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民 张起燕
李国鼎对台湾科技发展的贡献
袁新民 张起燕
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工研院和资讯工业策进会(简称“资策会”),这两个财团法人研究机构都与李国鼎有关,但后者与其关系更为密切。
1976年11月,时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蒋经国宣布设立一个由经济主管部门、交通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安保主管部门、农业振兴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等机构首脑组成的咨询协调机构——行政主管部门应用科技小组,作为蒋经国的科技幕僚,为其提供科技政策和决策方面的建议,但不具体直接执行,而是负责官方机构、产业界、研究所和学术界之间的协调,与有关部会联系,有效推动科技发展,以求促使经济、社会与军事工业的进步发展。蒋经国同时指派前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时任行政主管部门“政务委员”的李国鼎负责主持该小组的工作。
鉴于台湾发展造船、钢铁与重化工业遇到障碍,李国鼎建议将能源、材料、资讯与通信、自动化等作为新的工业发展重点。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新兴起的电子计算机与资讯科技,已开始广泛用作改进管理与技术的工具,以提高生产力。李国鼎认为,台湾经济不断成长,结构日趋复杂,资讯电脑化对事务的判断与企业的管理帮助很大;此外,为维持国际竞争能力,岛内工业发展也正在由劳力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而电脑将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于是在行政主管部门应用科技小组成立后不久,李国鼎就以“召集人”的身份,邀请工研院院长方贤齐、经济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人杨世缄以及其他专家学者,召开计算机应用及推广与工业发展会议,决定由政府与民间企业共同筹设“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目的是推广资讯技术有效应用,塑造资讯工业发展环境与条件,增强产业竞争力。
1979年2月,资策会筹备处成立,地点暂借在工研院台北办事处的7楼,筹备处主任为方贤齐。为了筹募经费,李国鼎与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张光世共同出面,4月20日在台北三军军官俱乐部明德厅宴请岛内工商界人士,包括辜振甫、殷之浩、孙法民、徐有庠、吕凤章、吴舜文等在内,有28位企业家出席。
餐会中,李国鼎特别比较日本在计算机发展上的进步与台湾的落后情况。他指出,在1977年,日本已有4万多台计算机,从业人员30余万;反观台湾,工商企业中有计算机的只有120个,研究人员只有20余人;而在应用方面,台湾的计算机只从事人事财务与库存方面的信息处理,尚未在决策、管理及生产领域广泛运用,因此非常需要设立专责机构,从事观念推广、顾问咨询、系统分析与人才培育等工作。
资策会认捐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到5月中旬,共有14家企业认捐2200万元新台币,5月底数目已增至4800万元。及至7月,认捐数额高达7600万元。再加上经济主管部门的预算5000万元,基本经费已超过预期的1亿元。
同年7月2 4日,资策会正式宣告成立,李国鼎被选为第一届董事长,董事包括政府机关代表5至7人,捐助资策会的企业负责人21至29人,及学者代表7至9人。资策会共有6项任务:一是向政府及企业界提出报告与发展计划:二是对政府机关、公营事业及企业界提供服务;三是陪训计算机技术及管理人才;四是引进技术,建立软件设计能力;五是联系工研院,推广岛内工业制造能力;六是协助推动改善产业结构。
资策会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1979年12月台湾第一次举办的“资讯周”,7天共吸引近13万人到场参观,在松山机场展览馆外的人潮围绕了好几圈,盛况空前。此后,台湾每年12月都要举办“资讯月”活动。
李国鼎工作照
资策会最初成立时只有28名工作人员,其中有20%是兼任,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政府机构,包括协助台当局规划研拟各项资讯产业政策,参与诸多资通讯前瞻技术研发、普及与深化资讯应用、培育资讯科技人才,推动台湾资讯基础建设等各项业务的开展。早期的工作有烟酒公卖主管部门、“中央”印制厂、省公路主管部门业务的电脑化,以及出入境管理部门的电脑化,并接受经济主管部门的委托,为中小企业开发软件程序。后来又帮助气象主管部门业务电脑化、设立卫生主管部门医疗资讯网、规划与发展民政主管部门电脑户政系统,以及财政主管部门通关业务的自动化。
