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沛
“仪封人请见”属地探析
□高 沛
西平
大思想家、万代宗师孔子,为宣传他的思想理念、推行其政治主张,从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用14年之久的时间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历尽千辛万苦,为当世敲响了警示木铎,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享用不尽的文化遗产。孔子到过许多诸侯国,也曾不止一次到过大河之南的柏国(今河南省西平县)仪封,留下了仪封人(仪:地名,封人:古代镇守边界的小官)请见的千古佳话。
《论语·八佾》载:“仪封人请见。 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掌管仪这个地方的长官封人请求见孔子,他对随从孔子的学生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学生引荐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做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这段话只介绍了仪封人请见孔子一事的梗概,而仪封人请见孔子的史实究竟发生在何时、何处,说法不一。有说在西平的,有说在兰考的,有说在开封的,诸说并存,由来已久。根据地方志记述,明、清以来几地一直存在着纷争。在此,笔者谨对两千多年前仪封人请见孔子的具体时间、地点、经过以及封人见圣祠的变迁等作一探讨,祈请方家指正。
据载,西平县建有“封人见圣祠”,在城西六十里仪封镇北门外濦阳河上。始建于何年,尚未查到。据清康熙年间《西平县志》载:“封人见圣祠,明代知县刘廷相撰碑记。明万历间,先圣四十七代孙遂平令孔弘衍,置祭田二顷。先嘉靖中,邑人太学生王宰、生员王之佐、王干,修葺遗像,岁时瞻拜,年久蓁芜。康熙二十七年冬,巡抚河南大中丞闫公(闫兴邦),因踏古荒道经仪封镇,下车恭谒见圣祠。见其庙宇倾圮,规模狭隘,因捐俸口新,大其规模。命署西平县事上蔡县知县杨董理其事。殿堂、门庑一如文庙之制。仪容焕赫,丹垩一新,碑文石刻巍峨林立。祠左又建书院一座,以为延礼师儒,训诲子弟之所。更修复香火地以供祠祀。士民传颂,远口俱瞻。有碑记西平县清代知县李弘植每逢二仲上丁,先期斋戒,恭亲致祭,以重大典。”
明代,西平知县刘廷相撰写的《封人见圣祠记》(碑刻)记述得也很清楚:“太学生王子宰等居仪封之乡,兴思齐之念,于先旧所为祠,葺之……”仅从“于先旧所为祠”句即可推断,封人见圣祠的始建年代至少在明代以前。至于具体年代,有待进一步考证。另,从“殿堂、门庑一如文庙之制”可想而知,其建筑规模与县城文庙相当。再者,有碑记载西平县清代知县“李弘植每逢二仲上丁,先期斋戒,恭亲致祭,以重大典”(二仲:指仲春,即农历二月;仲秋,即农历八月。上丁,指每月上旬的丁日),由此亦可看出,其祭祀规格、规模亦是相当可观的。
清朝,自康乾盛世以后,国势日渐衰微,内忧外患,财力枯竭。据史料和现存的残碑记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光、光绪两朝,由地方筹资,对封人见圣祠还是进行了一些修葺。民国年间,由于军阀割据,战火连年,天灾人祸不断,封人见圣祠年久失修,祠院已相当残破,但香火尚未断绝。到了1927年前后,北方军阀打庙伐神,封人见圣祠在劫难逃,几乎变成了一所空祠,数百株古柏却幸存了下来,依然盘根错节,郁郁苍苍,大的两三人都合抱不住。关于这段历史,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陈铭鉴主纂的《西平县志》记载:“自民国十七年破除迷信之说兴,西平境内庙宇神像多被销毁,即孔庙及忠义节孝各祠之木主,亦复荡然无存,此亦运会使然,非一乡一邑之故也。”1958年建人民公社礼堂时,“共产”风盛行,伐封人见圣祠一部分古柏作建筑材料,祠庙未拆。到了1972年,不知谁脑子一热,变卖祠属林木,扒了祠院,利用旧砖在封人见圣祠原址上兴建一座仪封中学(今改为小学)。现存的三株柏树因当时太小而幸免,大部分碑碣被人拉走垫路或作房基用了,只有数通残碑还躺在旧址上,其中,清乾隆年间的“重修封人见圣祠碑”还算完整,字迹也比较清晰。这一年,西平还扒了师灵兴国寺七级唐塔 、专探龙泉寺五级明塔、南街文庙大成殿、南街城隍庙木牌坊等古建筑。想想这些承载历史的文化遗产就这样轻易地消失了,真叫人惋惜、痛心。2009年12月19日,仪封镇群众自发捐资修复的封人见圣祠在原址上落成,数千人参加了揭牌庆典,瞻仰、参拜孔子圣像,重续了流传千古的尊孔、祭孔圣事。
