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欧
(广东科技干部学院,广东珠海 519090)
创新扩散视野下第二课堂移动语言学习的意愿和行为调查研究
刘 欧
(广东科技干部学院,广东珠海 519090)
从创新扩散理论角度,利用Dugas的技术采用者分类指标(TACI)开展第二课堂移动语言学习的意愿和行为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反馈收集统计数据,对比移动语言学习前后学生的学习意愿和研究学习者创设个人移动学习经历的过程。结果:1.前后测TACI分数差异显著,学习者对移动语言学习的接受程度提高,对采用新技术的观念发生了改变。2. 学习者的行为研究表明移动语言学习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个性化学习经历的创建。
创新扩散理论;移动语言学习;反馈;第二课堂
DOI:10.13963/j.cnki.hhuxb.2016.04.030
根据Google与IPSOS发布了2013年底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城市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上升至47%,其中,69%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移动设备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于是,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移动设备对语言学习的帮助。他们发现,移动设备的特性例如移动性和连接性能带来了语言学习的革新。[1]例如,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手机可用于提高词汇知识,[2]语法,听力,口语。[3]此外,移动技术支持社会交际功能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协作学习环境。
(一) 移动语言学习研究现状
OpMalley等[4]把移动学习定义为/ 任何一种发生在学习者不在固定的或预先确定好的地点的学习, 或学习者利用移动技术提供的学习机会的学习。移动技术的进步使教育者以更为灵活的方式改革和发展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声音、图像,视频以及文字进行交流。移动设备应用于教育领域是所有学习者一个共同的期望。[5]Valk, Rashid,和 Elder[6]在2010年研究了移动电话如何促进学习,从而让农村和边远地区学生增加获得教育资源和服务的机会。另外,Stockwell[7]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对移动学习持有积极的态度,但教育,心理,甚至环境常常阻碍学生选择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活动。Maniar等[8]在2008年的研究中发现,小屏幕手机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和视觉感知的认知缺陷。[9]然而,学生也报告说,希望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学习工具,这样他们就可以随时随地更方便的进行学习。移动设备的使用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所有权和自主性,同时也带给学生更为积极的语言学习经验。
(二)创新扩散理论在移动语言学习中的运用
移动设备作为新的教育技术,在学习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与推广需要进一步的研究。Rogers[10]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该理论是描述创新物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扩散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的理论。Surry& Farquhar[11]认为教育技术研究工作者应该研究扩散理论。移动设备作为新的教育技术能否被语言学习者采纳?移动设备用于教育目的本质上是以创新作为根本的。因此, 郑旭东[12]在2005年指出教育技术(如移动设备)的创新,推广与应用研究被认为是教育技术研究在逻辑上的最后一步,关系着教育技术研究成果在实践应用中的成功与否。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定义了五类技术使用者(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众多跟进者,后期众多跟进者,落后者)提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技术的采用可用S形曲线绘制,如图1。
图1 创新扩散的S曲线
在移动语言学习中,移动设备首先由创新者采用,其次是早期采用者,早期众多跟进者,晚期众多跟进者与落后者,最后广泛普及移动语言学习。为了适应和支持这些不同的使用者,了解移动语言
(三)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技术采用者分类指标(TACI)
根据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Dugas[14]在2005年对技术采用者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描述。本研究采用Dugas的分类指标,即Technology Adopter Category Index (TACI)分析学习者使用新技术的意愿。另外,基于移动语言学习研究的需要,TACI问卷调查表进行一些改进,可见表1。问卷中,TACI评分与参与者对技术创新的接受程度成反比。TACI评分低反映个人对创新技术应用于语言学习感觉非常适用,而TACI得分高则反映个人对创新技术应用于语言学习感到不适。采用TACI评分能有效反映出参与者在未来语言学习中采用移动设备的意愿。
表1 技术采用者分类
研究中,通过表1对学习者移动语言学习的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目前,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语言学习的调查很少,尤其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使用移动设备的意愿和行为也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第二课堂移动语言学习环境下,学习者使用个人移动设备作为语言学习工具的情况,以及个人经历与感受包括情绪和学习过程。
(一)研究问题
学习者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语言学习的意愿如何?
学习者在移动语言学习活动中如何链接,交流,合作学习以及创设个人学习经历的?