除了拓展资讯业务之外,资策会也致力培养资讯人才。如受经济主管部门的委托,自海外引进资讯培训课程,将它们本土化之后,以授权方式提供企业使用。另外,资策会自1985年起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委托,办理“资讯人才推广教育五年计划”。截至1992年年底,已培训69,652人次。而经济主管部门也委托资策会办理两项计划,一是“产业电脑化规划及应用软体设计人才培训计划”,二是“人工智慧应用技术人才培训计划”,共培训7000多专业人员。
同时资策会也负责电脑资讯的推广工作,其下设有资讯市场情报中心、南区资讯中心、资讯科学展示中心等机构,主要负责搜集分析岛内外资讯产品、市场趋势与机会等情报,加强南部地区资讯运用观念,普及资讯知识,并编辑出版《资讯与电脑》月刊,推广资讯化观念。
台湾资策会民生科技服务大楼
李国鼎为此评价道,全世界各地资讯推广教育中,台湾可能是做得最好的,没有这种推广教育,台湾的资讯业不可能如此突飞猛进。
到1992年,资策会共有员工894人,其中电脑专员占69%,其他专业人员占31%,有博士学位者占3%,硕士占48%。
在1980年以前,台湾资讯产业还根本就不存在;但在李国鼎一手扶植下,整个80年代台湾资讯产业以40%的年增长率向前推进;到1991年,资讯业产值已达78亿美元,排在世界第六位,李国鼎也因此而赢得“台湾科技教父”的美名。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大陆结束了“文革”10年动乱,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实行改革开放,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有计划地选派科技人员出国进修、留学,邀请外国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来华讲学,同时广泛开展科技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把大陆的科技事业置于世界发展的背景之下,实行全面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进而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构筑了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战略部署。
同一时期,台湾方面也在对未来科技发展道路进行探索。
到70年代末,岛内“十大建设”工程已大部分完工,建立起发达的交通与港口运输系统以及现代化的钢铁与石油化学工业,形成了重工业与轻工业配套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台湾经济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1978年,重工业产值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达58%,彩色电视机产量超过200万台;1979年,工业产品出口比例突破90%,对外贸易突破30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21位,初步确立了台湾经济的实力与地位。
1979年,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机爆发,再次对台湾经济产生冲击,特别是石化工业受影响更大。台当局不得不再次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发展所谓的“策略性工业”,即发展技术程度高、附加价值高、能源密集度低、污染程度低、产业关联效果大、市场潜力大的所谓“两高、两低、两大”产业,并选择100多项优先发展的产品项目,对原重化工业发展项目进行了调整,而且修改“奖励投资条例”,对策略性工业发展提供优惠,尤其对技术密集工业投资给予10%至15%的投资抵减优惠待遇。
1978年1月,台湾也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所谓“全国科技会议”,由蒋经国主持,会议目的是“将科技因素纳入台湾政策的规划程序,实践在台湾建设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经济体系”。
会后,由李国鼎根据会议结论和建议,亲手起草了“科学技术发展方案”,于1979年5月公布实施。其中明确科技政策目标是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研究发展三者并列,同时强调以引进为重要的策略手段,提出以“科技升级”作为80年代科技发展的“主攻目标”和振兴经济的手段,确定了台湾科技发展的三大目标:一、加强军事工业,发展新型武器,建立自立自主的防务体系;二、支持经济建设,发展技术密集工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强自有天然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节约进口资源的使用;三、增进人民福祉,加强医药研究,维护生态环境及改善民众营养。同时将能源、材料、资讯与生产自动化列为科技发展4项重点领域。为达到这三个目标,该方案又提出了7项策略与250余项具体措施。其中最有影响的包括:发展能源、材料、资讯与生产自动化四大重点科技,设立新竹工业园区,大量扶植与延揽海内外学人等。
