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建设理念

2016-08-23 22:22张艳燕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少先队辅导员活动

张艳燕

【摘 要】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基于广大儿童建立的具有积极引导作用的组织,而主题教育活动一直是发扬少先队风范、培养孩子们思想品德和实践能力的必备活动。针对新形势下对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提出的新要求和传统主题教育活动的弊端,结合实际操作经验与切身观察所得,探讨新时期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建设理念,是文章为之探究的重点内容。

【关 键 词】 新时期;少先队;主题教育;理念

少先队的全称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其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具体操作、组织的以儿童和青少年成员为主的群众组织,少先队主要的建设理念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加入少先队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1]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和《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的具体实行,给眼下的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采用更优良的少先队主题活动来培养品德高尚、集体荣誉感强、毅力坚韧的少先队员,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需要遵循何种原则与建设理念,是每个少先队组织者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

一、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现状

(一)针对性和教育性的缺失

有价值和有教育意义的少先队主题活动是对于活动开展的最基本要求,少先队辅导员只有在了解孩子们情况的前提下做出准确的判断后采用合适的活动内容及方式,才能达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否则便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活动的“针对性”主要是指针对孩子们的所需和所想,切实从孩子们的心理层面出发,辅导员们需要在平日的工作中多和孩子们交流,以挖掘他们内心深处对于某些活动的热爱和兴趣,而后在条件允许下进行开展;而“教育性”主要强调的是活动的内容,是否能够达到使得孩子们获得心理和身体教育的目的。首先,主题活动绝不能采取“纯理论”的讲授形式,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自身的行动来获取真知实践;其次,活动的内容不能超越孩子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且尽量以正面教育为主,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2]

(二)形式大于内容,忽略时效性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一系列的少先队活动,无论是活动的形式还是内容都是较为广泛的,但从实质意义来看,许多少先队活动都是流于形式和缺乏时效性的,无法达到锻炼孩子们身心的目的。

首先是在形式多样的前提下,一些少先队辅导员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接受程度与范围,过多且泛滥的活动形式会让孩子们产生较重的心理压力,容易将原本开心、有趣的集体活动变成一种心理上的负担与任务;其次是部分学校开展的少先队活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活动仅仅是为了走过场,缺乏应有的效果。这样的现实情况必然导致主题活动的时效性低下。

(三)活动中的“片面化”问题严重

优良有益的少先队活动应该是在少先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的由全体少先队员集体参与的探究性实践活动,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不同表现的“片面化”现象。

其一是辅导员完全或大部分放弃了自己辅导的义务,而基本采取由队员们自主活动的形式开展主题活动,采取此种形式固然尊重了学生们的主体性,但基于小学生们心智和心理仍不健全的特征,自由散漫式的活动方式显然是不成功的,从本质上说,主题活动是在理论指导后的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来完成的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活动,辅导员则需要在其中担当领导者、辅助者抑或支持者的身份,完全由小学生们自己组织并参与,是无法达到活动的有效目的生成的。[3]其次是在活动过程中过分突出一两个学生们的主体性,缺乏了集体性的概念与认知,对于少先队员们集体荣誉感的培育是主体教育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活动过程中也应充分尊重每位少先队员参与活动的热情与信心,一旦过分突出某一两位学生的地位或身份,则难免会导致其他没有被照顾到情绪的学生们的积极性降低,继而导致主题活动教育的片面性。

二、新时期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建设的理念与具体措施

(一)活动开展需要“理念先行”

针对主题活动应该具备的特征而言,辅导员应该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教”和“学”之间的转化关系,需要由先前的重“教”转为重“学”,强调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其次,针对主题活动应有的价值来说,应将活动的重点放在过程上而不是结果上,活动本身强调的是学生们的参与和实践,在自主参与中领悟活动的价值,增强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辅导员需要注重自身身份的有效转移,不能将身份定位于教师或类似于教师身份之上,而更多的需要将身份定位于指导者和辅助者上,以在活动中给学生们正确的引导与教育;最后则是活动的形式或内容需要有效和多样,在满足预设目标的前提下,尽量采取迎合学生们兴趣或爱好的活动方式来进行开展,以达到活动有效性的最终目的。

(二)活动的设计应浅显易懂

与活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相对应的是,对于主题活动的设计需要浅显易懂,因为活动参与的主体是未成年的小学生们,活动的主题设计需要符合他们的心理承受度与接受能力。辅导员在设计活动时,要尽量减小思想道德知识的坡度,以便于队员们能够通过活动来较为轻松地接受。如果活动设计的主题太深奥难懂,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挫败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以开展“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活动来看,辅导员可先联系生活实际向队员们讲述社会生活中拥有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再在队员们之间开展与文明礼仪有关的活动,以加深他们对于此项内容的认知度,如在“手拉手”一起游戏的环节结束后,引导他们互相道谢等。

(三)主题活动应贴近生活实际

孩子们的认知和感知能力具有趋熟性,他们能较为轻松地接受身边发生的事情带给自己的影响或干预,而与生活实际相去甚远的事物则很难被他们所理解,因此,在设计主题活动时,需要和学生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用学生们“已知”的事物进行活动的设计是不错的方法。以开展“诚信”为主题的活动设计来看,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来为大家讲述拥有诚信的重要性,而后再让学生们进行自我感悟,可以问这样的问题:大家平时在家里面有没有撒过谎?撒谎之后受到过什么惩罚吗?这种“回忆式”的引导方式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主题的认识,强化活动的效果。

(四)主题活动要以“小”为主

平时我们在进行少先队的主题活动建设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常大而且宽泛的主题,如类似于“珍爱生命”“追寻理想”这样的主题,这种大范围的宽泛的主题对于认知能力还不是很高的小学生们来说,接受起来会较为困难,在具体的活动设计环节时,辅导员需要将这些大的主题细化,可以分成若干小点,也可以将其和现实生活做紧密联系,不求学生们全部理解与掌握,但求学生们能够知道其中的某些重点内容即可。

以“珍爱生命”这一活动主题来说,辅导员可将其细化成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尽量规避可能存在的危险,如可以向学生们讲述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夏季不可在没有大人陪伴的情况下下河游泳,上学、放学路上应注意交通安全,集体游戏环节时注意自我保护和不要误伤他人等。这种将主题细化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较为轻松地接受,更可以切实地落入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有益无害的。

最后再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建立“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相类似的是,在开展少先队主题活动时,也需要在了解学生们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在符合预设主题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用新颖的活动形式来达到主题目标的有效生成。[4]

假如主题是少先队活动的灵魂,那么其形式就是附在灵魂表面上光鲜的外壳,但绝不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不断开展的少先队主题活动中,除了不拘泥于某一两项单纯的活动外,辅导员还需要在活动开展之时注意观察学生们的动态与表现,也可以适时适当地对学生们的行为进行简要的记录,采集必要的信息,为下次的活动开展提供有益的准备与材料。

【参考文献】

[1] 蔡蓓蓓. 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与思考[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

[2] 何小平,朱君梅. 如何策划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J]. 少先队活动,2012:12.

[3] 陆非文. 群育——少先队活动教育的重要理念[J]. 学科群建设,2013:45.

[4] 陈德杰. 浅谈新时期少先队文化建设[J]. 青少年日记,2013:60-61.

猜你喜欢
少先队辅导员活动
“活动随手拍”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少先队助力“双减”,实践活动在校内校外如何“双加”
加入少先队
国际青年节少先队总检阅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