(二)研究对象
共有53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与本次移动语言学习研究,其中49位男生,4位女生。所有学习者能有效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娱乐,生活和学习。其中89%的手机是安卓系统(三星,HTC,SONY 等)。5.5%是IOS系统(iPhone),另外5.5%是塞班系统。
(三)研究过程
预调查阶段:所有学习者都要求在研究前一周完成预调查,从而在移动学习项目开始前,分析他们对使用个人移动设备应用语言学习的意愿及确定学习者属于哪一类技术采用者。
移动语言学习阶段:学习者大概使用一周的时间先后完成四类移动语言学习项目,并且要求他们记录下每个学习任务中,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连接,交流,协作,及创建有效语言学习经历的时间和次数,以便完成对每一个移动学习活动的反思。
后调查阶段:所有移动学习项目完成后,问卷调查重新获取学习者的TACI分数及技术采用者类型,从而反映出学习者采用新技术应用于语言学习的意愿。
(四)研究工具
移动语言学习项目(如图2)
1.使用移动浏览器(例如,Android的浏览器,UC,百度,等)登陆“英语点津学习网”学习,观看电影视频和新闻,并在英语论坛里发表相关主题的评论;2.使用手机在线词典查阅课文生词,并把生词的释义,搭配词组,和精美例句记录到单词本上,所有学习者都能在单词本上阅读,补充,和修改,从而实现班级共享;3.在微信群里以文本或语音的方式讨论和共享学习资源。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可以相互协作,并以语音,文本,和视频方式提交作业。另外,学习者还可以在朋友圈里对同伴的发帖,进行讨论和回复;4.利用移动语言学习软件创建个人学习经验,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的,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包括英语视频制作,电影配音,特色阅读练习,听说训练,以及试题模拟,同时实现资源共享,同伴间的互评互改。
图2 移动语言学习项目
移动学习活动必须符合以下几点要求:①当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经验、学习项目必须体现个人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连接,交流以及合作;②学习项目必须体现使用个人移动设备进行移动语言学习;③项目最好是学生已知的或很容易学的日常手机软件应用于语言学习;④项目必须提供一些反馈信息,从而促进移动技术的学习新体验。学生使用移动设备与他人协作完成以上这些学习项目,从而触发有意义的个人学习行为。
Daesang Kim[15]认为学生移动学习中的行为反馈主要体现在与移动资源的四类交互作用,包括移动连接,移动交流,协作学习,和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经验。因此,每一个学习项目结束后,学生都要求填写问卷调查(表2),包括在该学习项目中使用移动设备的次数、时间和感受,以及改进建议。
表2 针对每个学习任项目的行为反馈
(一)实验前学生的TACI分数结果
实验前一周53位学生完成了预调查,所有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移动手机“一天多次”(见图2)。75%学习者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持有积极的意见,特别是这些设备增加了学习资源的访问以及有利于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图3 前测调查结果
如图3所示的学生的TACI分数整体成正态分布。前测结果表明学习者的分数均值为5.26分(M = 5.26,SD = 1.97)。 根据这一分数可以推断出移动设备将更有可能在未来的教室实现移动学习。
(二)移动语言学习项目的反馈
每个移动语言学习项目的数据(频率和时间)按照表2所述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见表3。
表3 学习任务的频率和时间
根据学生的反馈,移动连接“英语点津网”学习时间最长,微信讨论区的频率最高。在移动交流和协作学习的“微信讨论学习区”和“移动学习软件”项目中,学生登录频率高,学习时间长。由此确定在学习活动中使用移动设备进行交流和协作更容易促进学习者更频繁的互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移动连接,通信交流,学习协作和创建个人学习经历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在四个学习项目中,只有在线电子词典与其他三个学习项目差异显著。
另外,问卷调查的几个开放性问题反映学习者对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个人看法(例如:感情、建议和优势/劣势)。总体而言,在反馈意见显示学生对移动设备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但仍有许多障碍,如表4中列出的。
表4 学习者对开放问题的反馈个例
另外,调查还发现有些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时,有时会停止使用切换到笔记本电脑。从移动设备切换到电脑,是用户学习中最常见。这可能有很多原因,其中包括小尺寸的屏幕,键盘的复杂性,甚至电池没电。使用的移动设备进行语言学习时,其实用性和的难度使一部分学习者切换到一个更舒适的环境完成他们学习任务。
