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华富
实践表明,人在情绪良好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当人的心情低沉或郁闷时,不仅思路阻塞,动作迟钝,而且无创造性可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学智慧,巧妙地运用幽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变得有趣.在导入、讲解、记忆、纠错等环节中运用幽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一、幽默的导入,让学生快乐地爱上数学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教师以幽默风趣、绘声绘色的语言和夸张、惟妙惟肖的动作进行导入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语言美”和“行为美”,从而更加喜爱数学.
例如,在讲“相似”时,笔者这样进行课堂导入:“我今天带了一个人来上课.”“谁呀?在哪里?”学生问.“在我口袋里.”笔者说.“啊!怎么装呀?”学生惊奇地问.“把人变小呀.”笔者说.接着笔者学着变戏法的样子从口袋中掏出一张相片.“哦!”学生恍然大悟.数学课堂以理性见长,由此带来的是“一本正经”的严肃与紧张,较之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更容易产生疲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地增添一些幽默,能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幽默的讲解,让学生形象地看懂数学知识
调查表明,如果在叙述一个概念后,紧接着举一个幽默的例子解释概念时,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以幽默方法点拨知识,特别对抽象的数学内容和深奥的数学道理,可使其通俗化,从而降低知识难度,提高理解速度.
例如,在讲“行程”时,笔者请两个学生表演行走,先让他们从教室两端面对面走来,结果在“途”中“相碰”,引得学生哈哈大笑,在笑声中理解了“相向”、“相遇”,然后让他们背靠背再各自往前走,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了“相背而行”等概念.学生腼腆、羞涩、扭捏的表演动作,造成了非常自然的幽默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有些内容是可以借助学生的体态、表演等进行的,如排列、搭配、部分计量单位、观察物体等,学生的表演往往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教学幽默就是教师运用巧妙诙谐的、机智有趣的、出乎意料的语言或体态,对学生施加影响,以活跃师生交往的气氛,愉快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艺术.
三、运用幽默,让学生轻松地记住数学知识
实验表明,播放一组视听材料后,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得深刻.史密斯的研究表明,在十分枯燥的学科考试中,加进一些幽默的试题,能减轻学生的厌倦心理,提高考试成绩.加入幽默“夹心”的数学知识,同由教师反复叮嘱或反复练习相比,学生记得更加轻松、牢固.
例如,在讲“相似”后,笔者讲了一个笑话:“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把一篇1500字的文章缩写成500字.下课时,小马虎把作业交了上来.老师看了生气地说:‘你是怎么搞的,45m高的建筑写成了15m,6辆汽车写成了2辆,3个人写成了1个人……”然后在学生的笑声中提问:“小马虎是怎么搞的呢?”研究表明,令人愉快的幽默,可以改善学习效果,而且能使学生的记忆力提高15%~50%.幽默可以创造一个积极的情感“气候”,温暖学生,帮助学生成长.
四、运用幽默,让学生舒畅地纠正数学误解
布贝尔说:“教师决不可以忘记,对于种种冲突,只要可以在一种健康气氛中加以解决,那么冲突也会具有教育价值.”幽默就能创造这种“健康气氛”,让学生在笑声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并且记忆深刻.比如,当学生中出现某些错误和不足行为时,幽默的语言能够起到提示、批评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的学生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偶发事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例如,在解答“敬老院有15位老爷爷,平均76岁,还有10位老奶奶,平均74岁.求全部老人的平均年龄”时.有的学生错误解答为“(76+74)÷(15+10)=6(岁)”.笔者风趣地说:“这是敬老院,还是幼儿园呀?”
总之,幽默为数学课堂带来了春的暖流,让数学课堂充满了笑的活力.导入、讲解、记忆、纠错,一切尽在笑声中.教学幽默是一种优美的教学艺术.老舍说:“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到了幽默论斤卖的时候,讨厌是不可避免的.”教学幽默,不能是为逗乐而幽默,而是要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幽默.可见,教学幽默宜精不宜多.幽默只是活跃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料”,必需注意不要喧宾夺主,弄巧成拙.