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鑫
试析《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意识
◎邹鑫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结合自己的平凡人生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成功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他们都生活在黄土高原,过着平凡人的生活,也通过孙氏两兄弟以及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展现了普通人的不平凡的人生。路遥的一生在苦难中成长,孙氏两兄弟也同样在苦难中挣扎,用他们的努力谱写了人生赞歌,下面就从苦难意识的角度来分析《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
《平凡的世界》 现实主义 苦难意识
《平凡的世界》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苦难的意识,也给全文一个苦难的基调。但在苦难的生活中,作品中的人物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苦难而让自己失去了理想,也没有因为苦难的生活让自己随波逐流。作品中的主人公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影响着每一个接近他的读者,让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以自强的方式超越苦难。这种精神,也是路遥先生在作品中全力表达的宝贵品质。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们,虽然生活在贫穷中,但他们从未失去自己的梦想,也从未在前进的路上退缩过,他们用青春的热血和对生命的热情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不同的故事也导致了不同的人生,以孙少平和孙少安为例。
首先,在面对学业时,孙少安为了弟弟妹妹,放弃了自己的学习机会,那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放弃了自己的前程,父亲孙玉厚看着归来的儿子,抱着儿子痛哭,这个坚强的父亲第一次在孩子面前流泪。虽然孙少安今后的生活与学业无关,但他以一个强者的姿态选择辍学,他在优异的成绩之下辍学,这不仅仅是他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诠释,更是生活在苦难环境中的人们的一种人生选择,既为他惋惜,又称赞他的勇敢与担当。[1]
由哥哥的牺牲换来弟弟的读书机会,孙少平的学业生涯并不好,他在县城上学期间,连五分钱的菜都吃不起,每天他都是等其他学生吃完饭后才出来吃自己的饭,这对于一个青年人而言是最残酷的处境。但艰苦的生活并没有让他失去人格的魅力,反而让他在这种环境下拥有了坚毅的人格品质。
其次,在事业方面。孙少安回家后帮父亲干农活,他在岁月的磨炼下成为一个成熟而倔强的青年,他为人正直,也很优秀能干,成为了双水村响当当的人物。他不断地与生活做斗争,也与命运做斗争。改革开放后,他在全村推广责任制,建砖窑,在当时的情况下,孙少安的思想一直是与时俱进的。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崛起,是一个生活打不败的人。
孙少平在高中毕业后回乡当了民办教师,但是,他的梦想是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于是,他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进城闯荡,他在城里揽过工,也当过劳动力,但这些都无法熄灭他的热情,也阻止不了他追求自己理想的脚步。最后,他在追寻的过程中也碰到了自己的爱情,坚强地活着,给身边人带来正能量。
路遥曾经说过,爱情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现实生活做保障,那么爱情就像是树上盛开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而在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中,就展现了这样没有结出果实的花的爱情。在平凡的世界里,人们的爱情没有海誓山盟,也没有海枯石烂,他们的爱情在生活里,[2]既朴实,又凄美。
孙少安是一个事业上比较有成就的人,他从辍学回家在生产队干活,到拥有自己的砖厂当老板,都是通过自己打拼得来的。但在婚姻和爱情方面,他又是一个不幸者。他与润叶有爱情,但无法将爱情转换成婚姻,由于家庭条件、各自的人生道路的差异,注定他们无法在一起。孙少安很快娶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山西姑娘,他们一起过日子,善良、勤劳的秀莲给了孙少安温暖的家,也给了他心灵的港湾。但是,当孙少安事业有成的时候,他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时候,秀莲却撒手人寰,在即将来到或已经来到的好日子面前,秀莲是一个没有福分的女人。这一切的生活都是她和孙少安两个人打拼下来的,然而,她却无福消受。这是多么残忍的安排!孙少安一直在苦苦的奋斗中,当奋斗有了回报时,与他共苦的人却离他而去,婚姻的残碎让人惨不忍睹。
《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人生处处都有奋斗,处处有苦难,苦难是人生道路上的拦路虎,也是人生路上的试金石,孙少安和孙少平他们一直有梦想,他们从来没有畏惧过困难,因此,他们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从苦难中走来,并没有忘记苦难,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无数的有志青年,激励他们向自己的梦想前行。
[1]张卉.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意识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6(21).
[2]贾婧超.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意识研究[J].商业故事,2015(21).
(责任编辑宋倩)
(邹鑫,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