(三)实验后学生的TACI分数结果
从TACI评分来看,两次调查问卷中学生分数分布不同(见图4)。学习者的TACI分数通过实验中的移动学习项目发生了改变,这有利于鼓励他们使用自己的移动设备来完成语言学习。
图4 前后测结果对比图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前后测的TACI分数差异是否显著((前测调查M =5.26,SD = 1.97)(后测调查M =4.47,SD = 1.996),结果显示:方差检验的结果sig=0.843>0.05,接受方差相等的假设,在第一行T检验结果中sig(双侧)=0.042<0.05,表明前后测成绩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5。
图5 前测和后测独立样本t检验
(一)研究问题1
这次研究主要针对学生使用移动设备在第二课堂进行移动语言学习的意愿和行为,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移动设备的使用为语言学习增加了随时随地学习和实践的机会。[16]学习者认为,随着移动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些设备将有更多的潜力提供更好的移动语言学习环境。另外,由于移动设备的便携性和方便性,其他研究人员[17]也对使用移动设备学习语言持积极态度 。然而,也有现实的挑战,例如,由于设备和服务成本的考虑,学生只能有限的访问移动设备。在这项研究中,部分学生还反应使用新技术作为一个学习工具的挫折感。总的来说,大部分使用移动设备学习的学生都愿意接受新技术,更渴望利用移动技术作为学习工具,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简单的通讯和娱乐工具。
图6 是前测和后测的TACI分数曲线图。根据创新扩散理论,Rogers的分类对象:创新者为图中标注1,早期的采用者为标注2和3,早期多数为标注4 和5,晚期多数为标注6和7,落后者为标注8和9。如上所述,前测中学习者大多处于早期多数和晚期多数之间,经过移动语言学习,后测中学习者转变为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多数之间。学习者预调查和后调查之间TACI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学习者在后测中的TACI分数比前调查中低。
图6 前后测结果对比曲线图
这些结果表明,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移动语言学习环境可以帮助他们更舒适的使用自己的设备。移动语言学习的时间延长,学习者的TACI分数普遍下降。这表明学生将改变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此外,目前的移动学习环境必须为移动学习内容提供方便的捷径,以及满足早期采用者,同时也容纳更多的落后者。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采用者的数量也会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和利用移动学习设备,他们也将获得更丰富的学习机会。这对语言教育领域学习英语的学生更是如此。
虽然现在许多研究都努力将移动学习应用于语言学习,但教师实施起来需要谨慎考虑学生的意愿。换句话说,在设计有效的移动学习环境时,教育者应该思考学生的使用感受。移动技术赋予学生个性化学习经验的产生。如果未来的教师有使用移动技术学习的积极经验,他们会更愿意使用移动技术进行课堂内教学。
(二)研究问题2
学习者如何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连接,交流,合作,以及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经验呢?了解学习者的行为可以更好地为移动语言学习(MLL)开辟新的教学天地。学生在谈及使用移动学习的个人学习经历主要从以下四方面:
1.移动连接。从数据结果来看,学习者能有效的将学习内容与移动手机相连接。例如,在线电子词典项目中(频率=2.3次,时间=0.8小时),学习者能快速的找出单词的释义,发音,短语和相关例句。这证明了学习者使用手机进行简单的移动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意愿。他们愿意利用移动设备简单易用的功能从事的学习活动。虽然Specht, 和 Koper,[18]在2010年研究指出这些智能手机的小屏幕经常有技术上的限制,然而,从这些学生的反馈来看,如果语言学习环境的用户界面友好,易于操作,通过小型移动设备观看,发送学习内容是非常受欢迎的。
2.移动交流。G3,Wap的广泛普及,移动设备用户的通信交流能力大大加强,从简单的打电话,发电子邮件,扩展到创建和共享多媒体信息,访问社交媒体等等。当这些强大的移动通信应用于学习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带来积极的学习成果。四个学习项目都为学生提供了移动交流的机会。例如“微信讨论学习项目(频率=8.29次,时间=2.09小时)”在移动交流和协作学习中,时间及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学习项目。学生通过频繁发送简讯,发帖,留言,加强和同伴之间的互动。语音,图片甚至视频都成为了学生交流的类型。这表明,利用移动设备的社交功能进行语言学习活动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互,这是利用先进移动技术一个积极的结果。
