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军用尚待时日

2016-08-27 16:27
兵器 2016年8期

研发LS3型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最近被谷歌卖给丰田研究院(TRI),后者主要研制无人驾驶汽车和医护机器人。为海军陆战队班组设计的LS3虽可驮运182千克、并在崎岖地形稳定行走,却因噪声太大被拒绝。在人形机器人真正军用前,士兵佩戴外骨骼将是不错的过渡。法国RB3D公司2009年开始研制的“大力神”外骨骼重17千克,可举起60千克重物,电池可供电3~6小时。美国仿生动力公司开发的“动力行走”轻型腿部外骨骼则充当动能采集器,从士兵的行走中产生电能,供通信、导航和侦察之用,2017年将开始在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实验,目标是使产生和管理的动力等于所消耗的动力。

多口径突击步枪开始流行

以色列武器工业公司以“塔沃尔”突击步枪缩小而成的X95多口径突击步枪有多种型号,包括发射5.56毫米弹的X95和X95-L、发射9毫米鲁格弹的X95-S和X95SMG、发射5.45毫米弹的X95-R和发射7.62毫米BLK弹药的X95AAC BLK六种。美国LMT防务公司的模块化轻型步枪系统(MARS-L)在两侧都有快慢机、弹匣解脱按钮、空仓挂机解脱钮和装填握把,8个快速拆装点便于快速拆解和组装。它也能发射多种小口径弹药,如5.56毫米、7.62毫米BLK、9毫米鲁格和6.8毫米SPCI等,其铝制冲压成型一体式上机匣和坚固的导轨可适应不同的枪管。

欧洲防务展155毫米炮概览

德国最新推出的“拳击手”RCH 155自行榴弹炮相当于在“拳击手”8×8轮式装甲车上配备了全自动无人炮塔和“阿格姆”155毫米火炮,可从车内遥控全自动装填和射击,具备多发同时弹着和“打了就跑”能力,战斗/行军转换时间小于90秒。韩国的K9“雷电”52倍径155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则继在土耳其许可证生产300辆后,将为波兰“克莱博”52倍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计划提供24辆底盘并进行技术转让。法国首次推出基于“太拖拉”T815越野车底盘的8×8型“凯撒”52倍径155毫米轮式自行榴弹炮,全重约30吨。原6×6型重18吨,已装备4国270多辆。瑞士鲁格公司以为本国陆军改装的M109自行榴弹炮为基础,推出采用国产47倍径155毫米炮管和电动快速输弹机的最新改型。

德国为何增强坦克火力

鉴于现役“豹”2坦克还将使用15~20年,莱茵金属公司计划在2018年前将其L55式120毫米炮升级为L55A1式120毫米炮,并配用下一代动能弹,L44/L44A1炮也将接受类似升级。用于未来主战坦克的L51式130毫米坦克炮重3吨、身管长6.63米,始于2015年的演示将验证其性能是否能为未来坦克提供更强火力,并集成到现役平台上。这并非因为俄T-14“阿玛塔”等坦克防护水平高到何种程度,而是因为欧洲各国军队因急剧变化的地缘政治形势很容易与强调地面装甲力量的俄军交手,却又缺乏美军那样的空中和系统打击战力,只能倚重火炮技术。在美俄不直接交手的情况下,俄欧相对更接近些的军备水平可能重演坦克群对战。

美海陆加强V-22攻击能力

2016年6月12日,美国海军将一架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调到“卡尔·文森号上航母试飞。与它将替代的C-2“灰狗”舰载运输机相比,MV-22能把货物或人员直接送到航母战斗群中一些面积较小的甲板上而不必先运到航母上。但海军不会采购更多V-22,而将利用陆战队现有的44架MV-22。陆战队也正在MV-22上测试多种武器和传感器,包括舱门机枪和导弹发射器,SH-60等直升机使用的“海尔法”导弹、“蝰蛇打击”激光制导炸弹和“狮鹫”轻型空面导弹等,以增强其对抗和精确打击能力,支援在非洲和中东等地的快速反应部队。陆战队还投入5870万美元,希望2019年6月为MV-22开发并集成空中加油系统,目标是能为其他飞机加油1.8~4.5吨。

