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彦
评书的表演形式最简单不过,一人、一桌、一椅、一醒木、一折扇、一手帕而已。毋须吹拉弹唱,毋须载歌载舞,演员单单凭借一张口,说尽大千世界,说尽古今风云,说尽人情冷暖,说尽铁马金戈……由此看来,评书仅有的三样道具——醒木、折扇、手帕,就更加凸显其重要性了,尤其是前两者,在评书中被广为用之。
醒木,又称响木,是一块长方形的小木块。一般长约一寸,厚约半寸,上面抹边,共二十条边线,十个平面。大多由红木、花梨、紫檀或乌木制成,竖放于演员右手扶案处,便于使用。醒者,惊醒也。艺谚云:“一声醒木万人惊。”顾名思义,它用来聚拢观众的精神,有时也用于强调渲染和区分段落。当演员上场坐定,环视观众,拍一下醒木,意思是提醒各位压言,我要说书了。之后吟诵定场诗,在说到最后两个字或三个字之前,再拍一下醒木,寓意定场诗结束,进入正书。而在一段书结束前拍一下醒木,既是说明这段书的结束,同时也给观众留下悬想回味的空间。醒木也是说书中的道具,比如可作酒杯、金银、印信、暗器等,起到烘托气氛和助长声势的作用。
苏州评话名宿张玉书谈到,醒木有高碰,有低碰,有先说而后碰,有后说而先碰,还有欲碰而不碰。比如书中名将出马时要高碰,白马坡斩颜良,关公出马时醒木要高碰一下,以助长其气势。而蒋干盗书,盗取书信临行之时暗自言道:“周郎啊周郎,我将此信送与丞相,你的大事都在我的身上。”说到“身上”两字时,醒木要低碰一下,不然就不符合当时的情境了,也显不出蒋干又惊又喜的心情。起兵响炮时,先说而后碰醒木,可营造声势;远闻号角之声时,后说而先碰醒木,可渲染气氛。至于欲碰而不碰,用在人物极度冲动,但又戛然而止的时候,一面将举起的醒木轻轻放下,另一面脸上表情转愤怒为平静,对于演员的功力是极大的考验。上述皆是书坛前辈的金石之言,至今依然值得认真借鉴。
关于醒木,北京评书名宿连阔如曾提到过一段“醒木词”:
一块醒木七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
君王一块辖文武,文武一块管黎民。
圣人一块警儒教,天师一块警鬼神。
僧家一块劝佛法,道家一块劝玄门。
一块传在江湖手,流落八方劝世人。
湖海朋友不供我,如要有艺论家门。
[《江湖丛谈》(典藏本),中华书局2010年版,239-240页]
意思是说,很多行业,很多人都有一块木头,但它们的用法和叫法都不一样,而说书艺人手中的醒木则有“劝世人”的作用。
张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桥》中记载:“醒木共分十三种,第一块名龙胆,皇帝君主所用。第二块名凤霞,皇后所用。第三块名运筹,丞相所用。第四块名虎威,元帅所用。第五块名惊堂,知县所用。第六块名醒误,教师所用。第七块名醒目(木),说评书人所用。第八块名唤公,当铺所用。第九块名审慎,药铺所用。第十块名茯苓,糕干铺所用。第十一块名慎沉,医家所用。第十二块名如意,戏界所用。第十三块名镇静,客店所用。十三块之外,另有驱邪,僧道所用。”说书人用的醒木不是自备的,而是拜师时由师父传授给徒弟,徒弟当众接过来之后,才有资格使用。
折扇,俗称扇子,长约一尺左右,说书通常选用素面(无字无画),大边的竹子不是往里弓,而是往外弓,以便表演中需要用扇击打器物时能发出清脆的响声。折扇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帮助刻画人物,比如以扇扇子的不同姿势和习惯动作区分人物,所谓“文胸武肚僧道领,书口役袖媒扇肩”即是此理;另一方面代表各种器物,合上时是枪是笔是令箭是马鞭是筷子,打开时是刀是书是大纛是风帆是托盘,腰间一插是手枪,嘴边一放是烟杆,横在桌上就是桥梁,竖着一戳又是房屋……不胜枚举。有诗为证:“扇子古时有,指点分文武,做笔可代书,兵刃借它舞。”“扇子原本古有,刀枪棍棒凭它,文武九流各有差,惟我不分冬夏。”
苏州评话名宿何云飞以说演《水浒》享誉书坛,据说他为研究各种戏曲身段,经常求教于京剧大师盖叫天,将各种武生技巧化于书中,凭借一柄折扇,挥洒自如,无懈可击。尤其说到“刀劈栾廷玉”一节时,连语言带身段,一柄折扇犹如一口真刀,因此得到“何一刀”之美誉。另一位评话前辈钟士良擅说《岳传》,百般揣摩岳飞的沥泉枪法,不但“枪法”逼真绝妙,而且塑造的岳飞更是气宇轩昂。据说一次演出,他以扇代枪,一“枪”发出,竟“吹”灭了书台上一盏油灯,从而得到“钟一枪”之雅号。“何一刀”和“钟一枪”媲美书坛,传为佳话。
至于另一件道具手帕,即白色丝绸或布制品,边长70-80厘米,呈正方形。演员既可用它擦汗,也可用来摹拟书信、包袱皮儿、地图等物。有的演员在摹拟妇女形象时,手帕是很重要的道具。与醒木、折扇相比,手帕相对用之较少,且南北差异较大。过去,评书演员一年四季都用醒木、折扇、手帕;苏州评话演员只用醒木、折扇,不用手帕;扬州评话演员春、夏、秋三季用醒木、折扇,在重阳以后、立春以前的冬季,则弃折扇而用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