3.协作学习。由于移动连接和移动交流的便利性,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和他人进行协作学习。学习者使用英语点津网(频率=4.29次,时间=2.38小时),移动学习软件和微信作为主要的协作学习方式。这三个学习项目有个共同的版块就是论坛。大多数学习者反映,作为移动学习活动的在线协作工具,论坛有很多好处(例如,创建和分享信息)。另外,有一些技术问题的讨论板帮助落后者更好的使用移动设备。在wifi环境下,学习者更愿意登陆英语点津网,观看电影视频,并将影评和观点分享给同伴。微信(频率=8.7次,时间=3.2小时)作为使用频率最高,时间较长的协作工具,深受学习者欢迎,讨论交流,互改互评,学习交互的程度最高。此外,在线电子词典(频率=2.16次,时间=1.01小时)在协作学习中,时间和频率不及其他学习项目,但据学生的反馈,项目中的生词本能够实现学生间协作学习,共享和补充单词的释义,搭配和例句,有利于词汇记忆。
4.创建个人学习经历。学生的反馈表明,移动设备用于语言学习活动可以创造个性化的有意义的学习体验。内容提供的个性化是保证学习者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习者认为,“语音录制”(90%的人),“提交个性化电子作业”,“创建个人学习视频上传分享”(95.5%的人)比“在线词典”(53.3%的受访者)更有意义。这似乎表明,学习者对使用移动设备完成前三个项目更感兴趣。他们喜欢看英语视频,讨论交流和写评论。在同伴交互的情况下,简单的文本写作对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感知产生积极的影响。没有语言交互,语言学习就不会有效果。移动学习软件(频率=7.3次,时间=3.79小时)在创建个人学习经历中,比移动连接,移动交流,和协作学习频率和时间都高。在该项目中,学习者能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语言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需要获取语言资源,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练习英语。另外,软件不会耗费较大流量,方便实用。因此,移动学习软件的使用受到学习者的喜欢,仅次于微信学习讨论区。
(三)挑战与问题
语言学习过程中,使用这些设备仍然非常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可能是由于采用与教学设计相关的创新技术对有些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其次,使用移动设备登陆网络的费用也是学生考虑的一个原因。例如,使用移动设备观看,下载,上传,和分享视频文件流量消耗大,费用高。因此,部分学生偶尔会切换到计算机来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
另外,从实践和教学方面,设计有效的移动学习项目,创建良好的移动语言学习环境是有必要的,有利于增强学习者使用技术的信心。Krashen 和Terrell[19]讨论语言教学过程中,降低情感屏障的重要性。移动学习环境和活动的使用是很有效的,但对落后者来说,使用新技术会引起他们的焦虑可能会增加他们的情感屏障。如果活动任务在实践中不易于操作,学生使用新技术的压力和焦虑就会增加,无法达成学习目标。
研究表明,移动技术提供了潜在的新的学习经验。在这些经验中,学习者可以在课外更频繁地从事学习活动,提供更多实践学习机会。事实上,学习者的TACI分数在参加完这些学习项目后明显下降。这表明移动技术的使用为学习交互开辟了新的途径,给学习者在课堂上采用移动技术更充分的动力。此外,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学生对移动技术的观点发生了显著变化。而由于时间所限,观点的变化并没有立即导致行为的巨大变化。许多教育工作者和教师[20]尝试在课堂内外使用了移动技术,可以更多考虑修改进现有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在使用移动技术进行语言学习更具有实际意义。学习者如何使用移动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取决于他们与移动技术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教师在使用移动设备规划教学项目时,需要考虑有意义的教学内容以及易于操作的活动。这项研究为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考量。移动用户的特性分析为使用新技术提高移动语言学习提供了更全面教育思想。未来的移动新技术将有利于解决语言学习的关键问题包括为所有用户发展有效的,更佳的无缝移动学习环境包括技术的使用,有效的教学内容以及设备局限的减少。开发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应提供给学习者选择他们可以用它来创建有意义的语言学习的移动技术。
[1]Looi, C.-K., Seow, P., Zhang, B., So, H.-J., Chen, W., & Wong,L.-H. Leveraging mobile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seamless learning: A research agenda.[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0, 41(2): 154-169.