新型检测技术助力反恐

毒品和爆炸物非接触检测是各国安保和反恐的重大挑战。在国土安全部科技局、国家科学基金会、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DARPA和NASA支持下,美国西北大学量子器件中心开发了固态量子级联宽带可调谐红外激光器。它通过快速调谐能力,在试验中证明了识别特殊物质的气体分子光谱指纹的能力,从而可望准确识别出隐藏的毒品和爆炸物。2014年,全球平均每天有18亿个图片和视频被上传到社交媒体,这对军事和反恐情报是个巨大机会,但也有很多图片被伪造和修改。因此美国帕泰政府系统公司在DARPA的720万美元资助下,研发可自动验证图片和视频信息真伪的技术,它还能发现图像被修改的方法,确定图像是否有情报价值。

瑞典智库发布世界核武库报告

2016年6月13日,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了最新的世界核武库报告。报告估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核弹头数量达到近7万枚的高峰以后就一直缓慢下降,这要归功于美俄1991年以来签署的3个核裁军条约和单边削减行动,不过裁军步伐已有所放缓,美俄部署的战略核武器都未比2011年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生效以来显著减少。截至2016年1月,全球共有15395枚核弹头,比2015年减少455枚,其中4120枚为部署状态,俄美分别有7290枚和7000枚,合计占世界总量的93%。另外法国有300枚、中国260枚、英国215枚、巴基斯坦110~130枚、印度100~120枚、以色列80枚、朝鲜10枚。

美国陆军装备的紧日子

比起本世纪初宏伟的陆军转型计划,近年美陆军武器装备的更新明显放慢,很多名声在外的先进装备计划逐渐沉寂,特别是坦克装甲车辆的更新几乎停顿。根据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16年6月发布的报告,美陆军现代化预算(包括采购和研发、试验与评估)半世纪来三起三落。1969~1975年,由于越战和核战略从大规模报复转为灵活反应战略,陆军现代化预算首次明显下降,按绝对价值计算下降64%;1985~1998年,随着里根国防政策和冷战的结束,陆军现代化预算从425.3亿美元降至173.1亿,降幅59%;2008~2015年,为保证战备和缩编需要,陆军现代化资金实际下降74%。当然,渡过困难时期后,这方面的经费也会回升,但占陆军总预算的比例最高为27%~31%。

一批新型能源技术涌现

2014年美海军研究实验室开发成功用海水中分离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碳氢化合物的电解离子交换模块(E-CEM),并用航模进行了试验。比第一代产品产量提高40倍的第二代模块每天只能生产1加仑,因而还需要大幅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率,才能使舰艇能利用海水自产部分燃油,以减少后勤依赖。同时,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诺塞拉正在开发利用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特殊细菌将阳光、纯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高能量密度液体燃料的技术,太阳能转化效率从自然界植物光合作用的1%提升至10%。2015年美国能源部曾资助研制“人工树叶”,使用无机催化剂将氢气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虽然商业化还需要几年,但太阳能转化液体燃料的前景已经明朗。

俄国防工业仍缺乏活力

2016年5月25日,俄政府批准了工业贸易部新版的《2016~2020年国防工业发展计划》,以推进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保障军品国际市场。具体目标包括到2020年国防工业产值增至2014年的1.8倍、创新产品占比从2016年的34.4%升至39.6%、人均产值和人均工资分别达到2014年的2.4倍和0.8倍,民品比重将升至2012~2016年的1.3倍。2015年,俄国防工业的成就包括全年国防订单完成率达到97%,产值增长13%,俄军武器现代化比例达到47.2%,军备出口额达到145亿美元,新签订单超260亿美元。但是,与2011~2020年版计划相比,未来五年将投入的预算从每年46亿美元降至约5.4亿,要求开发的1400项新工艺只开展了约300项,军工人员平均年龄仍为四十多岁。