“科学技术发展方案”对当时以及后来台湾科技发展影响很大,它不仅是行政主管部门首次取代“科技主管部门,主动规划科技政策、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以供台当局有关部门作为施政重点,同时作为政府官方与学术界、产业界联系沟通的依据,也作为一种通用运作模式,一直被后人沿用效仿。
例如该方案规定,今后定期(每4年一次,特殊情况例外)召开“全国科技会议”,针对台湾科技发展的现况、挑战与愿景提出具体建议并进行研讨,达成政策议题共识,再经行政主管部门科技顾问会议、产业科技策略会议及科技会报的中短期科技政策研拟成具体政策后,交由科技行政组织和执行机构去推动落实,并定期对科技政策的执行绩效进行评估与考核。此后便成为台当局科技政策制定的“固定流程”。
再如该方案首先列明所希望达到的几大愿景目标,然后提出为实现这些目标所欲采取的各项策略与各种具体措施,这也成为其后科技主管部门等部门编撰拟就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时的“固定套路模式”,一直沿用到今天。
1979年制定的“科学技术发展方案”中还有一项规定,即建立岛内外科技顾问制度,借助他们成功的经验和丰富的知识,针对台湾科技发展的方向予以评估并提供意见,以加强台当局、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并由行政主管部门应用科技小组负责各部门间有关科技发展的联系协调事项。
同年9月,台湾行政主管部门聘请5位外籍专家担任科技发展顾问,并在1980年1月召开第一次科技顾问会议及成立科技顾问组。除时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孙运璇、科技顾问组召集人李国鼎与5名外籍顾问,还有其他产官学界50余人参加。会上除对台湾科技政策及发展方向做全盘评估检讨之外,还提出9项书面建议。据李国鼎后来描述:该次会议成果丰硕,更由于新闻媒体的重视与报导,给岛内民心士气极大鼓舞,也将美国中止“外交关系”的阴霾一扫而空。
聘请外籍顾问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们素质高、花费少。由于他们都是受邀义务来台帮忙协助,并不支领薪水,台当局只需花少许的车马费与膳宿费,即可得到第一流的咨询服务。其次是台湾在1978年与美国“断交”后,在国际社会势力益加单薄,而外籍顾问可使台湾与西方发达国家保持某种联系。
1980年8月,孙运璇又增聘两位外籍科技顾问,在芝加哥举行第二次科技顾问会议。此后,台湾每年举行一次外籍科技顾问会议便成为惯例。每次外籍顾问少则4人,多则10余人。他们有的是大学校长,有的是行政机构的高级顾问,还有大企业的主管,不但有丰富的专业素养与行政经验,对台湾科技计划与产业升级也能提供很多好的意见。
根据1979年12月制定的台湾《行政主管部门科技顾问组办事要点》,规定科技顾问组的主要任务为承院长之命办理:(1)台湾科技研究发展政策的建议事项;(2)对“科学技术发展方案”内容的建议及执行绩效之评估事项;(3)对重要科技发展计划的建议及咨询服务事项;(4)重要科技发展资料的搜集及提供事项;(5)其他交办事项。
此后,科技顾问组逐渐取代了原来的行政主管部门应用科技研究发展小组,而且一些“部会”也都在内部成立了相应的科技顾问室(有的称顾问室、科技处、科技发展组等)。
科技顾问组的组织和任务经过数次修改,最近一次于2003年3月21日修正,其任务是:(1)掌握岛内外科技发展趋势,研议台湾科技政策;(2)协调整合各科技相关“部会”资源,落实科技政策;(3)协调推动重大科技方案及计划,建构科技产业优良发展环境。
具体工作包括:(1)每年召开行政主管部门科技顾问会议、行政主管部门产业科技策略会议,基于因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或岛内跨“部会”推动科技事务重大课题,先由分析研拟方案,再经科技顾问协同岛内外专家学者讨论后,凝聚各方识见提出宏观建言,转化为科技政策;(2)跨“部会”间的协调,科技顾问组以超然立场,协助“科技政务委员”协调有关“部会”分工合作,加以整合执行,发挥整体施政绩效;(3)行政主管部门科技顾问组设有科技政策、产业科技、资通讯、资讯安全、生技、科技人才等小组,以专业能力加速各项工作之推动。
科技顾问组的成员由来自世界各地具有行政管理经验的科学家组成,最初为岛内和外籍顾问各6人,此后增至17至21人,其中一人为首席顾问,其余视岛内科技政策推动需要,聘请不同领域(能源、资讯、生技等)的专家出任,聘期两年,期满后可以继续聘任。除了外籍顾问,1994年开始聘任华裔科技顾问,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等。
行政主管部门科技顾问会议原则上每年在岛内召开一次,讨论重要的科技发展问题。在1990年之前,每年还与外籍顾问在海外另召开一次期中咨询会议,追踪顾问会议建议事项的执行情形,后因另外召开电子、资讯与电信策略会议而终止期中咨询会议。