[2]王珏.基于移动学习的英语单词学习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Rueckert, D., Kiser, R., & Cho, M. Oral language assessment made easy via VoiceThread![J]. TESOL, 2012, 28(4): 28-31.
[4]OpM alley, C. , V avoula G. ,Glew,J.P. ,et a.l Guidelines for learning/ teaching / tutoring in a mobile environment [EB/OL]. www. mobilearn. org /download/results /public_deliverables/ MOBIlearn_D4. 1_F ina.l pd.f, 2005.
[5]Lan, Y.-F., & Huang, S.-M. Using mobile learning to improve the reflection: a case study of traffic violation. Educational[J]. Technology & Society, 2012,15(2):179-193.
[6]Valk, J., Rashid, A.T., & Elder L. Using mobile phones to improve educational outcomes: An analysis of evidence from Asia[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2010,11(1):117-140.
[7]Stockwell, G. Using mobile phones for vocabulary activities:Examining the effect of the platform[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2010,14(2):95-110.
[8]Maniar, N., Bennett, E., Hand, S., & Allan, G.The effect of mobile phone screen size on video based learning[J]. Journal of Software, 2008,3(4):51-61.
[9]Kim, D., & Kim, D. Effect of screen size on multimedia vocabulary learning. British[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2, 43(1):62-70.
[1 0]Rogers, E.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 New York, NY:The Free Press, 2003.
[1 1]Surry, D1 W1, & Farquhar,J1 D1Diffusion theory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J].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7,2(1):17-34.
[1 2]郑旭东,领袖群伦: 唐纳德# 伊利教育技术学学术思想研究论纲[J]. 电化教育研究, 2005(4):7-111 .
[1 3]Pollara, P., & Kee Broussard, K. Student perceptions of mobile learning: 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A]. M. Koehler & P. Mishra.Proceedings of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 Chesapeake, VA: AACE, 2011. 1643-1650.
[1 4]Dugas, C. A. Adopter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styles of faculty adopters and non-adopters of a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D]. Indiana State University, Terre Haute, IN, 2005
[1 5]Daesang Kim. Students’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 of mobile learning [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2013, 17(3):52-73.
[1 6]Demouy, V., & Kukulska-Hulme, A. On the spot: Using mobile devices fo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 on a French language programme[J]. Open Learning, 2010, 25(3):217-232.
[1 7]Stockwell, G.Using mobile phones for vocabulary activities:Examining the effect of the platform[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2010,14(2),95-110.
[1 8]Specht, M., & Koper, R. A study of contextualised mobile information delivery for language learning[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2010,13(3):110-125.
[1 9]Krashen, S.D., & Terrell, T.D. The natural approach: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M]. New York, NY:Pergamon Press,1983
[20]马俊波. M- learning与外语教学的对接: 从 CALL到 MALL [J]. 外语电化教学, 2007,(5) 117:30-35
[责任编辑 鲁海菊]
Research on the Perception and Behavior of Learners' Mobile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Second Class
LIU Ou
(Guangdong Institude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Zhuhai 519090, China)
According to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nd Dugas' technology adopter category index,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students' perception and behavior in mobile language learning. Data is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reflection to compare the students' perception before and after mobile language learning, and analyze the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s. The result shows that: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tests, the acceptance of using mobile devi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will significantly be improved, and the view of adopting new technology is changed. 2. the learners‘ behavior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eaningful mobile learning projects benefits stimulating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creating personalized learning experienc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Mobile Language Learning; Reflection; The second classroom
H319
A
1008-9128(2016)04-0113-05
2015-06-30
2015年教育部外语教职委项目:在线写作自动评改系统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反馈效度研究(GZGZ5414-43)
刘欧(1981-),辽宁沈阳人,硕士生, 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学习的特征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当教育工作者寻求新的移动技术促进个体语言学习时。Pollara 和Kee Broussard,[13]在2011年指出学生对移动技术积极的看法和经验将鼓励他们更好的参与和接受的移动语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