俄美瞄准外空常驻

目前,俄航天局已与欧洲航天局探讨月球建立定居点的选址等工作,俄能源火箭公司还可能与波音联合建造可容4名宇航员在轨工作30~360天的月球轨道站,两公司或各造一个10吨小型居住舱,也可能合造一个24吨大型居住舱。美国的目标则双管齐下。NASA的NextSTEP计划正在征集深空居住舱概念,将在2016年内选定企业投入5500万美元开发,2018年开始地面试验和无人的EM-1任务,2021年开始建设地月空间居住舱的EM-2任务,同时测试可载6人的火星大本营(MBC)概念所需技术,EM-3则开始测试太阳能电推进,2026年将某些设备提前送往火星,次年首批宇航员尝试绕火飞行,2029年登陆。SpaceX公司则计划最早2018年将“红龙”无人飞船送往火星。

遥感卫星门槛提高

虽然2014年美国政府允许数字全球公司向国外用户出售“世界观测”-3卫星的分辨率0.25米可见光卫星图像,但其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却至今未允许其出售该卫星的短波红外相机分辨率3.7米的图像,只能出售分辨率7.5米的数据。这些数据可穿透烟雾和云层。不过即使美国不批准,加拿大、德国和意大利的企业也能提供类似产品。2016年6月,秘鲁也拥有了空客公司制造的第一颗遥感卫星,分辨率达到0.7米,而美国国家侦察局(NRO)近5年已发射了15颗小卫星,并允许情报部门通过统一平台定制及时、可信的个性化情报。美国战略司令部2011年发射的作战响应空间(ORS-1)卫星为中东和东南亚的美军提供了大量战术级图像,目前正准备开发后续星。

无人艇更加小型化

美国蓝鳍公司开发的“沙鲨”低成本微型无人艇长60厘米,空载排水量不超过6.5千克,最大载重22.7千克。可拆卸的尾部集成了推进、锂离子电池动力和控制系统,可从刚性充气艇、蛙人运载器、有人或无人水面艇和飞机吊舱等多种平台布放和回收,任务时间约8~12小时。除情报、小范围侦察、通信中继、训练和诱饵等任务外,它还能成群用于目标探测或大范围侦察。为弥补现有无人艇的能源不足,美国海军研究局还在开发离岸能源补给和数据传输系统(ORADTS),可为长11.7米、满载排水量9.7吨的舰队级无人水面艇提供补给,每次能补给2460升燃油(舰队级无人艇一般携带1514~2460升),45分钟内传输2TB数据。

俄新破冰船即将下水

俄罗斯“北极”号核动力破冰船即将在圣彼得堡下水。该船是世界体积最大、马力最强的核动力破冰船,航行时破冰厚度达3米左右,可在北极任何海域航行。该船长173.3米,宽34米,吃水8.5~10.5米,排水量3.35万吨,船员75人,安装了两台RITM-200压水核反应堆,总功率60兆瓦。2015年俄政府曾计划该船在2017年正式服役,以满足日益扩展的北极航线的需要。北极级由波罗的海造船厂与俄罗斯联邦原子能机构共同研制,首艘LK-60“北极”号于2013年11月开工建造,预计2017年10月完工,同级的其他两艘“西伯利亚”号和“乌拉尔”号于2014年5月签订合同,耗资13亿美元,分别定于2019年12月和2020年12月完工。俄罗斯现役的胜利级核动力破冰船已服役50年。

美研制出超空泡子弹

2016年4月,经过为期十年的研制,美国DSG技术公司投产了超空泡多环境弹药,最终可能装备多达10个北约成员国。该弹采用了Cav-X技术,其空泡弹芯以超过100米/秒的速度入水后,由于特殊的弹头形状,会造成弹芯后方压力骤降,在四周形成超过弹丸大小的气泡,明显减小阻力并保持稳定弹道。这使它可从水下或向水下射击,可靠地入水或出水而不导致水面跳弹,跳弹现象经常伤及友军或民船。它还能改进到舰载“密集阵”近防炮等武器使用的各种大口径弹药上,从而能象拦截来袭反舰导弹一样拦截来袭鱼雷,为舰艇增加一种硬杀伤反鱼雷手段。这种子弹的另一优势是穿透外层装甲后不会分解,从而可用于对付多层装甲。

