大量涌现,健全了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促进跨境电商产业系统的完善。跨境电商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一个电商平台,它的上游需要信息技术的引领,下游需要快递物流的支撑,只有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位一体地支撑到位,跨境电商才能颠覆传统商业模式,实现迅速增长。

3.消费者的价值观、文化水平成为影响跨境电商产业创新的主要社会文化因素。随着消费者价值观的不断变化、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跨境电商的认可是电商产业创新发展的灵魂,而跨境电商的信用环境是影响消费者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因此,创建良好的信用环境是跨境电商发展的根本,也是其产业创新的根本。如何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利用大数据构建信用信息系统,让交易主体了解对方的信用记录,决定是否交易,让不讲信用的交易主体没有机会扩大经营,无法自由进行网上交易;引入跨境电商质量认证体系,帮助商家向境外买家全方位展示其经营资质、生产能力、管理体系,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信用法律法规。

4.由于跨境电商涉及到分属不同境内的主体进行的交易,其必然会受到双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的影响,因此对于跨境电商的产业创新主体而言,需要密切关注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变动,及时调整相关战略布局,以保证创新主体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7(7)

2.王祖强,胡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贸易便利化[J].电子商务,2013(9)

3.王外连,王明宇,刘淑贞.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电子商务,2012(9)

4.刘凌艳.中国外贸B2C发展现状研究——以“兰亭集势”为例[J].今日湖北,2013(8)

5.陈欣.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B2B模式分析[J].创新,2009(7)

6.刘娟.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J].学术交流,2010(11)

7.王艳琴.中小外贸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2

8.刘娟.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问题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2 (2)

9.段艳萍.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分析[J].暨南大学,2009

10.卞倩雯.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J].商业评论,2015(26)

11.陈琼.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5

12.严潮斌.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13.孙爱娟.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的产业创新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

14.李文一.郑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15.杨坚争,段元萍.我国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 (10)

16.刘嘉曼.出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模式初探——以消费者对企业(B2C)电子商务贸易模式为例[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5)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类)(2015BDF094)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电商下乡潮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