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角下的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2016-08-23 09:26李普强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初中学生新课改

李普强

【摘要】初中阶段,一生的黄金阅读期。课外阅读,终身学习的必要途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显得尤为重要。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如何进行新课改视角下的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首先要开发资源,激发阅读兴趣。其次宜自主选读,注重情感体验;科学指导,重视阅读过程。再次需个性表达,珍视独特感受。最后还需做读书笔记,为终身阅读奠基。

授之以渔、学会方法,养成习惯、终身阅读。让学生从疲惫不堪的学习牢笼中走出来,还他们一个广阔的阅读天地。让阅读点亮学生的心灯,开启人生的幸福之旅。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学生 课外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66-01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丰厚学生的知识积淀,还可以跨越时空、和古今中外的各种名人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应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每册课本还重点推荐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阶段,是人一生的黄金阅读期,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是十分重要。下面就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开发资源,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的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可针对课本知识把诸多课外学习资源,如图书、报刊、电影、电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体例等,通过精彩导入、讲故事、编小品、演喜剧、开展竞赛等形式,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七年级下册课文《邓稼先》,学生在感知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不平凡事迹后,教师就向学生提出要求:为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写小传,可以从图书馆、网络上等查找资料。学生兴趣盎然,在课外查找了大量的资料,然后全班出来一期题为“星光闪耀”的墙报,展示了同学们课外阅读的成果,结果全班同学积极性很高,小报办得也是有声有色。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不但丰富了课堂的知识,也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主动阅读的兴趣。

二、自主选读,注重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提出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在课外阅读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从推荐书目中,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在读中感悟,吸收语言、再现形象、陶冶情操,从而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对作品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比如语文课本后的“课外古诗词背诵”,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水平自主选择,每周一诗一交流,并适时展示、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审美情趣。

三、科学指导,重视阅读过程

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实质上是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的意境和形象交互对话、思维碰撞的过程,因此,教师更应加以科学引导。

从内容上讲,课外读物涉及到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有童话、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名族民间故事)、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科普科幻读物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读物,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去体会。

从形式上讲,在班内可办“图书角”、在板报一角可开辟“一周一诗”、“名人名言”、“新书介绍”等栏目,以及开故事会、搞朗诵比赛、评“故事大王”等。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和好书交朋友,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个性表达,珍视独特感受

对课外读物的阅读理解、感悟体验,因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和欣赏水平不同,所以各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所谓“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构建,逐步学会阅读。

比如,学生课外阅读原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童年》,了解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知道了阿廖沙在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与磨难,明白了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曾经历磨难。教师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问题:结合自身经历,谈谈阿廖沙的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迪呢?学生听后联系自身的童年生活踊跃发言:有的说:“阿廖沙的命运很苦,我很同情他”;有的说:“阿廖沙的外祖父很狠毒,太残暴了”;而有的说:“阿廖沙太软弱,应当与工人联合,打倒外祖父”等。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但是在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后,学生们也初步明白阿廖沙不是软弱的人,他是在与困难的抗争中成长的,而这正是坚强的表现,与自身相比,阿廖沙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学生也意识到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此时,再让学生写读后感,那阅读感受就会如清泉般自然流淌出来。

五、读书笔记,奠基终身阅读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阅读时必须记笔记,才能积累知识。首先,应了解读书笔记的类型。读书笔记一般有批注、摘录、提纲、心得等几种。其次,写读书笔记时,可根据写笔记的目的、书的类型及自己的习惯,确定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最后,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养成及时记录、定期整理、分类归纳的好习惯。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学生的知识储备、人文修养,都会得到迅速的提升,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终身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应大力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在书的天空中翱翔,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参考文献:

[1]《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讲学设计40篇》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2]《中学语文教与学》 首都师范大学主办 2009年第4期

[3]《语文天地》 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 2010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初中学生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初中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体育技能评价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
初中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浅析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