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芝
试析光绪二十九年的云南乡试
■张文芝
光绪二十九年张润庠乡试考试卷
科举考试,是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始创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历经1300余年,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着重大影响。
云南省泸西县国家综合档案馆中保存的一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乡试考试卷,反映了当时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试卷考生是广西直隶州学廪生张润庠参加当年云南乡试的三场考试长卷,每场1张,共3张,每张试卷宽0.28米,答卷长度分别是3.7米、3.6米、5.4米,字数约有29200字,以论、策、义的形式答题,试卷内容齐全完整。该试卷至今已有113年的历史,对当代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清末科举考试制度,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清代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举行,称正科;遇皇帝万寿、登基等庆典,增加一次,称恩科。如庆典之年适逢正科之年,则改是年正科为恩科,原正科改在此前或此后一年举行。乡试于八月举行,亦曰“秋闱”。届时,各省凡属本府省籍的生员(秀才)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过科考、录考、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考。乡试分三场进行,以初九、十二、十五日为正场,考生于每场正场前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考中的称为举人,举人的录取率受名额和参考人数的影响,每一科并不相同,一般在1% -2%之间[1],举人的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从该试卷中可以了解到光绪二十九年的云南乡试考试内容为:
第一场考史论:分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论》、《唐太宗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民疾苦,政事得失论》、《宋太祖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论》、《韩琦刺义勇,司马光力争之,王安石行保甲,司马光请罢之论》、《滇边行省今昔不同,试举历代控制之方与地险易之势,博稽图籍以筹边备论》。
所谓“论”即对历代君王、圣贤、名家的观点进行评价和议论,并结合实际对之进行阐述。此场史论共五篇,主要考察考生关于治国治民的理念和观点。其中第一题谈的是思想统治,汉武帝的“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儒家思想在文化思想领域里占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长达二千年之久。第二题谈皇帝问政于官、官员问政于民的做法,目的是了解民间疾苦,了解民情,问政得失。这段话出自《唐太宗论弓矢》,原文: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大意是:皇上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少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数十张,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把它们给造弓的工匠看,却说‘都不是良材’,问其原因。工匠说:‘木心不直,则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弓虽然强劲,但射出的箭不直。’我这才明白先前的分辨不精了。我凭弓箭平定天下,辨别它还不能详尽,何况天下的事务,能够都知道吗?”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多次召见,向他们询问民间的疾苦、朝政事务的得失。第三题考的是武官文化素质培养,宋太祖“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着眼于提高禁军武将群体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于儒家经典的相关修养,促使北宋武将群体由五代的“不知书”向儒学化方向转变,以加强对皇权的自觉效忠程度。第四题以司马光力挺韩琦刺义勇、反对王安石行保甲的史实,要求考生谈农村基层治理方略。“韩琦刺义勇”讲的是韩琦身为宰相,却始终以边事为念,他曾多次就边防问题向宋英宗陈说方略,建议在河北、河东、陕西等路“籍民为兵”,以为“义勇”,三丁选一,于手背刺字,农闲练兵,战时防御,既可增强军事力量,也能减少冗兵军费。王安石的“保甲法”则是要求各地农村住户,不论主户或客户,每十家(后改为五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农闲时集合保丁,进行军训;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保甲法既可以使各地壮丁接受军训,与正规军相参为用,以节省国家的大量军费,又可以建立严密的治安网,把各地人民按照保甲编制起来,以便稳定封建秩序。第五题考的是云南边疆治理,比较结合云南实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考生在答题中引经据典,阐述自己强国富民治边的政治观点和管理理念。
第二场考东西方政治、文化、经济、军事、艺学,分别是:《东西诸国致富强之政,实与周礼隐合,试祥加甄缉,引申其说,使学人知复古维新,渐化中西畛域之见策》、《朝廷特设商部改订商约,应如何妥筹抵制之方,以收利权而裕度之策》、《西人精研农学具有专书,中国地大民稠,宜设农学劝垦荒,采用西法,讲求树艺畜牧为殖民阜财至计策》、《兵强固在器利,然将帅非人,利器无用,西水陆将弁出自学堂,故将皆知兵,兵皆识字,其练将之法,若何称名将者,几人宜仿其良法,实力整顿武备学堂,以储将才,而搜军实策》、《各国皆用钱币,一时骤难仿行,宜广铸银元,精良昼一,以救国法之敝策》。