1.西平说之据。 《史记·孔子世家》载:“冉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陈迁于蔡……楚侵蔡。秋,齐景公卒。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远附迩…… 去叶,返于蔡……”据此可知,孔子此行应在公元前489年前后,时年孔子63岁左右。
西平古称柏子国,东与蔡国紧邻,西与叶国接壤。仪封当在柏子国南部边境偏西。清《汝宁府志·卷二十六》中的《仪封镇中岳行宫记》记载:“西平,蔡之下邑,西鄙仪封乡,相传为封人见圣之地。左流濦水,右峙岈山,为周、楚、秦、蜀之孔道。”清康熙年间的《西平县志》亦载:西平“为汝南之上游,滇、楚、燕、赵之孔道,羽书骑乘之征,无日不致其地。”“鸡犬遥连楚,桑麻苑在秦。”由此可见,西平在中原的交通位置十分重要。仪封镇位于西平县境西南部,是一处古老的驿站,为南北、东西之通衢。北门紧靠官马大道,居蔡、叶之间。《史记·孔子世家》记述的“孔子自蔡如叶”及“去叶,返于蔡”,西平仪封是必经之路,或者说是最便捷的近道。所以,当年孔子周游列国途经西平仪封镇是可信的,故而,仪封人请见的史实也顺理成章,后人建祠以飨先贤合情合理。
万泉河(濦阳河)
对于《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一事,粤稽《鲁论》郑注“仪封为卫邑”,而《释地续》又谓:“仪城乃卫西南境,距其国五百余里。”《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载:“仪封镇在河南西平县西南五十里临洪河支流为市。”“古之仪”,卫国(今濮阳)有,柏国(今西平)亦有,前为县,后为乡。按《释地续》距卫国五百余里,且在西南的仪封,无论从方位和里程上说都应该是柏国的仪封无疑。西平仪封镇北门外濦阳河(今万泉河)左岸坐落的封人见圣祠,顾名思义,是为纪念仪封人请见孔子而建。据当地人回忆,封人见圣祠当年殿宇巍峨、古柏森森,祠内竖立着唐、宋、明、清的碑刻。古人在此建祠的缘起自有其依据,决然不是空穴来风。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西平知县刘廷相在《封人见圣祠记》中,对西平一说,已讲得很清楚。文曰:“柏邑西距二舍许,有乡名仪封。乡之通衢之西,封人见圣祠在焉。溯流穷源,《鲁论》述之备矣。余尝读《中州志》,有仪封名县,今乃复已是名乡,何居记有之?定公十四年,孔子去卫适陈。哀公六年,孔子如蔡及叶,忆吾夫子丁衰周之不辰,思以道易天下,席不暇暖,辙环列国。然仪卫属,自卫适陈必经于此,封人见圣之地意者其在斯乎?至于蔡,即今上蔡;叶,即今叶县。是乡也,介于蔡、叶之间,矧封人掌封疆之官,夫子如蔡及叶,会逢其适……太学生王子宰等居仪封之乡,兴思齐之念,于先旧所为祠,葺之,塑遗像,树穹碑,丹丹蒦墍茨,焕然一新。榜其里曰:‘夫子停辙处’。匾于祠曰:‘封人见圣祠’。祠之后作两序,以训蒙习。时其祷祀,乡之人咸骏奔焉。俾士大夫乘轩过门者礼其祠,想见其形容,秉彝好德之良,历千载如一日。木铎之音虽不见振于当时,幸犹托遗响于来世。”
清道光七年(1557年),西平知县李德林《重修封人见圣祠碑记》中,更是非常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西平之有仪封镇见圣祠,由来久矣。粤稽《鲁论》郑注:‘仪封为卫邑。’兰阳邑乘载:‘县北有仪封县’。按此,则与西平无与。而《释地续》又谓:‘仪城乃卫西南境,距其国五百余里。’以方域考之,西平之传,诚非无据矣。要之,人之与圣人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矧封人亲承懿训。哲踪遐轨,留遗人间。后之人得至其地,无不徘徊郑重,而弗能自己,其立祠祀之宜矣。”诚如李、刘二公所述,西平封人见圣祠历史悠久,孔子当年周游列国不仅路过西平仪封镇,而且有“仪封人请见”应是可信的史实。
