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阁制度在明代政治中的特点及地位

2016-08-29 15:26宫厚醒
人间 2016年23期
关键词:翰林院明太祖皇权

宫厚醒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二塘中学,贵州 威宁 553100)

浅谈内阁制度在明代政治中的特点及地位

宫厚醒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二塘中学,贵州 威宁 553100)

内阁是明朝始有的一种政治制度。它在明代中央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研究明代政治必然涉及的一个问题。随着君主专制政体集中的趋势,内阁制出现了。君权巅峰状态下的内阁注定了有着一条曲折的发展之路。一方面宰相制虽然被废除了,但宰相制所包含着的权力结构的规律始终在内阁制上反映出来;另一方面历史又提供了许多变革的机会。在明代君主专制政体中君权的至高无上与绝对化是毫无疑义的。

明代政治;内阁;职权;制约

一、引言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丞相、废中书省,对中央政权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从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之后,运行了1500 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意味着中央政治既皇权系统中的最高层被撤销了,皇帝与诸司百官之间的联系也就中断了,那么相权流向了何方呢?《皇明祖训·首章》中朱元璋云:“今我朝罢丞相,设立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此处“朝廷”当指皇帝。宰相制度废除后,皇帝一人总揽朝政大权,皇权兼并了相权,(皇权兼行行政大权,这只是相权的流向之一,另一方面,相权也一定程度上流向了六部)君主专制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后,身兼君、相二职,大权独揽,日理万机,事无巨细,皆要过问,忙得不可开交,深深体会到一人集权的难处。为此,1380年(洪武十三年)罢丞相,废中书省,对国家政治体制进行了一次较大范围的改革。洪武十三年九月,明太祖设置四辅官,名为春、夏、秋、冬,按时节来帮助自己,朱元璋对四辅官的礼遇确实不低,但是没有什么作用,运行不到两年这一制度就被彻底废弃了。大学士以翰林院的编修,检讨等官充任,只是帮助皇帝阅读奏章,起草文书和处理一些事务,作为顾问秘书,以减轻皇帝的工作负担,将原中书省的议政权几乎全部移入翰林院。重大政务,必须由明太祖本人亲自处理,权力绝不下放。但是无论怎样,明朝的内阁制度在明太祖时期出现了萌芽。

就大学士的职权而言,根据《明史·职官志》记载:“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起,兼司平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顾问”“师保”之责正是内阁议臣、辅政的本质,从议政权分移至翰林院,又在翰林平驳诸司文章的基础上设置殿阁大学士为顾问这一辅政制度的发展过程看,大学士的职权主要为“侍左右,备顾问,不得平章军国事”,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做好皇帝的参谋,充当智囊团。此种规定主要是为了限制辅官的权力,防止权臣专政的出现。尽管此时大学士的权位是比较卑微的,但是它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却为内阁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特点

(一)内阁阁臣基本上都是翰林文学之士。

内阁根植于翰林院这块土壤之上,阁臣大部分来自翰林,即所谓“问钱粮不知,问甲兵不知”,大都缺乏实政庶务的经验。自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废丞相以后,原中书省权力中的议政权移入翰林院,继而又移向内阁。内阁是在翰林院议政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皇帝的辅政机构。内阁阁臣和翰林院官员称同官,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阁臣大部分出自翰林院,由词臣入选,也就不足为奇了。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道:“明代纶扉之地,必取词林。”(《日知》卷九)

朱元璋不设中书省,去掉丞相,目的就是要皇帝“躬揽庶政”,亲自操揽大权,企图免除权臣的专权,篡夺朱氏的天下。明成祖朱棣虽然任用了解缙等七人为代言之臣,但是仍然遵守了这条祖训。因此,他只是挑选了借个翰林院的编检官员参与机要,充侍臣,备顾问而已,既不允许“内阁”专制注司,诸司奏事一不许向“内阁”相表白。从这时起,都是皇帝自己总揽大权。由于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皇帝是天命之子,君权神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旧的历史论者总是从各个角度责难阁臣,其实在明代,朝政良否的主要责任应该是掌权的朱氏子孙,而不是“毫无事权”的内阁。

(二)内阁受司礼监的制约。

内阁宦官与封建专制主义的皇权是同始而终紧密联系的。为了维护最高决策的权威,不得不依靠宦官帮助完成权力运作,在皇帝与内阁票拟之间,演化出一个司礼监批红的程序。明太祖鉴于汉、唐两代宦官祸国殃民,早已对他们深有警惕。朱元璋认为宦官只能被驱使而不能干政,君主不能把他们当成心腹或者耳目。于是在宫内有一块铁牌,上面铸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禁令。可是从他自己开始就破坏了这一禁令;到明成祖朱棣时宦官专权不断发生,在国内去四方做钦差的有太监,还有出使西洋的郑和,特别是开设东厂的这个特务机关,由太监做提督。

三、政治地位

明代内阁制度作为议政、咨询与秘书功能并兼的辅政机构,对皇权形成了有效的制约,也对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内阁具有票拟,草拟诏敕、平章政务、论思和备顾问的职能,虽然没有决策权,但是仍然对皇权形成了制约,尤其是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的 10 年里,内阁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中外奏章无不经由内阁票拟,特别是在皇帝怠政的时候,票拟更是百官与皇帝沟通的唯一渠道,内阁把辅政职责和秘书性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协助六部诸司等机构维持国家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行。

四、结语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废除了历代的宰相制度,从而导致明代中央行政中枢体制的严重失衡。自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废丞相以后,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原中书省权力中的议政权,即平事政事之权移入翰林院,继而又移向内阁。内阁是在翰林院议政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皇帝的辅政机构。从此以后内阁制度开始崛起并逐渐成为了明朝政治舞台上的一支举足轻重力量。由于内阁大学士参与中央行政决策,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大都出身翰林,是皇帝的近臣,也是官僚集团中最接近皇帝的人。

[1]梁希哲,明代内阁与明代的官僚政治[J].史学集刊,1992,(2):5-6.

[2]欧阳琛,论明代阁权的演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3):10-12.

[3]张升,明文渊阁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2):10-13.

[4]林桦,略论明代翰林院与内阁的关系[J].史学月刊,1990,(1):11-15.

[5]孟广军,从嘉靖朝大礼议等事看阁权对皇权的制约[J].北方论丛,1998,(2):11-15.

K248.1

A

1671-864X(20 16)08-0050-01

猜你喜欢
翰林院明太祖皇权
君臣互动与汉代皇权伦理政治特征——以身体及亲缘关系比拟为视角
从两副对联看清代翰林书法
唐以来的翰林院与学士院
明太祖“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理念与实践
七岁驿童对明太祖
明代翰林院在高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天无二日国有二君
论明太祖的廉政思想与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