所谓“策”,也是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多就政治、经济、军事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此场共考五策,答题试卷长3.60米。其中第一题谈中西文化异同及其影响,第二题考的是面对西方商贸发展态势,中国外贸、外交如何应对,第三题考的是如何学习西方兴农、强农、发展农林畜牧业,以达富民之策。第四题讲的是军事人才培养,谈如何学习西方建立军事院校,强兵储将,提高战斗力;第五题谈的是金融,如何建立健全货币政策,探讨救国良方。张润庠在试卷中提到:“富为强之本,强为富之效”,当时中国贫穷,国力贫弱是中国不肯实事求是的缘故,并提出:“农学兴则国富,农学废则国颓。”主张维新变法、兴商、重教、强兵、富国、利民。
第三场考《四书》、《五经》,分别是:《因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义》、《乐天者保天下义》、《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义》。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题中的“义”,是指有诚信的行为,是公器之为。大义兴邦安国,小义立信周遭,这三“义”是检验考生如何树立一种高尚的追求。三“义”答题试卷长5.40米,篇幅比前两场答题较长。考生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治国治民之道,选人用人之法。考生在文章中提到:“盖治天下者,必使天下人之各得其所矣,何也,上能推惠鲜之德,下即蒙利劳之休,惠之治也”。如果这样,则能“顺乎天心以应乎人事,”而人民就“无敢逾越”,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历朝历代出题考试、选择人才,都会受到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影响。从光绪二十九年的试卷档案中,一方面我们能深切体会到当时的世界形势、清王朝社会经济发展的努力方向、力求变法图强的愿望和人才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清楚地了解到清代科举考试形式和云南乡试的情景。
云南首次在昆明举行的乡试,是明永乐九年(1411年)的辛卯科乡试,28人中举。解元是昆明沙浪里(今五华区沙朗乡)人洪诚。最后一次乡试,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癸卯科,64人中举,解元是剑川人周钟岳。明代云南共举行乡试78科,2749人(包含参加应天府、顺天府等地乡试中式的云南籍举人)中举。清代云南共举行乡试97科,5646人(含参加顺天等地乡试中式的云南籍举人)中举。云南历史上举行乡试的考场之地,称为“贡院”。明景泰四年(1453年),云南在昆明城内长春观旁建成贡院,当年的癸酉科乡试,云南有37人中举,贵州18人中举(明宣德四年至明嘉靖十三年间,即1429年—1534年,贵州的生员等是在昆明参加乡试)。后来,来昆明参加乡试的人增多至数千人,长春观旁规模过小的贡院难以适应,就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选择今云南大学本部所在地新建贡院。云南的督抚认为:此地“地处拱展门之右,背负城墙,面临翠湖,居高瞰下,视若踞虎”,是难得的钟灵毓秀之地。乡试的主考官分为正主考和副主考,由朝廷挑选翰林院编检官或高于编检的翰林院侍读、侍讲等担任。除正副主考外,各省乡试还任用同考官帮助阅卷,同考官也称“房官”,各省8~18人不等。明清两代,主持云南乡试的主考官,有不少人还是状元出身。乡试场规极严,对试前、试后、场内、场外,皆严立禁令,贡院四周派军队分段驻守巡逻。对士子夹带防范尤严,进场时进行严格搜检。为防止夹带,规定士子必须穿拆缝衣服,单层鞋袜,皮衣不得有面,毡毯不得有里;禁止携带木柜木盒、双层板凳、装棉被褥;砚台不许过厚,笔管须镂空,蜡台须空心通底,糕饼饽饽都要切开。严禁考官交通嘱托,贿卖关节,严禁士子与员役协同作弊,违禁者严处[2]。为避免考生找人替考作弊,试卷封面上还有对考生个人长相、面容、脸色、身高、家庭成员的描述,相当于今天的个人身份证明。如在张润庠的考试卷封面上有这样的表述:“广西直隶州学禀生张润庠,应光绪二十九年癸卯恩科云南省文闱乡试,本身并无违碍过犯,亦不系门禁吏卒之家、冒藉顶替之人,今将年貌、藉贯、三代开报于后。计开:本身,年二十二岁,身中,面黄,无须,广西直隶州民藉。三代,曾祖九皋,未仕,故;祖,有贵,未仕,故;父,瑞麟,未仕,存。”从这段描述中还可以看出,参加乡试的考生不能有犯罪前科,不能是门禁吏卒之家,更不能冒名顶替,足以证明当时乡试的严格性。
总之,科举制度的产生适应了封建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由于科举考试公开进行,有规定的知识结构作为公认的主要录取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平等地公开竞争,扩大了官吏选拔途径,吸收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参加官府工作,这不仅改变了封建政权官吏的成分结构,使官僚队伍保持一定活力,而且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巩固和王朝的稳定统治。此外,考题内容涉及儒学四书、经济、治国、诗文、政治、国防、历史、法律、军事、自然、农业及俗习等等,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普及。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科举考试同样存在封建官场惯有的人情请托、权贵干预等各种弊端,不能完全做到公正选拔人才,尤其形式内容的僵化,严重滞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进步。但无论如何,伴随中国文明史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这使它成为了中外以至今天选拔官员时仍有借鉴意义的一种制度。
张润庠乡试部分答卷
参考资料:
[1][2]《大比之年说云南乡试》2011年9月9日《云南日报》文史哲版耿嘉张佐
作者单位:云南省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