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姐姐
身边有一批大龄女子,她们遍布各行各业,容貌能力修养学历都不差,但就是耍单。
别说嫁了,就连想找一个过得去的男朋友都难。她们的要求真不高,大致如此:年龄大点、学历低点也无所谓,收入嘛,只要过得去就行,关键是人靠谱,品行端正。
即便如此,还是不行。
据说珠三角地区这种情况更明显,男女比例失调,大龄剩女一抓一大把,男人挑女人就像在菜市场挑萝卜白菜一样。要是你坚持不肯屈从,还想有自己的脾气和标准,那你就活该被剩下,连父母都替你痛心疾首:“你还挑什么挑啊,不看看自己多大岁数了!。”
很多剩女都抵抗不住这种压力,在惶恐中结束自己的单身生涯,不想自己被全社会鄙视,让父母伤心。
恨嫁本身就是一个隐含女性歧视的词。大龄未婚男女一样多,但谁听说过男人说自己“恨娶”了?即使都对结婚这件事抱有同样的急迫,在现实中,依旧是男人们把结婚这件事情当成狩猎,而女人,则自觉地把自己放到了猎物的位置上,奔跑、躲避,惶惶不可终日。
女人对结婚这件事情的偏执,纵容出了男性的势利——女人必须嫁人生命才完整,本就是男权社会给女性设下的牢笼。当女人渴望和别人活得一样,并且为和别人不一样而手足无措的时候,这种表面上的个人选择,隐藏着群体性的不自信。
没结婚的女人焦虑,急匆匆地结婚后,婚姻变成了另外一个大坑。某姑娘费尽千辛万苦总算嫁出去了,老公却丝毫不求上进,把家庭重担都丢给她,可怜她想要个孩子都不敢生。和老公沟通吧,人家摆出一副爱咋咋地任凭你磨破嘴皮我自岿然不动的架势。本想用两个人的婚姻改变一个人的寂寞,谁知道结果更糟糕。
这是一个男女成长不同步的年代。女人一脚踏在旧时代的依附观念中,一脚踏在新时代的独立意识里,她们既主动又被动,对男人有要求,又容易被男人说服。但男人呢,带着旧时代的糟粕,又学了新时代的坏,既没了担当,又扯来男女平等的大旗失了份慈悲。这样的错位暴露在情感关系中,就是越来越多的矛盾,越来越多的失望。女人就像失掉了家园的孤魂野鬼,无所归依。
所以,女人真的要放弃幻想,看到最真实、最残酷之处,认清这里面的游戏规则。现实的男女关系就是一场博弈,男人或许是那个开出条件定出规则的人,但你可以选择玩或者不玩。玩了,就认赌服输,不玩,也不怨天尤人。
这是个契约时代,人人都有权利提出对自己有利的要求,“剩女”也要有契约精神,不要惧怕提出自己的要求,也不要惧怕被讨价还价。要相信,实力决定一切,如果你有实力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你就有实力获得更好的男人。
从今天开始,停止恨嫁,专注于生活。就像植物停止疯长叶子,专心养育一个甜美的果实。就像河水停止肤浅的喧闹,默默做一个静水流深的榜样。
世界那么大,总会有一个男人适合相爱,也会有一个男人适合结婚。或许这是苍白的安慰,但,请相信我,这并不是奇迹,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前提是,你在空白的日子也没忘始终坚持自我成长,你不服从任何人的安排,你专心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