科技顾问组的首任召集人为李国鼎,连任近10年(1979年11月—1988年7月)之后,又由夏汉民、郭宏南、杨世缄续任,他们都被公认为岛内最优秀的科技行政领导人才。虽然科技顾问组没有什么正式编制,工作人员也不多,但对台湾科技发展,不论是对岛内一些影响深远的科技方案的执行、对重点科技计划的推动、科技人才的培育和延揽,还是对高科技情况的摸底、调查统计,以及推广和交流、高科技的产业化等,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李国鼎在任期内积极推动发展重点科技产业,建立了每年召开一次行政主管部门科技顾问会议的运作模式,三次主持修订1979年制定的“科学技术发展方案”,奠定了以方案形式有效推动台湾科技政策实施的基础。1983年,李国鼎又提出“加强培育及延揽高级科技人才方案”;1986年,协助科技主管部门将“科学技术发展方案”改变为具有时程的长期计划形式;1980年起,提议每年开展一次台湾科技动态调查,建立科技指标,了解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调整研究方向与资源分配。
李国鼎从早年起草拟就《奖励投资条例》、推动台湾加工出口区发展,到后来协助创设新竹科学园区、促进台湾对外科技合作、制定“科学技术发展方案”,选择能源、自动化、材料、资讯、生物科技、光电、食品科技、肝炎防治等作为重点科技项目,推动台湾迈向现代化社会,被称为台湾“经济发展奇迹”和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有台湾“科技教父”之称。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鸟 图
后来曾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刘兆玄这样评价李国鼎:“李先生除了具有宏观的视野,也会听别人的意见,每回只要听到好意见,就会把它记下来,他是个按部就班、做事细心的人。李先生前半辈子是台湾经济的领航者,后半辈子则为台湾科技贡献良多。尽管他拥有宏观的视野,能建构出很好的未来远景,但他做事是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也就是从基础建设做起,建立一个好的科技环境,让科技在基础的环境下生根、茁壮,而不是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只做热门的东西。李先生就像一个园丁,把一个园地灌溉起来,让里面百花齐放,而不是只专注于一棵树或一朵花。他相信建立一个好的基础环境,好的人才自然会进来。”
不过,也有人对当时李国鼎一人全面掌管台湾科技政策的所作所为怀有不同看法。例如197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NAS)院士、1982年应聘为台湾中研院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筹备处咨询委员会负责人、参与筹划兴建同步辐射研究中心的李远哲,目睹台湾在很多方面的作风与美国有很大差异。在那个“强人政治”的时代,科学上的重大政策不是由科学界的人来推动,而是要某个人点头。如果有人想要促成某些事,就必须在政治上有所打点。
当时在台湾科技界,除了科技主管部门,还有吴大猷领导的科技发展主管部门以及行政主管部门科技顾问组,但在负责台湾科技政策,尤其是经费方面,完全是“政务委员”李国鼎一个人说了就算。大家也都听他的话,所以问题还不多。可是,随着后来李国鼎的淡出,台湾科技界的权力分配问题就慢慢地浮出台面。
到底台湾的科技政策该由谁来掌管,在李国鼎退出后,一直没有定论。科技主管部门与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科技的“政务委员”的权责定位问题终究没有解决。“政务委员”下面虽然没有任何行政机构,主要是做协调工作,但是当行政主管部门碰到一件各“部会”通常不做的事,就让“政务委员”负责去做,于是“政务委员”也就担负了不少行政工作。有时即便“政务委员”与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之间的关系还好,但是在下面做事的人还是会有很多摩擦。这时,就要看他们的包容度与处理方式。
其他几任召集人也对台湾科技发展做出不同贡献。如曾任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夏汉民提出推动“产业自动化计划”,倡议成立“资讯通讯基本建设专家推动小组”,提出“加强运用高级科技人才方案”,成立“生物技术产业指导小组”,后又提出“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等。另一曾担任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的郭南宏提议举办“电子、资讯与电信策略会议”,邀请海内外专家咨询和参与,掌握国际发展趋势,及早建立相应的科技产业发展环境。曾任经济主管部门工业领域负责人的杨世缄在担任科技顾问组召集人期间,两次修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相续制定“科技人才培训及运用方案”及“产业自动化及电子化推动方案”,并积极推动与大陆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
