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

2016-08-23 16:23郭勇
地理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热力环流教具

郭勇

一、教材分析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本节由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三部分内容组成。这三部分知识环环相扣、前后承接,逻辑性和系统性极强,本节教学要求2课时完成,本课时完成前两部分内容。课标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标准”中以“运用图表”作为大气受热过程的突破方式,突出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对于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本节课图文结合,通过“大气的受热过程”图了解大气的增温过程,用“大气的保温作用”图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通过展示“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图,认识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后的能量转换过程,归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利用“热力环流的形成”图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标准”中虽未明确提出“热力环流”,但它却是本章的关键部分,起承上启下作用,是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和解释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基本原理,因此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教学中要充分开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能用该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并且能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flash动画模拟实验操作,感知热力环流现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结合教师自制教具,培养探究问题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认识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科学探索的态度和精神;通过对热力环流形成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探索科学原理、分析地理问题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分析

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难点:大气受热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等压面的变化规律。

方法:flash动画演示、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师自制教具演示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拔罐器、教师自制教具。

四、教学过程(表1)

专家点评: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三维目标达成度高。教师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图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分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既准确把握了课标要求,又符合以生为本的新教学理念。课堂设计中先知识学习后生活实例解释,由理论到现象,突出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师自制教具的使用,结合直观教学法,使教学难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简单化。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独立探究和分析问题能力、表达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本节课的改进建议如下:合作探究问题“地球上的昼夜温差比月球上小的原因”探究意义不大,因为通过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学生已经能轻松解决本问题;问题探究中“空气运动,先有什么运动,后有什么运动”问题设计不够精准,容易引起学生回答问题的混乱,干扰学生思维,设计为“空气运动,先有水平运动还是垂直运动”较为合理,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热力环流,并为大气水平运动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热力环流教具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热力站设备评测分析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周六福520爱跑节1000人登陆西安城墙 热力开跑
热盐环流方程全局弱解的存在性
谜底大揭秘
两相坐标系下MMC环流抑制策略
德行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