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与路径选择

2016-09-01 03:10于兆杰陈伟芬
运动 2016年10期
关键词:均等化珠三角公共服务

于兆杰,陈伟芬

(1.广州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260;2.广州市第一中学,广东 广州 510140)



珠三角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与路径选择

于兆杰1,陈伟芬2

(1.广州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260;2.广州市第一中学,广东 广州 510140)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珠三角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和发展路径进行了调研。体育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体现在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活动、体育社会组织、体育指导力量、大众健身需求等方面。本文通过对体育公共服务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公共服务的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服务模式、健全体育公共服务财政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完善考评与监督体系等实施路径。

珠三角;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

珠三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是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近年来,虽然珠三角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并未带来相应国民福利的普遍提高。珠三角区域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同时形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巨大现实压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来的。

1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某一行政区域内,各社会阶层的公民,都能享有大体相同的体育公共资源和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一定区域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获得政府所提供的体育资源和体育服务机会均等。二是区域中城市之间,城市和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结果均等。三是相关部门在为区域、城乡、居民之间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他们的自由选择权。

图1 珠三角地区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对比/%

2 珠三角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现状

2009年广东省出台了《珠三角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以逐步实现珠三角公民所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能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逐步实现对接共享,并最终达到同一标准。推动珠三角交通对接、年票互认、环境联治、规划衔接。为珠三角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也为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了前提保障。

2.1体育场地设施

依据广东省第6次体育场地普查报告,珠三角地区的体育场地个数,占比总比的59.70%。面积占比达到62.20%,其中城镇占76.51%,农村占23.49%。折射出农村体育的设施的匮乏。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中山均在2.2m2以上(图1),而广州高达人均体育场地占地面积高达3.28m2,但是,在珠海和江门人均体育场地占有面积分别只有1.4m2和1.5m2,显示珠三角区域、城乡之间的体育场地设施存在不均衡发展,场地资源的差异和不均衡发展,直接成为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瓶颈。

2.2体育指导员状况

珠三角地区(深圳除外)在广东省体育局群体网上备注的社会指导站点总计1 523个,社会指导员1 214位,指导项目以篮球最多24.63%,健身舞、操次之占据21.74%,第三是羽毛球项目10.34%。而珠三角居民参与的体育活动居前三的分别是健身跑(走)、羽毛球和乒乓球。根据目前珠三角地区的体育指导员的分布、项目布局情况(表1),显然无法满足广大体育参与人群的体育指导需求。而且在珠三角9市之间,在总量、人均、站点分布发展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省级指导员的数量方面差距尤为突出。

2.3体育组织和协会

各种体育组织和协会是促进区域群众体育健康发展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发挥各类体育组织的功能,对于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广州、深圳和珠海,市级单项体育协会数量最多,分别达49个和44个,且组织机构完善,经费充足。而同为珠三角区域的肇庆市、江门和惠州市,市属单项体育协会仅11个和9个。体育协会组织的匮乏和不均衡,直接影响了体育公共服务的实施和均衡配置,进而影响到居民体育活动的引导和开展。

2.4组织开展体育活动

广州每年均组织市级群众体育活动300多项,参加人数达400多万人次,居全省之冠。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世界行走日等全民健身活动已逐步培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而根据惠州体育局的官方网站显示,2014年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有也仅45项;肇庆市全年市级群体活动仅23次,而一些农村县(市)3年内未开展过县级群众体育活动。广东省各城市群众体育活动不平衡状况可见一斑。

3 珠三角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成因分析

3.1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体育公共服务不均衡的根本

经济状况对体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它直接影响到政府对体育事业的经费投入、体育场地的建设、人力资源的配备等。

收入和消费差异是影响三角洲区域体育公共服务的非均衡化的根本原因,而目前珠三角9城市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差甚远。2011年珠三角9市区域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收入的比较,深圳和肇庆的可支配收入差达到15 548.5元,相差近1倍;广州和肇庆消费支出差的达到12 847.8元,相差超过1倍。

