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定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63-01
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课程标准(2011版)对“水的净化”的要求:(1)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初步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教材设计了三个实验:蒸发水、鉴别硬水和软水、过滤,介绍了硬水的危害、过滤的操作流程和要领、活性炭的吸附功能、蒸馏水的制作原理。
学生对水很熟悉,对饮用水的来源也有耳闻,但对于“水的净化”具体方法、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等专业知识却并不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净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学会硬水与软水的简单鉴别方法,了解硬水对生活的影响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2)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初步了解过滤的原理,学会过滤。
(3)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水的净化过程,树立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常见的水净化方法及原理,掌握过滤的操作方法。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一杯从大运河中取来的水。
自来水厂从大运河中取水经过处理后变成了我们能喝的自来水。其中处理的过程有哪些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水的净化”。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常识入手,激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亮标】
刚才“学习目标”中提到了一些净化水的名词,它们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49-51,了解几种常见净化水的操作和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教材,学生初步认识几种常见净化水的操作。学生能看懂的教师就不讲或少讲。)
【活动一】
小组合作:利用老师提供的仪器和材料,模仿教材中的操作把大运河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过滤掉。
对比每组得到的滤液,引导学生交流过滤时的操作心得,小结过滤要领“一贴、二低、三靠”(详见教材P50“方法与提示”)。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教材,自主完成实验,让学生体会过滤操作中一些注意事项的实际意义。学生先动手实践,再提醒规范,能加深对相关操作要领的理解。)
【活动二】
播放视频,了解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使用明矾进行化学沉降,所需时间较长,不利于课堂探究。用播放视频的方式,放大相关影像,现象明显,印象深刻。)
【活动三】
过滤得到的水中还有有色、有臭味的物质,该怎么办?
向装有活性炭的烧杯中倒入红墨水,振荡,倒出液体,与红墨水颜色比较。
介绍活性炭疏松多孔的结构:一汤勺活性炭的内表面积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
(设计意图:活性炭的吸附实验没有实验操作要领,所以采用教师演示实验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功能。)
思考:
自来水厂在生产自来水时还要通入氯气或其他消毒剂,目的是什么?
家中常常把自来水煮沸后再喝,目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氯气消毒,水煮沸软化、杀菌包含的知识比较深,不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知道这两个过程也是净化水的方法即可。通过煮沸水时产生的现象,引出硬水的概念。)
阅读教材:思考什么是硬水?怎样检验硬水?硬水有哪些危害?
介绍软水。提醒:软水是不含或少含含钙、镁的物质的水。
【活动四】
小组合作:利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提前给每组准备两瓶没有标签的液体(一瓶是氯化钙溶液,一瓶是氯化钠溶液),装有肥皂水的滴瓶,试管。
汇总每一组的实验结果,提醒实验时应注意控制变量。
(设计意图:关于硬水的概念、检验方法、危害,教材中已讲的很清楚。关键是学会操作,感知实验现象。)
【活动五】
小组合作:用玻璃棒蘸取活动四中检验出来的软水,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玻璃棒上的现象。
提醒学生:软水不等于纯水。自然界中没有完全纯净的水。可以采用蒸发的方法将溶于水的物质析出来。
如果把蒸发生成的水蒸气液化,就得到了蒸馏水。蒸馏装置如下:
蒸馏水是软水吗?
(设计意图:在探究软水中可能含有其他可溶性物质的同时,了解蒸发操作。认识蒸发装置、蒸馏装置。)
【小结】
你学到了哪些净化水的方法?净化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学以致用】
展示课堂开始出示的运河水,用“生命吸管”直接饮用。出示生命吸管的构造,思考能直接饮用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生命吸管”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热情,引导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
本节课容量较大,实验较多,特别是学生实验如果不能很好地组织,很有可能完成不了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