2.开封、兰考说之误。今有学者认为:“仪封镇说(西平仪封说),主要持据‘距其国五百余里’。按现在的里程测算仪封镇与濮阳(古卫都邑)相距有之,开封、兰考与濮阳相距就要短得多了。但古之度量制非今制。春秋时期每尺长只有19.91厘米,到了战国晚期一般尺长在23厘米左右(现一尺为33厘米),若以春秋时期的度量衡的量值计算,其所谓‘距其国五百余里’之地,就不是仪封镇而是开封、兰考之地了。且春秋时仪封镇属柏国,不属于卫国。”
乍听起来,这段论述言之凿凿,无可辩驳。但这位学者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释地续》的作者是春秋战国两千多年以后的清康熙朝的大考据家闫若琚。既然说“距其国五百余里”,很显然使用的尺子既不是春秋时代的,也不会是战国晚期的,最大可能是闫公所处的时代的。清朝一尺为32厘米,和现今流行的一市尺相差仅一厘米,远非春秋时代19.91厘米,或战国晚期23.1厘米的尺子所比。后世人除非在极特殊情况下,拿古代的尺子和某一时代的尺子相比较时,才会搬出老祖宗时的说法来。若用清代的尺子和现今的市尺分别测算仪封镇与濮阳的距离,得出的数据虽然不同,但都接近五百里。不难计算,二者误差仅一里半地,清初的测绘条件,能精确到这个程度也真不容易了。这就对了,因为闫公说的“五百余里”,完全可以理解为五百里左右。
这位学者说:“其所谓‘距其国五百余里’之地,就不是仪封镇而是开封、兰考之地了,且春秋时仪封镇属柏国,不属于卫国。”这句话本没什么毛病,但 “仪城乃卫西南境,距其国五百余里”句中的“仪城乃卫西南境”七字,他疏忽间漏掉了,这句话的味儿跟着也就有点变了。就是说,完整地解读这句话,再查下河南省地图上所标示的濮阳到兰考、濮阳到西平仪封的距离 (当然能查下历史地图就更好了),似乎还应该有另外一种解释。
1.孔子停辙封人请见之地在西平县仪封古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西平县志·疆域篇·水系》载:“青钢涧,发源于诸石山北……水流湍急,有河出龙门之势……又北三里经王堂,有孔子庙在。相传孔子由叶之楚取道于此,闻儒子歌沧浪焉。”而王堂之孔庙与仪封镇近在咫尺。另据,清康熙九年(1670年)知县沈棻修撰的《西平县志》和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陈铭鉴修撰的《西平县志·古迹》均载:“周封人墓在县城西南仪封镇西八里韩庄西南,有墓碑。”这些历史文献,亦可从侧面证实西平县之仪封古镇即是当年夫子停辙封人请见之处。
2.仪封历史悠久,儒学文化积淀丰厚,世代传承,影响深远。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时曾非一次途经仪封。据康熙年间《西平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先圣47代孙遂平令孔弘衍,置祭田二顷。”让人深思的是,数百年前,孔子后人孔弘衍为封人见圣祠捐置祭田的善举,应该与他对西平仪封“封人见圣祠”深信不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无独有偶,2007年夏,孔子73代孙孔岩先生专程来到仪封,经过实地考察,对先祖当年周游列国停辙西平仪封留下的许多史料、碑刻、典故、传说以及遗址上的一草一木都倍感亲切,对仪封人民尊崇儒学的优良传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仪封人民对此常怀感激。尊孔重教和读书之风在仪封世代传承,影响深远。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途经西平仪封时,留下“仪封人请见”的故事,千秋传颂。民间流传的“三难圣人”“子肃问孔子”“赵志赴宴”“仪封四门的传说”“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仪封的来历”等故事,虽非正史,但在一定意义上也折射出西平仪封孔子文化的丰富多彩。
本文仅就西平“封人见圣祠”及“仪封人请见”发生地作一点探究,意在说明,仪封人请见一事发生在西平之仪封是可信的。但这与兰考等说并不矛盾,因为孔子用了14年的时间周游列国,到过许多地方,请见之事绝非一人一时一地。
(作者单位:河南西平县政协)
[责任编辑 秦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