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虎
退休之后有了时间,不少老人往往会操起年轻时的爱好。在北京市奥林匹克景观大道上就有这样一群老人,手捧一把萨克斯管,怡然自得地吹奏着,那优美的旋律不仅陶醉了自己,也给别人带来了快乐。
这群萨克斯老人中有个核心人物叫黎民望,今年75岁,家住景观大道附近。退休后,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到景观大道上玩轮滑、吹萨克斯。
退休前,黎老在中科院计算机所当研究员,是个不折不扣的“理工男”。“我上学时就会吹萨克斯,也非常喜欢,学习之余也不忘吹上一曲。那时我各科成绩都是前几名,不然也不会进入中科院做研究。”老人说起几十年前的往事仍然是一脸的骄傲和自豪。
参加工作后,黎老并没有丢掉这个爱好,还成了中科院乐队的萨克斯手。“虽然从事的是计算机工作,但闲暇时自己吹上一曲,既能放松又能提高工作效率。”黎老说。这个爱好他几十年来不仅一直没丢,反而越来越爱。
2000年,黎老退休了。退休后他每天都带着萨克斯管来这里。那时候还没有这条景观大道,他就在旁边的公园里演奏。2008年景观大道建成开放,因为场地宽阔平整,又没有车,于是这里便成了很多人的休闲场所。黎老一开始来这里主要是玩轮滑,玩累了就在树阴下拿起萨克斯吹上一曲,渐渐地引来了很多听众。一些老人还上前询问学吹萨克斯难不难。
这样一来二去的,他结交了不少喜爱乐器的“同道中人”。在黎老的感染和鼓励下,很多老人开始和他一起学习,而他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大家口中的黎老师。
说到老年人学吹萨克斯的好处,黎老觉得可以锻炼肺活量,还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度。“老话讲,十指连心,手和脑也有配合,因为吹的时候要时刻想着谱子,这种锻炼对于预防老年痴呆大有好处。”黎老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吹上一首自己心爱的曲子,什么烦恼都可以忘掉。其实,学吹萨克斯并不难,虽说年龄大了,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学会,很多跟我学的老人都是零基础,有的连谱子都不认得。”
黎老为了教会这些跟他学习的老人,还自创了一套卡片式教学法。他把单个音符写在了小卡片上,然后一张一张地拿出来让学生照着吹,并且不断地变换顺序,用这个办法可以锻炼指法并且强化记忆。“我教他们一般都是先从嘴型练起,嘴型不对根本都吹不出声音来,不过跟着我学的基本上一个星期就可以吹出声音来了,一个月左右就能演奏出一个简单的曲子了。”黎老说,“看着他们一点一点地进步,我也收获了快乐和满足。”
64岁的秘先生家住望京,他每天坐40分钟公交车来景观大道跟黎老学习吹萨克斯。会吹笛子和其他好几种乐器的他,但终于有机会吹起梦寐以求的萨克斯时,竟然遭遇过吹不响的尴尬。“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我在吹的时候嘴型和呼吸不得当。”秘先生说。
在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认真地练起了嘴型、指法。虽然练习音准这些基础性的东西很枯燥,但他乐在其中。
“现在老年人学吹萨克斯的很多,一是其比较容易入门,常言说‘笛子只要一五更,萨克斯也差不多吧;二是其学习成本比较低,不像搞摄影,买个像样的单反相机起码就要上万元。”黎民望笑着说,“现在,每天我们都会聚集到这里吹奏萨克斯,自娱自乐。只有玩得开心,才能活得更好。”
(摘自《中国老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