印度核潜艇受困于鱼雷问题

由于认为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的子公司阿古斯塔-威斯特兰在2010年印军耗资5.6亿美元采购12架要人专用直升机的过程中存在行贿行为,印度国防部2016年5月底取消了从该集团另一子公司WASS采购98枚用于印度国产“歼敌者”号核潜艇的“黑鲨”重型鱼雷的合同。2014年耗资2.68亿美元订购的“黑鲨”是当前最合适的鱼雷,重新寻找替代型号将耗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目前相对现成的选项是采购德国的SeaHake和法国的F-21鱼雷。这一举动可能导致后3艘“歼敌者”号至少推迟2~3年服役并耗资数百万美元修改鱼雷发射管,但2016年初已完成深水和武器试验的首艇“歼敌者”号不受影响,因为它配备的是俄制53-65型鱼雷。虽然有所损失,但印度认为维护军购过程中的公正和廉洁对国家更重要。

土耳其扩大军舰自主建造

国家造船(MILGEM)计划已完成两艘轻护卫舰,第三艘很快下水,第四艘2020年交付,到2020年代还将制造4艘性能更先进、吨位也更大的TF-2000国产轻护舰。2016年6月初,土耳其Dearsan船厂与哈萨克斯坦签署备忘录,计划合作建造6艘可起降无人直升机的轻护舰用于里海。引进德国技术、在土耳其许可证生产的6艘潜艇也预计2020年交付第一艘,下一代6艘潜艇将完全由土本国设计建造。Sedef船厂在西班牙纳万蒂亚公司帮助下建造的船坞登陆舰价值15亿美元,首舰“安纳多鲁”号已开工,它可搭载一个营的登陆部队、8架通用直升机、3架无人机和150辆车。6月9日土海岸警卫队也宣布将订购8艘600吨级通用海警船,船长60~75米,能起降10吨以下直升机。

“捕鲸叉”试验改进型

2016年5月17日,美海军完成F/ 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携带AGM-84“捕鲸叉”Ⅱ+反舰导弹的试飞。自1977年服役以来,已有7500枚“捕鲸叉”导弹广泛安装在美国和30个国家/地区的舰艇、潜艇和飞机上。“捕鲸叉”Ⅱ+加装了GPS制导组件和允许导弹飞行中重新瞄准的打击通用武器数据链(SCWDL),后者也用于雷声公司研制的AGM-154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 C-1型)上。该弹与“超级大黄蜂”的集成后,2021财年还将配装到P-8A“波塞冬”多任务海上飞机上,并有兴趣开发增程型,这种增程型将采用更轻、杀伤力更强的战斗部和效率更高的涡喷发动机,从而使射程增大近一倍。

美国发展地形跟踪雷达

2016年5月,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与雷声公司签订了价值约4950万美元的合同,以继续低速试生产“沉默骑士”雷达系统,预计2018年10月前完成。这种工作在K波段以上频率的地形跟随和地形规避雷达,能使特种部队的飞机在向敌方严密设防的危险区域夜间低空秘密渗透或撤出时减少撞山/撞地风险。即使在黑暗和恶劣天气导致的零能见度条件下,该雷达也能使飞机超低空飞行在云、雾、灰尘、暴风雨中,还能发现输电塔和高压电线等关键障碍并提供预警。美军将主要将它用于MC-130J运输机、MH-47G重型直升机、MH-60M中型直升机和第30批次CV-22倾转旋翼机。除拥有先进的地形跟随和规避能力,该系统还能为机组提供导航、地面测绘和气象信息。