3.2“强政府,弱社会”的发展模式使得服务主体单一,社会参与度较低

长期以来,“强政府,弱社会”的管理模式在体育服务管理中得到了凸显。其特点就是通过行政手段配置体育资源,这种模式使我国体育在一个薄弱基础上迅速崛起。但是其最大不足是缺乏社会支撑。这种模式使政府的作用被不断地被放大强化,社会、市场和公民的作用在不断缩小弱化,导致各主体作用的发挥极为不平衡,应有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3.3体育资源的配置和流向不合理,造成对弱势区域和群体的服务不公

体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是影响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调研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公园、绿地或广场等非正规体育场馆。利用正规大型体育场馆、商业性体育设施的比例则比较低,学校体育设施对大众开放的总体程度并不理想。一方面大量体育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闲置浪费严重。另一方面大部分居民锻炼却苦于无处可去。

而在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中,更偏向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而真正需要改善条件的贫困落后地区因为短期内难见效果,被往往排除在外。

3.4社会组织职能弱化和群体活动缺乏组织和指导的矛盾凸显

在公共体育服务管理中,政府是主导,相关的社会组织就是服务体系发展的主力军,是联系政府和群众的纽带。但当前以市场为导向配置体育公共资源的调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事物的积极性不够高。政府对体育组织的培育和激励制度,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平台,使得部分体育组织的发展维系困难,严重阻碍了体育组织主力作用的发挥,导致社会组织应尽职能弱化。

表1 珠三角体育指导员状况

4 珠三角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4.1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建立公共服务机制

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把政府从包办所有事物的繁杂工作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作用,政府的职责更多是做好服务,如制定法规、宏观引导、政策扶持、监督评价等。在珠三角区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前提下,政府要制定珠三角范围的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法规性文件,对珠三角区域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明确界定,并使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政府的法定义务。从法律上规范珠三角9市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主体和相关责任。

4.2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应是政府主导和社会全面参与的双向互动过程。珠三角地区外资和民间资本相对充裕,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允许和鼓励私营企业提供和经营体育公共服务产品。还要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和非盈利组织的作用,以满足大众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利用各种渠道,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为社会主体和民间力量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创造条件,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格局。

4.3树立公共财政观念,完善体育服务公共财政制度

公共体育的财政投入是促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财政资源,公共财政本身就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体现,政府各项职能的行使都必须借助于财政职能的履行才能完成。

目前,在珠三角地区,各地市财政总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仍然排第一位,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相对较少。因此,对体育公共服务来说,首先要解决财力保障问题。要求区域财政体制、支出结构都要进行调整,明确财政在公共服务投入的主导作用,形成可持续的体育公共服务财政体制。还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横向、纵向

均衡的财政管理体制。要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平衡和提高各地区的公共财政能力的,提高各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更多帮助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解决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4.4建立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考核制度

完善的监督评价体是公共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外力保障和考核依据。对体育公共服务有效监督和科学评价是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体育公共服务是否满足了大众的体育需求,是否实现了大众的基本体育权益,迫切需要科学、完整的监督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因此,尽快制定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考核体系,把体育公共服务指标纳入相关政府部门的考核体系中,并逐步增加其权重。这套体系尽可能用量化可衡量的、易操作的评价标准。它必须涵盖场地设施、体育活动开展、经费投入、队伍建设、社会组织参与等体育公共服务指标。

5 结 论

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大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并能完全同步,未能带来相应的国民福利的普遍提高。地域、城乡差异导致珠三角体育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发展,社会阶层分化导致体育公共服务弱势群体产生,过度体育市场化取向导致体育公共服务公平与效率失衡。体育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已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体育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区域和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应从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意识,加强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发展公共财政制度,完善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入手。

G812

A

1674-151X(2016)05-133-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0.072

投稿日期:2016-03-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体育类)(13YJA890034)。

于兆杰(1969—),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文化发展、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均等化珠三角公共服务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新疆少数民族妇女享有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现状研究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地级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