台湾中研院前院长李远哲曾是科技顾问组成员
台湾积体电路公司董事长张忠谋也是科技顾问组成员
1990年后,科技顾问组召集人改由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包括唐飞、张俊雄、游锡堃等人)担任。
台湾推动科技发展为时尚短,因此科技顾问组除聘请岛内的科技专家,如时任台湾中研院院长李远哲、中研院副院长杨祥发、新竹交通大学校长张俊彦、中央大学前校长刘兆汉、台湾大学医学院教授陈定信、工研院院长史钦泰、台湾积体电路公司董事长张忠谋等外,重点聘请外籍科技顾问,希望借助他们的经验,为台湾未来科技发展提供中肯建议。
如第一任首席顾问海格第(Patrick Haggerty)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创办人及董事长,曾任美国总统的科学顾问。第二任首席顾问赛驰(Frederick Seitz)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是国际公认的科技领导人才。第三任首席顾问罗义安(Ian Ross)是美国贝尔研究所名誉总裁,除参加科技顾问会议、电子资讯与电信策略会议并与岛内业界座谈外,每年还由贝尔研究所提供若干名额,供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选送学者,做博士后研究,造就人才。
再如曾为美国IBM公司副总裁的艾凡思(BobEvans),对台湾电子及资讯事业的贡献极具关键作用,包括建议成立台湾软件发展协会、聘请海外优越资讯顾问、资讯策进会的市场情报中心,多次邀请台湾科技精英赴IBM总部参访培训,邀请岛内电子工业高级主管组团赴IBM经营管理学院及各大生产工厂观摩参观,积极协助台湾提升知识产权、自创品牌、海外推销能力等,1982年提出台湾资讯工业发展建议,深获与会各界认同,使岛内资讯工业发展广受重视而大力推动;他还主持过台湾“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电脑技术评估小组”,对岛内资讯产业发展贡献极大。
曾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病理系教授、美国总统科技室代主任、纽约大学医学院院长的宾纳德(Ivan L. Bennett),建议台湾成立卫生主管部门、推动对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研究计划,以其声望力邀世界级肝炎与疫苗专家在美国和台湾先后召开B型肝炎人体临床试验、安全性等会议,对台湾肝炎防治工作贡献极大;其参与台湾行政主管部门肝炎防治顾问委员会,对台湾民众健康福祉贡献良多。宾纳德关切台湾医疗保健体系、山地离岛基层医疗、急诊重症加护紧急医疗救护、职业病防治,了解各国不同层次的公共卫生设施现况及医疗制度的优缺,以提供一套适合台湾本土的医疗制度。自从1980年参加第一次科技顾问会议起,到1990年来台前两天于旅途中过世,宾纳德共来台38次,促使并见证台湾上世纪80年代医疗水准的快速提升。
1976年1月,台湾中研院资讯研究所筹备处成立, 祖烈院士(右一)为主任
1976年1月,台湾中研院成立地球科学研究所筹备处,首任主任由蔡义本(前排左一)担任。
其他著名人物还有: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创办人与第一任总裁史达尔(Chauncey Starr),对台湾各种能源科技贡献极重大,并协助台电公司派员赴美国电力研究所研习。
前美国福特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主席、TRW精密电子公司共同创办人雷模(Simon Ramo),曾派其公司的激光技术发明人梅门来台协助岛内发展光电科技,后又召集美国科技公司与创投业协助台湾设立创投公司。
曾任法国科技研发部部长与法国Thomson集团总裁的艾格汉(Pierre Aigrain),对台湾光电科技研发计划与产业发展贡献良多。因其在法国科技与政坛上的影响力,1990年他协助台湾科技顾问会议在法国尼斯举行,安排时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夏汉民会见法国航天部长,1992年间协助台湾派团赴法接受太空技术培训,及与法国MATRA公司合作。
前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执行副总裁及AT&T公司副总裁麦凯义(Kenneth McKay),曾协助台湾制定电信发展计划、安排贝尔电话实验室派员协助台湾交通主管部门下属电信研究所,以及通过AT&T公司来台投资建厂,制造数字电话交换机等。
这些外藉顾问不但在自己专业领域方面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而且对台湾整个科技发展环境提出许多有重要影响的建议,如每年一次的台湾科技动态调查、创业投资公司的引进、重视知识产权、科技管理人才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