六代机各国着眼点迥异

2016年6月15日,美国空军参谋长马克·威尔士表示,空军已改变了对第六代战机的看法,正在考虑的“系统族”当中已不包括有人战斗机。2015年美国海军部长雷·马布斯也认为F-35C将是海军采购的最后一型有人战斗机。同期,俄空军前司令、联合飞机制造公司军机部负责人米哈伊洛夫语出惊人:刚启动正式研发的苏霍伊六代机不仅能高超声速飞行、隐身、超机动、多功能、可选有人驾驶和配备远程高超声速导弹,还能在2025年前首飞。如此轻易突破六代机令人高度怀疑。BAE系统公司则设想基于“塔莱尼斯”无人作战飞机验证机的超隐身后续机型先期渗入敌方防线打击地面关键目标,它将具有自主决策能力,只在攻击时与地面联系,但并不替代“台风”和F-35等有人战斗机。

俄印开发初级教练机

2016年6月7日,俄伊尔库特集团展示了首架雅克-152初级教练机原型机,预计年内开始试飞。该项目2014年获得俄国防部合同,由雅克设计局以雅克-54特技飞机为基础研制,双座,装有SKS-94M弹射系统,采用德制RED A03发动机,可携带空空导弹或火箭发射巢。它将与雅克-130高级喷气教练机和苏-35BM双座教练型配套使用,俄军拟采购150架。2016年5月31日,印度斯坦航空工业公司(HAL)开发的HTT-40教练机完成首飞,预计2019年开始交付印度空军,至少订购68架。该机型采用美制霍尼韦尔TPE331-12B涡桨发动机,还将开发可携带火箭弹、普通炸弹和机炮吊舱,用于低强度冲突的武装改型。

德国大学生推出飞艇新概念

2016柏林航展上,德国大学生查达·辛格展示了H-Aero一号复合飞艇概念。原型艇全重10千克,载重2千克,在直径3米的圆盘形充氦艇身外装有翼展5米的旋翼,借助安装在旋翼翼梢的两台太阳能动力电动机的桨尖喷气动力,驱动旋翼旋转,它能象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并达到2000米高度。艇身内布置有客舱或货舱。前飞时,旋翼被锁定,形成类似固定翼飞机的状态,翼梢发动机提供前飞推力,旋翼和圆盘艇身产生的升力加上艇身的浮力共同承受飞艇的重量。飞艇的旋翼采用对称翼型,通过前后缘襟翼的偏转优化以适应垂直旋转和固定翼前飞时的不同要求。该艇今后可用于低速大重量或快速小重量等多种无人运输。

“黑鹰”继续完善

2016年5月底,西科斯基公司为替换HH-60G“铺路鹰”战斗搜救直升机的HH-60W成功通过初始设计评审,开始详细设计。该项目2014年获得12亿美元经费,最终计划采购112架,2026年交付完成。作为以UH-60M为基础的“黑鹰”系列最新改型,HH-60W单独研发和生产。2016年6月,西科斯基还与土耳其航宇工业(TAI)公司签订了许可证生产109架T-70(S-70i国际型“黑鹰”的土耳其版)的合同,价值35亿美元,预计2021~2026年交付,但不能出口。为此,土耳其发动机工业(TEI)公司将引进通用电气公司专利生产T700涡轴发动机,Aselsan公司则引进了起落架、减速器等动部件生产技术,Alp航空公司负责航电系统。

M-346教练机继续交付

2016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在意大利莱昂纳多-芬梅卡尼卡公司接收了最后一架M-346“狮”高级教练机,总订数30架。该机型从2014年3月开始交付以空军飞行学校,替代了美制TA-4“天鹰”和F-16A/B。“狮”装有雷达和武器系统,具有作战潜力,还能与地面模拟器联网进行虚拟编队训练。此前一天,波兰也接收了采购的8架M-346的首架,计划11月底获得两架,剩余6架12个月内交付。这些飞机将装备在波兰空军学校建设的国际训练中心。波兰型改进了数据链、减速伞和用于仪表气象条件训练的“百叶窗”式驾驶舱罩。目前,M-346教练机共收到68架订单,除以、波两国外,还有18架意大利订单和12架新加坡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